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日本学者已开展氢气治疗MSA和PSP的临床研究

已有 6855 次阅读 2012-12-16 18:36 |个人分类:氢气医学临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office, style

日本学者已开展氢气治疗多系统萎缩MSA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的临床研究

临床注册信息来源

https://upload.umin.ac.jp/cgi-open-bin/ctr/ctr.cgi?function=brows&action=brows&type=summary&recptno=R000010319&language=E

Recruitment
status

 

Open public recruiting
(outpatients can be recruited publicly)

Unique trial Number

 

UMIN000008959

Title of the study

 

Trial of molecular hydrogen water in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and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Date of formal registration
(=Date of ICMJE and WHO compliant trial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and disclosure)

 

2012/10/16

Date and time of last update

 

2012/10/26 13:43:52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一种散发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统功能损害等。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以脑桥及中脑神经元变性及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

目前这两种疾病都属于没有办法治疗的罕见疾病类型,也属于复杂疾病,大概是因为考虑到氢气在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有效,并考虑到氢气本身的安全性,才有学者考虑到这类疾病或许可以用氢气作为治疗手段。

 

相关信息阅读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以脑桥及中脑神经元变性及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由于本病有头部过伸的肌张力障碍姿势及眼球运动障碍,也称为眼颈肌张力障碍(oculocervical dystonia)。多在4575(平均50)岁发病,病程610 年,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隐袭,病程缓慢持续进展,男性稍多。常见起始症状有疲劳、嗜睡、无故跌倒(常为向后跌倒)等,症状对称者约81%。两眼向上及向下凝视麻痹。两眼向上及向下凝视麻痹。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咽反射亢进、舌肌僵硬和情绪不稳等假性延髓性麻痹症状认知功能减退、情感活动减少、痴呆及空间定向记忆测试较差。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以脑桥及中脑神经元变性及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由于本病有头部过伸的肌张力障碍姿势及眼球运动障碍,也称为眼颈肌张力障碍(oculocervical dystonia)

 本病Posey(1904)首先报道,1963 Richardson Steele Olszewski把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作为临床病理的独立疾病。1972 Steele 详细描述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亦称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 综合征,当时医学文献中已有73 PSP 病例报告,其中尸体解剖22 例,几乎在每个大的神经疾病中心都有几例,因此PSP 并非罕见。

 本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姿势不稳、运动障碍、垂直性核上性麻痹、假性延髓性麻痹和轻度痴呆等。

病理特征:肉眼可见广泛脑萎缩,包括苍白球、黑质等,侧脑室及第叁脑室扩大。镜下可见黑质、苍白球-纹状体通路、四迭体上丘、导水管周围白质明显的病理改变,致密的NFT 呈特征性分布,神经纤维网丝形成。后者是镶嵌在神经纤维网上丝状结构,不依赖NFT 单独出现,提示PSP 是起源于细胞骨架的弥漫性疾病。此外,在基底核及脑干还发现Tau 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其他非特异性病理改变包括神经元丧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大脑及小脑皮质可不受累。

 

多系统萎缩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一种散发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统功能损害等。历史上对这一疾病曾经有多种不同的命名:纹状体黑质变性、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和Shy-Drager综合征,不同表型患者的共同病理特征——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内包涵体(Glial Cytoplasmic InclusionsGCIs)(图1)使得人们认识到MSA为一个疾病实体,而包涵体主要成份为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这一发现将MSA与帕金森病和Lewy体痴呆共同归为共核蛋白病(synucleinopathies)GCIs提示最初的损害可能在白质,这种胶质细胞的慢性改变可能影响了少突胶质细胞和轴索之间的营养物质的转运,从而导致继发性的神经元损伤。至于这种包涵体究竟代表原发性损伤亦或是一种细胞损伤的非特异性继发特征,目前尚不清楚。MSA作为一种复杂疾病,已有国外研究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寻找易感基因和环境致病因素。

