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蔡月校著《四姑八嫂》提要

已有 1861 次阅读 2019-2-26 10:17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蔡月校著《四姑八嫂》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226发布(第21040篇)

 

书名:   《四姑八嫂》

作者:    蔡月校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素珍、王东升

责任校对: 潘传兵

封面设计: 东风焱

发行:     中国文联出版社

印刷:     杭州艺文报刊印务有有限公司

开本:     710X1000  1/16

印张:      26

字数:     322千字

页码:     406

版次:    20187月第一版

印次:   20187月第一次

书号:    ISBN97807-5190-3764-2

定价:    46

   感谢蔡月校先生惠赠。

书影 14

1

 1 DSCN7805.jpg

2

 2 DSCN7806.jpg

3

 3 DSCN7807.jpg

4

4 DSCN7808.jpg

5

5 DSCN7809.jpg

6

6 DSCN7810.jpg

7

7 DSCN7811.jpg

8.

8 DSCN7812.jpg

9

9 DSCN7813.jpg

10

10 DSCN7814.jpg

11

11 DSCN7815.jpg 

12

12 DSCN7816.jpg 

13

13 DSCN7817.jpg 

14

14 DSCN7818.jpg

***********************

蔡月校 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

 

  

  蔡月校近影

  文图/徐益欣   孙伟林

  最近,一本名叫《四姑八嫂》的故事书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有趣的是这位写故事的作者——蔡月校本人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物。在四十多年的岁月中,他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一生与故事结下不解之缘。他做过代课教师,干过竹匠,还是国家一级厨师。如今74岁的他依然笔耕不辍,每天不写几千字就睡不着觉。

  蔡月校是个农民,有幸读到初中毕业,为他的故事生涯打下了基础。上世纪六十年代,萧山县文化馆经常组织小分队到各地演出,颇有文艺细胞的蔡月校爱上了故事,听得多了,便试着上台讲,开始为县文化馆的领导熟识。此时的蔡月校尚是个竹匠,职业的特性扩大了他的活动范围,让他增长了许多见识,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一个会讲故事的竹匠,也使得生意比别人更红火。白天做工,晚上给当地村民讲故事,很长一段时间是他的生活模式。

  因为母亲去世早,家里没人做菜,蔡月校尝试做菜,此后一发不可收,他改行当了厨师,并且成为国家一级厨师,带出的23个徒弟,其中一些成了特三特一级厨师,有的还出国去做菜。

  同为故事大王的吴桑梓说,蔡月校爱故事爱到骨子里。他是个厨师,要靠双手养活家人,所以很忙,但还是见缝插针写故事。后来故事渐渐衰落,但他还是坚持写故事。此时他写故事,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参赛,而是为了那份爱好。

  回忆往事,蔡月校满脸自豪,他说,那时萧山故事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响当当的。1988年,他写的故事《花甲姻缘》在故事赛中层层获奖,后来参加全国部分城市新故事创作演讲大赛,荣获二等奖。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有了现在的曲艺大师翁仁康的加盟,萧山的故事进入黄金时代,只要萧山队参加,一等奖和特等奖非萧山队莫属。作为其中的创作员,蔡月校还参与了《晦气鬼告状》等优秀作品的创作。

  写了一辈子,素材不会枯竭吗?蔡月校说,只要有颗爱故事的心,故事真的是写不完的。蔡月校的故事有着满满的正能量,2009年,他被萧山区纪委、监察局聘为廉政故事演讲员。进入古稀之年的他说只要有力气,他会一直写下去讲下去。

http://xsrb.xsnet.cn/epaper/html/2018-07/28/content_4_2.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164298.html

上一篇: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下一篇: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A Radical Approach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