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泽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邱泽华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82.48.98.*   [18]陈丽颖   2020-12-18 11:53
邱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下,TJ-2型体应变仪可以记录到地震波吗?观测记录到的体应变是属于静态体应变,还是也包含了动态体应变呢?
IP: 119.51.93.*   [17]if0709   2013-11-29 15:04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最近密集发生地震,震级5级以上多次,传言将发生更大级别的地震,目前人心惶惶,能否进行关注,提供帮助。此致敬礼,并十分感谢。
我的回复(2013-12-6 05:26):最近比较忙,刚看到留言。我们的观测没有覆盖那个地区,因此也说不出来什么,没有根据。抱歉。祝好运。
IP: 58.213.138.*   [15]田韬   2013-7-5 14:01
邱老师您好,有篇稿子,想请您审一下篇名是《钻孔耦合因素对引潮力标定的影响分析》,苦于找不到您的联系地址,只能在这里给您留言了。
我的回复(2013-7-13 21:10):欢迎来访。
IP: 124.17.4.*   [14]孙旭龙   2013-4-27 10:20
邱先生,您的姑咱台在本次雅安地震前有什么现象吗?
我的回复(2013-4-28 06:17):有疑似异常。欢迎来访。
IP: 124.17.3.*   [13]邱泽华   2013-4-22 14:59
我不知道有什么依据。
IP: 222.210.215.*   [12]like0629   2013-4-22 11:04
我在4月13日下午5点于邛崃平乐古镇预测了雅安地震,依据天空中扇形排骨云圆心指向,有多人可证明,专家,你信吗?你觉得地震云说法有依据吗?13088093837,望回复
.
IP: 115.170.20.*   [11]李晓明   2012-1-22 19:49
祝福邱老师新春愉快,龙年大吉!
我的回复(2012-1-27 17:29):谢谢,龙年快乐!
IP: 219.140.164.*   [10]周勇   2011-10-9 16:33
拜读了邱老师博客,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治学态度都收获良多,在此表示感谢。祝工作顺利。
我的回复(2011-10-9 22:15):欢迎来访。
IP: 124.133.156.*   [9]xbdzt   2011-8-28 23:23
邱博士能介绍一下吗?       地壳所与四川省地震局签订科技交流与合作框架性协议和“钻孔应力应变观测网络应用示范研究”项目合作协议
我的回复(2011-9-1 10:58):这是所长的授意。想当然。
IP: 60.216.207.*   [8]xbdzt   2011-8-27 18:42
美国地震动物能提前感知 猿类表现强烈
2011-08-26 03:43:45 来源: 网易探索 有1335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7)
核心提示: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饲养员表示,美国地震之前,动物园的一些动物就已经感知到地震来临,有的动物放下食物并跑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些甚至用它们自己的方式发出警报。
IP: 60.208.233.*   [7]sdcqdzt   2011-5-7 17:53
关于水位干扰排除的一点经验:
邱博士认为大量安装深井代价太高,并且未必能全部避开水位干扰,在现有情况下寻找一些可行的办法来减轻干扰是比较可行的。
钻孔应变仪器本身有着很可靠的观测能力,苏先生的体应变 欧阳先生的分量应变 池先生的剪应变与分量应变,投入观测工作几十年来,都有着很好的资料和震例。现在工作的仪器受水位干扰逐渐增加,但也有一些抽水干扰可以排除,介绍给大家,也请有更好经验的同事将有效的好办法提供给大家。
1,        有些钻井受台站自身生活用水干扰:市场上有一种自动压力罐,一千元左右。可以根据压力自动开关,将输出的流量用阀门限制,泵就可以均匀的间歇,比如抽水3分钟,停止20分钟,根据用水量,将抽水过程均匀到一天中,当抽水速度低于井水的供给速度时,水位就得到相对的平衡。对观测资料影响则很低。
,2,有些应变井在钻井施工中因为套管和水泥封井,对外界的水位不敏感,但应变资料对外界的水位波动敏感,这种情况用自身井的水位来校正应变资料就不真实了,这种情况则需要另行找一口浅井观测水位变化。同理,如果附近有其他干扰源,如水库,河流等水位扰动资料敏感,则需要在水位波动敏感的区域在安装一个水位测量装置,这样可以尽可能保证在通过校正后得到更为真实的应变前兆资料。

    抛砖引玉,请有好办法的同事指导。
我的回复(2011-5-9 09:24):非常感谢你的贡献。众人拾柴火焰高。
IP: 115.55.215.*   [6]池顺良   2011-3-22 09:51
继续借邱博士的博客与sdcqdzt互相交流。
Sdcqdzt同仁:
    固体潮观测常用的三种仪器(重力、倾斜、应变)中,与潮汐理论值最接近、潮汐观测精度最高的是重力仪、依次是倾斜仪和应变仪。其原因是:重力仪反映的是引力,受物质分子结合力的影响很小(同样形状和质量的一堆砂与一堆混凝土的引力效应是一样的)。而应变观测则受到地层材料分子间结合力和材料强度的明显影响,材料中有无裂隙对应变观测有巨大影响。从这三种仪器观测量的不同也能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重力观测值是个标量(纯量),倾斜观测值是个向量,应变观测值则是个二阶张量。所以,在海水中(如在稳定不动的潜艇中)原则上能观测到重力或倾斜固体潮,却没有可能观测到应变固体潮。

