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国外SCI算什么?国内期刊更难发! 精选

已有 46503 次阅读 2012-11-19 10:59 |个人分类:无所事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大学, 论文, SCI

据说,最近广东韶关学院大四学生王骁威破解世界级数论猜想,他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国内某杂志社投稿后,不料隔天就收到退稿通知,理由是“找不到相关专家审稿”。后来他又向国内知名专家发邮件、打电话,推荐自己的论文,希望专家给些意见,却遭遇了“盖电话、不理会”,也有专家半天就回复,给出的评价是“研究没有意义,没有科研价值”。无奈之下,王骁威尝试向国外期刊投稿,他相信“国外期刊会更认真对待”,最终,其成果被国际顶级数学学术期刊《数论杂志》录用,明年将发表在该杂志第133期上,同期还将刊登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一篇论文。

看到这一报道,我脑海里立刻蹦出一句话:“国外SCI算什么?国内期刊更难发!”许多兄弟高校的老师们跟我交流时,都谈到过关于这句话的故事。依常规,越难发的刊物越牛B。如今,活生生的事实再一次呈现,所以,最牛B的刊物不在天边,就在眼前!

 

据说,某985高校跟风清华,也取消博导资格的职称限制,只要有经费有论文,人人都可当博导。其中论文的基本条件是,近三年至少在本学科SCI 3区及以上国际学术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2篇论文。这样的论文基本要求确实够基本了,至少低于一般非985高校博士生的毕业要求,其实很多硕士生也能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松绑,该校某学院几十位老师都可申请当博导,但鉴于博士生招生指标僧多粥少,一些老师提议,博导作为学院科研水平的标杆性人物,其任职资格的论文水准也应具标杆性,论文至少要发到本领域国际主流SCI刊物上。

这一提议立马遭到多数人的围攻,有人义愤填膺地说:“国外SCI算什么?国内期刊更难发!”一些人甚至举出事例证明这一观点,例如:某某牛人说,其论文投国内期刊被毙,但改投国外SCI刊物立马就中了;某某发表国外SCI论文如开印刷厂一样,但你叫他投篇国内重点期刊试试看;发表国外SCI论文不费心、不费钱,而在国内哪怕狗屎刊物发表论文都既要看来头还要交米米。

这事僵持不下,最后由领导裁定。领导说,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人才,不让老师们带博士,叫他们怎么去冲击国际主流SCI刊物呢?道理正是,不给田种,如何叫人产粮食?

 

据说,某二本高校为激励老师们的科研热情,对科研论文实行了奖励政策。依惯例,论文要分出个三六九等,依级别奖励。因为该校的论文从未走出过国门,所以这些个三六九等完全按国内刊物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校级等。近几年有新毕业的博士入该校工作,造出了国外SCI论文,把“SCI”这一新鲜名词带进了校园,如何奖励成为学校一道难题。领导指示,要求作者确认国外SCI刊物在主办国属什么级别并提供证明,然后对照国内期刊相应级别发奖金,这反过来给作者也出了道难题,到哪儿搞证明?某作者恃才傲物,给领导打比喻,说SCI论文相当于体育界的奥运金牌,属世界级,高于国家级,但科技处上网调查后发现该作者论文发表的刊物是私有出版公司主办,认为没有级别,不能奖励。科技处为把证据做实又征询该校一些论文发得多的科研“权威”,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权威”掷地有声:“国外SCI算什么?国内期刊更难发!”

“权威”摆事实讲道理:“国外刊物公平且好发,英语好就行。国内期刊决定一篇论文的死活,首先看作者,其次看单位,最后再看内容。作者有来头,狗屎一堆都是香馍馍;单位很强势,文章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免检;既没来头又不强势的文章,如果不是被编辑狗眼看人低直接枪毙,就是叫审者以审小偷的方式用高倍显微镜审查。因此像我们这样的小单位,能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要么全凭文章过硬,要么本身就显示了作者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据说这位在学校说一算一的科研“权威”每年都靠论文高产收获大把银子,那些靠上课挣超课时费的老师就是讲趴下、累死在讲台上,也挣不到该“权威”论文奖励的两成。该高校最后决定,除非作者能证明刊物级别,否则,国外SCI论文以象征性鼓励为主,一律按地厅级奖励。

 

据说,中国高校发展在经历一场爆炸式数量扩张之后,开始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了(向GDP学的),985高校振臂高呼世界一流,二本高校大张旗鼓国内领先。“国外SCI算什么?国内期刊更难发!”体现了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各级别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观。提高质量和水平的前提是“识货”,也就是分得清质量好坏和水平高低。正如国内期刊不识别稿件的质量和水平,不知有什么法子打造世界一流杂志,国内高校在夜郎自大式质量观指导和引导下,不知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去奔向世界公认而不是自封的“一流”。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2323-633950.html

上一篇:莫言得诺奖,狐狸精帮大忙
下一篇:天天看文献怎敌天天看文件?
收藏 IP: 222.247.53.*| 热度|

63 许培扬 李学宽 黄华军 陈桂华 杨建超 方锦清 徐满才 高绪仁 曹裕波 曹聪 陶代琴 王帅强 刘军胜 邓健 鲍海飞 蒋永华 王丽华 王涛 钱磊 吕喆 陆俊茜 刘得水 马春旺 刘淼 徐耀 李土荣 彭真明 李汝资 相启森 陈建平 于锋 曹俊 韦玉程 王康建 黄天明 蔡庆华 李宇斌 王云才 姜世金 冯广达 李子欣 贺泽霖 吴锦宇 翟远征 龚鹏飞 李竞 王应宽 刘凡丰 张红 王江超 王善勇 zhouguanghui renemengfei ycjyf xuqingzheng zzjtcm liuzhan001st liweizhang linsowd suser cmhuang yxh3161 mbn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