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墨海风雨写人生----媒体悼念和追思冯其庸先生(四十一)

已有 2812 次阅读 2017-8-2 09:07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墨海风雨写人生

----媒体悼念和追思冯其庸先生(四十一)


推荐管士光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82发布

201712212:18分,冯其庸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媒体纷纷报道,表达对我国当代大学问家冯其庸先生的悼念和追思(1924-02-03-2017-01-22)。博主将陆续集辑相关信息。鉴于搜素引擎只含与搜素引擎商相关内容,远非全部显示,往往需要从不同网站逐一搜寻,造成相当大的遗漏。

现在发布的媒体悼念和追思冯其庸先生(四十一)内容是管士光文《墨海风雨写人生与冯其庸先生三幅墨宝的有关回忆》。管士兵光,原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编审。正文原载《中国财经报》2017731

*************************

冯其庸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些日子了,过去与先生有关的点点滴滴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是1982年跟随刘忆萱先生读研究生的,而当时冯其庸先生虽被借调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但他本人的身份却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因为刘忆萱先生身体不太好,冯先生对我便多了一份关照,我的课总是与先生的研究生李岚、徐匋和谭青一起安排。冯先生后来名气越来越大,我虽然从来不说是他的研究生,但实际上,我很有幸,不仅得到了刘忆萱师的悉心指导,也得到了冯其庸先生的认真指教和帮助。在我内心,对冯先生的感情,与对我的导师刘忆萱先生是一样的,在我与冯先生单独相处时,我更喜欢称他为冯老师而不是冯先生

  往事如烟,往事又怎能如烟?脑海中闪过一幅幅值得记忆的画面,而怀念的冲动时不时地冲击着我感情的闸门,使我思绪万千,难以平静。每当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在书房里展开冯先生赐给我的三幅墨宝,一边欣赏,一边回忆着先生的音容笑貌……

  冯其庸先生毕业于无锡师专,家境并不好,19岁还在田里劳作,但他一生勤奋,又聪颖好学,不仅成长为一位知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书法家和画家。记得那一年在中国美术馆开冯其庸画展,展出作品之丰富、题材之广泛、艺术追求之独特,着实让人们大吃一惊。在书法方面,他是当世文人书法的一大家,雅擅行草,笔墨间自具醇正明洁,为人们所称道。在我看来,冯其庸先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者,而是一位有深厚文人修养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其书法绘画的成就之高,在学术界可谓凤毛麟角。

  冯老师最早送给我的是一幅《葡萄图》,作于1984年夏天。记得那年4月,按研究生学业安排,我与李岚、徐匋、谭青一起随冯先生出外游学,我们先济南而南京,又到了扬州和上海,然后又顺江而上,经武汉上三峡,前往重庆、成都等地,再经汉中、西安回到北京。一路上我们寻访古迹、拜访名家,收获实在丰厚。赏美景、见奇物,也是访学中令人愉快的经历。冯其庸先生一生有好奇的特色,对许多领域都有兴趣,比如收藏,除了一般的藏品以外,他对奇石情有独钟,遇到自己喜欢的就会尽量收纳。我们在游三峡途中寻访了当时刚刚为世人所知的小三峡,在小三峡,有一位朋友送给冯其庸先生一块造型奇异、很有特点的石头,冯先生几次抱起又几次放下,既恋恋不舍又为它的分量发愁。当时我见冯先生这么喜欢这块石头,便自告奋勇,劝冯先生收下奇石,由我带回北京。冯先生看看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说了一句:那就谢谢你了!其实这块石头并不很重,只是在长途旅行中,人们会有一种忌重盼轻的心理。对我来说,虽然麻烦一点儿,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我无非多了一件行李而已。这当然只是小事一桩,我并未在意。回来不久我去拜望冯先生,谈完了读书以及论文写作的事情以后,冯先生笑道:我从外地回来,画了一幅葡萄,送给你吧!这真出乎我的意料,我高兴极了,忙双手接过画作,连连说:谢谢冯老师,谢谢冯老师!我知道,这幅画作实际也表达了冯先生对我带奇石回来的谢意。一件小事,先生却挂在心上,并用特定的方式表达感谢之情,即使是他的学生,也并不忽略,这种行为中有多少值得品味的东西啊!回到家里,展开画幅,细细欣赏,只见一团老藤上点点葡萄,看似随手点染,但却充满生机,寓示着丰收的季节来了……左下有墨海风雨四个大字,不仅有冯先生的签名,更有四方印章,见出冯先生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从此以后,这幅《葡萄图》就与我长相伴随,不论是红星胡同的平房还是东中街的简易楼房,以及以后大大改善了的比较宽敞的居所,我都会把这幅画挂起来。每当夜深人静,读书有些疲劳的时候,我都会站在画前,细细欣赏,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到随先生去外地游学时的一幕幕往事,特别会想到冯先生一心向学的精神,想到冯先生对我的教导和鼓励,想到这些,我也就不敢过于懈怠了……

  冯老师赐我的第二幅墨宝是一首行草七绝:老来壮志未消磨,西望关山意气多。横绝流沙越大漠,昆仑直上意如何!这幅字苍劲有力,俊爽飘逸,洋溢着一种豪放慷慨之气。这首诗是冯其庸先生晚年十赴新疆归来后写下的名作,他用洒金宣纸写成斗方赠送给我,成为我非常喜欢的一件珍品,此时就悬挂在我住所的书房里。每次看它,我都感到十分亲切和荣幸。