MSA在高加索人、亚洲人和非洲人中均有发病,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SA的患病率为1.9-4.9/10万,年发病率为0.6/10万,而5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为3/10万,但是由于MSA与帕金森病,散发晚发性共济失调,以及单纯自主神经障碍等运动障碍疾病鉴别困难,大多数MSA患者在生前没有获得正确的诊断,因此推测它可能具有更高的患病率。

MSA发病年龄大多为 52.5-55岁,预后差,在首发症状出现后平均存活时间为6.2-9.5年。按照不同的症状组合可分为3种亚型:(1)帕金森型(MSA-P),又名纹状体黑质变性,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即动作减慢、强直和震颤,研究显示最初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中约9%最终将发展为多系统萎缩;(2)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型(MSA-C),首要表现为平衡协调障碍和语言异常,研究显示散发晚发性小脑共济失调患者中29-33%最终将发展为多系统萎缩;(3Shy-Drager综合征型(MSA-A),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排汗异常、便秘、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临床上,不同患者可表现为其中的一种形式,更多的患者出现两种甚至三种的叠加。除了以上的典型表现,MSA患者还可出现REM睡眠障碍等。

Gilman1998年提出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病理将MSA分为可能的(possible)、很可能的(probable)和确定的(definite),为临床诊断MSA提供了统一明确的标准。此后欧洲多系统萎缩研究组(European MSA Study Group, EMSA-SG)于2004年建立了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 UMSARS),该量表由4部分组成:UMSARS-I病史回顾(包括12个项目)UMSARS-II运动检查评分(包括14个项目)UMSARS-III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和UMSARS-IV整体失能评分。每一个项目从0分(正常)到4分(严重异常),UMSARS-I最高评分为48分,UMSARS-II最高评分为56分。欧洲多个神经中心采用UMSARSMSA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表明UMSARS准确地反映了MSA的严重程度和病程进展,为多中心的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评估手段。

 神经影像学对于MSA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常规MRI可显示MSA患者桥脑“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所谓“十字征”即MRIT2加权像上脑桥的十字形异常高信号影(图2),推测其形成的原因是脑桥核及桥横纤维变性, 神经胶质增生使其含水量增加,而小脑上脚和锥体束无明显损害。壳核异常信号反映了神经元变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铁沉积,萎缩的壳核和外囊间形成组织间隙,从而出现线性T2高信号影(图3)。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基于核磁共振的技术对MSA进行研究。基于像素的形态测量显示,MSA-P型患者纹状体、中脑、丘脑、小脑和大脑皮层(纹状体投射区)萎缩。核磁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MSA-P型患者小脑中脚的rADC(相对表观扩散系数)高于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正常对照;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MSA壳核异常低信号敏感性高于薄层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核磁弥散张量成像(DTI)显示MSA-P型患者的壳核整体,前部和后部的rTrace(D)(扩散张量的踪迹)较PD和正常对照增高;MSA-P患者壳核后部rTrace(D)高于前部;MSA患者在小脑中脚、基底节和内囊的FA值比正常对照者低,且MSA患者小脑中脚的FA值(部分各向异性)与其共济失调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核磁弥散张量纤维成像(DTT)显示MSA小脑中脚明显萎缩。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多系统萎缩的显著特征,有研究显示,MSA患者的排尿障碍比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更常见。各种排尿障碍的出现均会造成肛门括约肌肌电图部分指标明显异常于无相应症状的患者,说明Onufs核的丢失与MSA患者尿频、尿失禁、尿不尽感和夜尿增多的出现关系密切。

 目前国际上对于MSA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对于MSA-P主要是多巴胺替代治疗,但是MSA患者对多巴胺反应差,对于Shy-Drager综合征型主要是纠正直立性低血压,对于便秘可采用中药治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643287.html

上一篇:日本学者拟开展氢气呼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一篇:氢清除法检测视乳头血流
收藏 IP: 122.225.36.*| 热度|

3 高绪仁 曹建军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