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导师专访丨张成岗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已有 4722 次阅读 2021-2-3 21:3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ODc4Nzg5MA==&mid=2247485421&idx=1&sn=cea5465bca78d524519c85c6ee078347&chksm=e99a2130deeda8268891c5bd4d5277658b46d16d84ee0910c77ac0901ea9437bffa55848df56&mpshare=1&scene=1&srcid=0203HwJLA4WT3jK5pxkSXbOO&sharer_sharetime=1612353160246&sharer_shareid=fbc43f1d6fed5cea9bfe47b77ec35bce&exportkey=Aal5pF7rldKyL6fOmeYgZe0%3D&pass_ticket=20pxs3ySaOK8kMDnf9dzZmpciIqmuDEt14jVJYFqiPyM2%2ByiFaPLq%2FpH1mS1K5v9&wx_header=0#rd


导师专访丨张成岗教授

原创 生科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今天

收录于话题

10个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生命科学学院


image.png

张成岗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生导师


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教育经历

1988.8-1992.7 复旦大学本科

1992.8-1995.7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

1995.8-1998.7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

1998.7-2000.6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0.7-2005.8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5.9-2020.8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0.9-至今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研究员

发表文章(Articles

共发表学术论文32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95篇,出版专著《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和《新医学·菌心说·云医院》各一部。

研究课题(Subjects

承担并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

研究方向(Research

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向:中医药与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慢病防控、菌心说与双脑论、中医生命科学、数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应用等。

具体内容

01

结合「生命起源与进化」和「人菌共生」开展「中医生命科学」研究

围绕「中医生命科学」的四个核心层次即「物质、能量、信息、时空」,从「生命起源与进化」和「人菌共生」的角度开展研究,结合「菌心说」学说的核心思路「饥饿源于菌群」,期望能够找到「解码中医」的突破点。如能证明「肠道菌群为人体编码饥饿基因」,那么,将有助于回答「吃五谷、生百病」以及「慢病源于肠道」等问题,促进慢病防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02

基于「肠道菌群优先原则(GFPP)」的饮食习惯和方法研究

我们已初步证明通过靶向肠道菌群进行干预,在稳定肠道菌群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人体可以有效地提升自愈能力,有利于改善慢病症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能够提升身体健康能力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并与临床机构合作,发展出协助患者在围手术期减少胃肠道不适的方案,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在证明「肠道菌群健康,人才能健康」的基础上,开展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实践,力争推动以体重控制和胃肠道炎症改善为主的研究落地应用。

03

以循证医学模式对中医辟谷健康管理技术进行研究

中医辟谷是值得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健康管理技术。结合「饥饿源于菌群」的新发现,拟针对中医辟谷技术开展深入的循证医学研究。尤其是明确辟谷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与人体健康状态改善的相关性,对于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04

针对科学假说「穴位和经络可能是线粒体通道」开展研究

从生命起源与进化角度考虑,线粒体本质上是24亿年前起源于α-变形菌的微生物,被其他细胞捕获后形成共生体,为细胞通过氧化磷酸化而提供能量。在「饥饿源于(肠道)菌群」启发下形成「呼吸源于线粒体」的新思路,提出「穴位和经络可能是线粒体通道」的科学假说,后续将进行大量深入研究,期望能够发表高质量、高影响力学术论文。

05

开展「氢分子医学与中医药」相关研究

针对近年来兴起的「氢分子医学」开展研究,尤其是结合肠道菌群产氢能力与人体健康、药食同源等密切相关等内容,目前有部分前期文献提示,部分中药发挥作用可能与促进肠道菌群产氢能力增加有关,但缺乏系统研究,值得深入推进。从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角度阐释中医药发挥作用的「氧化还原平衡机制」。


科研团队(Team

于2020年9月入职,目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后续计划通过招收科研助理、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生,充实科研团队力量。

同时,将基于此前长期的研究积淀,与相关医疗卫生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展广泛而又深入的合作研究,形成以北中医生科院为核心的综合科研联合体,发挥联合优势,为发展中医生命科学、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做贡献。

联系方式(Contact

邮箱:jxs@bucm.edu.cn


采访 | 渠瀚云

排版 | 赵    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image.png

北中医生科院期待您的关注

投稿/合作:smkxxyxc@163.com

收录于话题 #导师专访系列

10

上一篇导师专访丨王遥教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270464.html

上一篇:解码医学需要来自于生命科学的指令集
下一篇:用科学精神解读自然界的“因果链”
收藏 IP: 123.114.17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