  冯其庸先生不仅是著名红学家,更是一位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开阔的学者。他晚年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大国学的新概念,同时还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又穿越米兰、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垅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我看过一些冯其庸先生十赴新疆的照片,有的是他骑马在山谷间跋涉,有的是他登上山顶后小憩,有的是他在黄沙一片里沉思……总有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冯先生对自己高龄之时仍有十赴新疆的壮举颇为得意,第十次从新疆归来即写下这首名作,分送友人和后学,我有幸也得到了一幅。冯先生做学问,不仅重视文献记载,教导我们多读书;同时特别注意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每当我欣赏冯先生这幅墨宝时,我都会把与冯先生相关的一些往事联在一起,这个时候,冯先生又笑着向我走来。我知道,冯先生还把这首诗赠送给了其他几位青年朋友,可见他对自己老年时的壮举有几分自豪和得意,颇有一点顾盼自雄的豪气。

  冯老师送我的第三幅字的来历有点意思:那是一个初秋的早晨,已经有了些许寒意,天灰蒙蒙的。我像往常一样早起晨练,也许与这种天气有关,也许与近来与冯先生多次商量《红楼梦》校注本的修订工作有关,我突然想到了冯先生的两首诗。我印象中这两首诗都是在他抄完庚辰本《石头记》以后写下的(其实,我记忆有误,其中红楼抄罢雨丝丝是在此时所作,另一首漫天风雨读楚辞是文革之初所作,但两首诗意境相近,有时冯先生也写在一起,所以我记错了),不知为什么,我心为之一动,做了一件与我的性格完全不相符的事:在上班路上,我给冯先生打了个电话,表明想求先生一首诗,我只记得开头一句漫天风雨读楚辞云云。听了我的话,冯先生没有多说,好像也没有拒绝,我有些惴惴不安,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些鲁莽,太不妥当了!于是,有些自责,有些后悔……但是,几天以后,冯其庸先生竟派他的一个学生把写好的字给我送来了。展开欣赏,令人感叹,先生行云流水般的字体,还是那么熟悉而亲切:漫天风雨读楚辞,正是众芳摇落时。晚节莫嫌黄菊瘦,天南尚有故人思。虽然由于我的小失误,不是我想求的那首与抄写《石头记》有关的诗,但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仍然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收获。近日,读卜键先生怀念冯先生的大作《昨夜大风撼户———冯其庸先生与庚辰别本的一段往事》,我才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冯其庸先生曾做过一件为人们称道的事:他在1967年至1968年曾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重抄庚辰本《石头记》。据冯先生对来访者讲,在1966年突然兴起的大抄家中,《红楼梦》也被作为大毒草遭到抄捡,于是,他想秘密抄一部,偷偷保存,以保全此书(冯其庸《残梦依稀尚有痕》)。在1967年岁末,他精心挑选笔墨纸张,开始了秘密抄录工作,卜键先生在《昨夜大风撼户———冯其庸先生与庚辰别本的一段往事》中这样写道:

  他对庚辰本的抄录,从目录、正文到眉批、夹批,一切依照原本款式,就连原书的错漏空缺和赘字,也一概照原样录写,丝毫不变。凡遇脂砚斋等人的眉批夹批,则照原书用朱笔,并尽量摹仿原字体格式,双行小字存原貌,一丝不苟。真不敢想象,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候,先生竟能够如此沉静执着,如此心宇澄明。非有大信念、大定力者,孰能为此?孰敢为此?

  在那样的环境中,冯先生为了避人耳目,通常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才作抄写,天天坚持,从未间断,用了大半年时间终于将庚辰本全部文字抄完,在最后一页写下:一九六八年六月十二日凌晨,抄毕全书。后来,冯先生曾说过:我对这部抄本《红楼梦》真爱到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抄罢全书,冯先生意犹未尽,又提笔写下七绝一首: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词。读卜键先生的文章,我才明白冯先生在抄罢全书原来写了一首七绝,而我误以为写作于此时的那首漫天风雨读楚辞(第一句原作漫天奉谕读楚辞)是文革之初所作。这两首诗意境相近、感情相似,众芳摇落春归花落同样写出了那个特定年代凄风苦雨的时代气氛,一并品读令人自然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虽然我心中想的是那首红楼抄罢雨丝丝,而开口求的却是漫天风雨读楚辞,但我同样得到了一幅珍品,真值得庆幸,这个小小的失误并未留下一丝丝遗憾。

  斯人已逝,冯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自强不息、一心向学的精神永远活着;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和热情鼓励总是响在我的耳边。夜深人静之时,我喜欢静静地品味冯先生这三幅书画珍品,这种时候,以往向冯先生求教的一幕幕往事总是会闪现出来,冯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然使我感到生动而亲切……

  (管士光,著名作家、学者,山东梁山人。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和社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浅草集》《管士光作品集》《唐人大有胡气:异域文化与风习在唐代的传播与影响》《智慧的灵光:中国古代哲学》《高适·岑参》《边塞诗雄:岑参传》等多部作品。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069113.html

上一篇:相知五十年
下一篇:阵雨时机冲刷窗户事半功倍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