地震是地层材料受到构造力作用分子间结合力不能承受,材料破裂所致。观测量与分子结合力有关的才能较好地带给我们地震的信息。所以,尽管三种固体潮观测仪器中,应变的观测精度最低,但我们对应变观测最抱希望。所以,并不像您说的,我们的工作只是“一个好的潮汐观测仪器。不是用来观测前兆,而仅仅是验证这个仪器的工作性能而已。”
    这里您再次提到“我认为小尺度的岩体是可以测量到固体潮汐的。”如果是指在小岩体上观测重力或倾斜固体潮,那是有可能的;如果是指水平应变固体潮就很成问题。当应变仪被安装在小岩体的边缘(悬崖边上),就记录不到应变固体潮了。具体取决于岩体大小同地壳厚度的比及小岩体同周围地层有否连接与如何连接了。
    您说到“汶川事后只有一个台站有疑似前兆,可是其他几十台仪器的汶川信息并没有得到可信赖的数据验证。”确实,只有离得最近的姑咱台有应变前兆(见邱泽华团队在《中国科学》2010年第8期,“汶川地震前姑咱台观测的异常应变变化”)。这正是应变异常近距性的反映。地震孕育中的构造力(如双力偶模型)都是平衡力系(如不平衡,物体就飞走了),根据弹性力学中的圣维南局部影响原理,这种平衡力系只能影响很小的范围(如震源深度的2-4倍距离,这方面已有多种理论模型),所以只有最近的台接收到异常信号是正常的。远在1000公里外的台站能接收到应变异常倒是让人奇怪的。――这方面我相信有不少不同的看法,但我是这样认为的。
    您说的“好多伸缩应变仪是安装在近似孤立的山头上的山洞中,也能测量到良好的固体潮汐精度”。不知您将这些台站的应变固体潮观测值与理论应变固体潮值作过比较没有。我相信,它们与理论值之间的比(潮汐因子)十分分散。从观测与理论间的一致来说,谈不上“有良好的精度”。而重力仪的观测值与理论值的比则要稳定的多。
    因为应变固体潮受到难以估计的地层地质构造的影响,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有许多问题仍不清楚。地球物理在固体潮方面的研究工作至今仍偏重于重力固体潮方面。但“十五”布设了一批分量钻孔应变仪后,取得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观测资料,终于搞清了各台站应变潮汐因子巨大的离散性的原因――台站附近的断层影响。(参见:《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6期,“钻孔应变观测中潮汐因子离散性与各向异性原因探讨”)
    关于安装深度和环境干扰等问题,各种想当然的想法并不能解决问题。科学的方法还是要像地震学那样,先要了解我们观测对象的信号及噪声谱。然后通过实际观测和试验测出各种情况下的讯噪比,寻找到最佳的观测条件。正像PBO项目的科学家们为在美国西海岸安装200台分量钻孔应变仪寻找适合的台址时说的,“选址这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
    应变仪的台址一定要选好。否则,辛辛苦苦测量的数据就像您说的只是些抽水干扰。这样的情况还真确实存在。对此,只有用科学严谨的工作来解决。
    由于地球构造的复杂性,困难确实很多。但只要想办法总会取得进展。“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相信科学城堡的大门会在坚持不懈的求索者面前开启。
    说了这许多,很高兴与地震界的同行交流看法。让我们鼓信心,找问题,想办法,努力实践,寻找突破口。
不当处请指正。

祝 好!
      池顺良
我的回复(2011-3-22 14:10):您的认真态度一直都让我敬佩。欢迎来访。
IP: 112.67.227.*   [5]SSQS3721   2011-3-7 15:13
敬佩!
你的博客显示了道德的力量,人格的尊严。
这样的研究所,这些所领导,他们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怎么面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的死难同胞?
我的回复(2011-3-7 16:39):问题就是他们缺少道德的血液。欢迎来访。
IP: 115.58.84.*   [4]池顺良   2011-3-4 10:26
看到sccqdzt同行的留言,sdcqdzt同行考虑问题很深入,提出的问题既专业又关键。在这里借邱博士的博客对您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互相切磋,不当处请指正。

1.“四分量1+3与2+4曲线基本相似,但是有一个小时的相位差”的问题。
   
    我同邱泽华一样,也没有发现1+3和2+4有相位差。不知您从哪儿的资料中得到这一结论的,是从长期资料中用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是目视的结果。能将资料来源告诉我吗。

2.“应变仪测量得到的数据与构造以外的真实应力状态会偏离很多”的问题。

   先做个说明:现有技术的钻孔应力、应变测量方法,获得的地层应力、应变数据只是两次测量值的差值。即这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我们能获取的只是“附加应力或附加应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够连续测量地层绝对应力的技术和仪器。当然,如果我们在安装相对观测仪器前先用钻孔套芯法测一下地层的绝对应力值,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缺点。
    sdcqdzt同行这里指的“真实应力状态”,很可能是指绝对应力值。(因文中提到“大面积的实际应力”,故作此判断。)而钻孔应力、应变观测只给出附加应变、应力值,给不出绝对值。要同地质构造的“实际应力”(应该是绝对应力)比较,不能直接用附加应力值比,还要考虑更多别的因素。
    我们期盼科学家能够发明和制造出能连续精确测量地层绝对应力的仪器,但现在没有!

