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有一种专家叫“卖嘴和尚”

已有 3711 次阅读 2012-12-24 15:46 |个人分类:显峰冷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分子, 浮躁

据说一些所谓经济学家最近忙得四脚朝天。岁末扎堆的年会上,部分“明星学者”的亮相频率堪比明星艺人,月进6位数。他们匆匆上台,高谈阔论半小时,讲些“那么近又那么远”的经济命题,然后匆匆离场,赶往下一场,“重复刚才的故事”。(据1221日《北京晚报》)

我觉得这些人应当配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就叫“卖嘴和尚”吧。据说他们就像夜总会里的红粉佳人,都是明码标价的。名气稍欠一点的一场几万,不分年会档次,逢请必去;大一点的腕儿,一二十万也难保请得到,有的还得提前几个月预约。

“卖嘴和尚”近年颇为吃香。君不见各种企业主办的研讨会、论坛上,一些熟脸的专家学者频频露脸,讲完东家去西家,一篇讲稿吃几年。但在单位的年会上,专家学者如此受捧,好像还是一种新现象。过去大多数单位办年会,没钱的请员工撮一顿,有钱的请来明星唱两曲,无非就图个乐呵。把年会办成思想盛宴的有,但是极少数。而今一些单位的年会争邀明星学者,似乎是重视内涵、追求深度了,但恐怕内里端的还是“名人”“权威”的小九九,一来显得有文化,二来花钱买“口碑”。

“卖嘴和尚”吃香,是好还是坏呢?或许有人会说,不管怎样,请专家学者来谈谈大事、讲讲学问,也总比请演艺明星卖卖嗓子卖卖肉好。这话乍一听很对。但仔细思量,就觉得不是那个味儿。要是正经八百请个货真价实的专家来认真做个讲座,开阔一下思路、启迪一下思想,当然很好。但请个赶场的“卖嘴和尚”,匆匆二三十分钟的高谈阔论,除了故作高深的理论、为钱而作的“捧语”,恐怕难有什么真知灼见、金玉良言。与其听他们如此乏味的“卖嘴”,于场下的观众而言,还不如听歌看戏来得爽快。

“卖嘴和尚”吃香,表面看是知识和学问受追捧,他们一路飙升的身价,似乎是知识价值的兑现,但实质上,专家学者一旦就像演艺明星那样见钱张嘴,他们吐出的“学问”,也就充满了铜臭气,他们的身价非但不能抬升知识的价值,反而折辱了知识的尊严和学者的公信。

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出场费,包装的只是资本和权贵的“二奶”,与普通公众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相距遥远。知识一旦成了普通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这不是知识的高贵,而是社会的病态。

    “卖嘴和尚”吃香,是一种值得警觉的社会现象。这些人因为能说会道且善四处放言,一旦成为“利益俘虏”,不单单使专家学者的形象斯文扫地,更有可能玷污公共话语体系,为房价鼓吹,制造“自行车比汽车更污染环境”“三聚氰胺、塑化剂无害”的怪论——成为利益和权贵的吹鼓手。那么,普通公众离渴盼的真相和真知只能越来越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992-645902.html

上一篇:科学家眼里最该有的是“人”
下一篇:“死也要死在编制里”是隐喻更是警醒
收藏 IP: 168.160.167.*| 热度|

8 张伟 喻海良 刘淼 曹聪 谢力 徐耀 陈永金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