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转载]学导式创新人才文选 哈师大张锦池教授9月27日逝世,享年83岁 学导式探索者 学导创摘发28920

已有 2531 次阅读 2020-9-28 21:06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人才|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

63-27哈师大张锦池教授927逝世,享年83

 

学导创新人才文选  学导探索 学导创摘发

本文来自 搜狗百科

 

张锦池是高校文科教材《文学理论基础》编撰者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新校本注释者和注释定稿者之一。中国红学会最初发起人之一。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

 

83岁中国红学会发起人之一、哈师大终身教授张锦池逝世张锦池先生,于20209271755分辞世,享年83岁。 09-28澎湃网

1958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支援黑龙江建设,赴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任教,1978年晋升讲师,198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85年晋升教授。先后教过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红学会顾问,《红楼梦》学刊编委。

著有专著《红楼十二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初版,1986年再版,1995年重排三版)、《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初版,1995年重排再版)、《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3年重排再版)、《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古典小说心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漫说西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1年经由原出版社授权香港三联书店出海外版)、《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西游记导读》(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及论文多篇,共约230余万言。高校文科教材《文学理论基础》编撰者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新校本注释者和注释定稿者之一。

【】教书育人方法怪

大学毕业时,为响应国家建设边疆的号召,张锦池申请了四次,主动要求到祖国的最北方——黑龙江,成为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师,一干就是40多年。他先后教过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尽管身体不好,他却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直到前年,系里出于为他身体健康情况考虑,停了他的课。张老师依然不甘心,如果身体允许,他还要继续给本科生上课!

张老师有三怪,一是他的教学方式很有特点。采访开始时,我按照惯例拿出笔和纸,一副虚心请教、笔耕不辍的样子。张老师阻止了我,说道:我一直不喜欢我的学生做笔记,我认为预习比复习重要得多,不管讲《红楼梦》还是《三国演义》,都要提前认真看原著,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下课后思考问题,永远是预习听课思考问题,而不应是听课复习记录问题。上课的时候,张老师要求学生用眼睛看着他,他能够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出自己哪儿讲的不明白,哪儿学生不理解。

第二怪是他喜欢不听话的学生,喜欢跟他唱对台的学生,能够提出与他不一样的见解或是敢反驳他的学生。以至于在某次考试中,一个学生的成绩竟然超过了满分100分,得到了105分,原因是他除了回答完张老师所出的5道题之外,自己又列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张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培养四种能力:一是眼力,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问题,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二是功力,能够用丰富的知识去论证看出的问题;三是魄力,要有敢于质疑权威、持不同意见的魄力;四是文字表达能力,要能够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表达出来。这四种能力中,眼力是最关键的,也是现在学生最缺少的。张老师希望他的学生都有质疑的精神,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就全部正确。

第三怪是他的教育理念。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从来不去约束,而是放任;不去批评,而是褒奖。张老师认为: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弄坏了家里厕所的水箱,他非但不责备,反而与儿子一起去弄个明白;儿子考入哈师大附中,成绩是擦边球,得知情况后,他笑着说:儿子,你真厉害,一分也没浪费

【】动荡年代求学苦

抗战打响,父母逃难到台湾,12岁的张锦池被一个人扔在了内地,他戏称自己是三毛。无依无靠的他,面对着随时被烫伤的危险,到炼钢厂做临时工。在炼钢厂,他得到了工人们的照顾,也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在炼钢厂门口等待开工,这时走来一个退伍军人,在详细询问张锦池的情况之后,他给了张锦池五万块钱,尽管五万块在当时仅相当于现在的五元钱,但是对于当时的张锦池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利用这笔钱,做起卖茶叶蛋的生意,这样他就可以一边卖茶叶蛋一边看书。1951年冬天,毛主席号召办民校扫盲,找不到老师,有人想到了他,于是他被请来给工人上课,条件是大家都买他的茶叶蛋。工会领导看他课讲得不错,询问他是否愿意去工厂做一名正式的工人,十几岁的张锦池毅然决定要继续求学。在工会的帮助下,他回到了母校上海中学。回到学校的他,面临着没有经济来源、生活窘迫的困难,他只得白天上课,晚上12点之后去工厂继续做工,早上8点才能下工。工人们看他年纪小,又要上学,总是帮助他,让他提前几小时收工,多回去睡一会儿。讲到这,老人几乎哽咽,他说:当我像一个孤儿一样流落街头的时候,是共产党和工人救了我。如果没有党和工人对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之所以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是因为我觉得很多本科生都来自工人家庭,如果我当了教授就不给本科生上课,既违背了做教师的天职,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重新回到学校的张锦池,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获得甲级人民助学金。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大学期间,张锦池是一个喜欢与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总是提出与老师不一样的看法和见解,虽然老师们对这个问题学生很头疼,但却都愿意给他高分。毕业时,他所有的科目都是5分。

【】做事认真治学严

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学问,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张老师一直秉持着识从疑处得,慧向拙中出的信条。

作为老师,张锦池认为既要有自信,也要不自信。上课的时候,不管谁来听课,可能是专家或领导,都要自信,你讲的内容就像自己田里种的瓜果,为什么不自信呢?但是下了讲台,就要不自信一些,要自我审视,分析自己哪里没有讲好,讲课的内容也要不断翻新。张老师的课非常受本科生欢迎,因为他不讲大问题,专从小地方入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主要教学生如何从方法和理论上思考。

多年来,张老师一直笔耕不辍。......然而,翻看每本著作的后记,老人并没有功成名就之感,却有着深深的空虚和愧疚。他为自己身处高点而并未达到期望的成就而空虚;为自己未能如其师吴组缃所愿,完成四大名著的考论而愧疚。儿子在出国前,作为父亲的张锦池对儿子说:爸爸想到学生时代,没有自卑的理由;想到现在,没有骄傲的资本。说这句话的时候,老人的眼泪流了下来。一方面是对儿子的肯定和希冀,一方面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慨叹。

张老师的课和所写的书,如同一座山,可以让人拾级而上,如履平夷,让你在不知不觉间登到顶峰,又把胜景尽收眼底。而他自己,却一直在崾岩崔巍的山上攀爬,不断地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荣誉记录

1986年获国家科委和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获国家授予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由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社会兼职有: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委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251-1252482.html

上一篇:[转载]黑龙江省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给学生贴上成长“二维码” 学导式5元智能开发参考文献 学导创摘选24920
下一篇:第三版学导式家长子女自学自育创今生【为《激荡百年 领航中国党的优秀儿女功臣谱(教育名家篇=百名功勋教育名家》供稿289
收藏 IP: 111.40.200.*| 热度|

1 吴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