3.sdcqdzt同行认为,要求仪器记录到良好的固体潮汐记录没有什么意义。找一块由断层与大区域隔离的“几百平米的完整基岩块体”安装仪器,“潮汐精度会很高,气压水位扰动则很小,那么这个探头几乎对块体以外的应力状态基本不敏感,这样的探头安装后也就只是一个好的潮汐观测仪器。”

    我的回答:在一块与周围地层不连接的几百平方米完整的孤石上,是记录不到水平应变固体潮的。
    这里涉及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在地表安装的钻孔应变仪,测量地层水平潮汐应变。水平潮汐应变的源头又在哪里?
    应变固体潮是日月引潮力对地球整体的吸引作用造成地球整体变形的结果。是万有引力的表现。万有引力作用在质量上,地球质量的大部分是地幔。所以,我们在地表测量到的地层水平应变固体潮大部分来自地幔潮汐变形的贡献。同倾斜观测不同,在一块几百平米完整的孤石上的钻孔应变仪将记录不到水平应变固体潮汐。如:格尔木台的钻孔应变仪在垂直昆仑山断裂方向上水平应变固体潮的幅度只有理论值幅度的3%,因为昆仑山大地震,将垂直昆仑山断层方向的潮汐应变的传递路径几乎完全切断了。而在地层相对完整的麻城台,响应幅度最小方向上水平应变固体潮的幅度也达到理论值幅度的50%。(参见《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12期,“钻孔应变观测中潮汐因子离散性与各向异性原因探讨”)
    由此可见,台站的钻孔应变仪能够记录到清晰的水平应变固体潮汐的意义很大:
不是说,因为地球不可入性,在地表布设的仪器不可能记录到10-30公里震源深处发生的孕震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吗。
    我们大概永远没有可能将仪器安装到30公里深的地方。但是,既然在地表的钻孔应变仪连地幔的潮汐变形都能反映,说明从深处通向地表的应变传递路径是通的。只要仪器有足够的信噪比(选择好观测场地,避开抽水等人为干扰,可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可以分辨微弱的应变变化而且满足自检。最好有多份对比),仪器的分布有合理的密度,记录到从震源区传上来到达地表的孕震应变信号是有可能的。所以,台站上的钻孔应变仪能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对地震预测研究的进展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为什么1977年全国地应力工作会议决议要求钻孔应力应变观测一定要记录到固体潮的原因。

    以上意见供参考,不当处欢迎指正。

      池顺良
IP: 60.217.221.*   [3]sdcqdzt   2011-2-22 10:56
钻孔应变仪器的一个新问题:四分量1+3与2+4曲线基本相似,但是有一个小时的相位差,在理论上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按照四分量自检应当完全同步才对,这个相位差的存在让我非常费解。
     由于地质运动多数岩板有倾角,在水平面内岩石并非均匀各向同性,实地标定人为造成自检状态,会有矫枉过正的问题。在这种状态下计算的主应力及方向信度就很难猜测了。
     我感觉最大主应力及方向还仅仅是局部的,甚至是几米几十米的应力状态,无法代替大面积的实际应力参数,附近细小的裂隙和小的断层隔离了大面积的应力状态,应变仪测量得到的数据与构造以外的真实应力状态会偏离很多,甚至完全反向。
     做钻孔仪器久了,才发现,仪器以外好些问题需要试验解决,在仪器和实际应用之间还有空白区域需要落实。
     60米深度的钻孔应变仪器真正的监控区域有多少?我人为:如果在三五公里内有断层隔离,基本也就是隔离区域内的应力是真实的,如果探头安装在一个几百平米的完整基岩块体上,那么他的潮汐精度会很高,气压水位扰动则很小,那么这个探头几乎对块体以外的应力状态基本不敏感,这样的探头安装后也就只是一个好的潮汐观测仪器。
    这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学科组追求好的数据精度,只能是让个省努力去寻找一个小区域的完整块体去打井安装仪器,其结果是本末倒置,不是用来观测前兆,而仅仅是验证这个仪器的工作性能而已。

     不对的观点请指正!
我的回复(2011-2-23 08:30):欢迎来访。我们没有发现1+3和2+4有相位差。其它问题这里不能一一答复,可以面谈。
IP: 123.232.180.*   [2]sdcqdzt   2011-2-15 21:25
钻孔应变仪有一百多台站,确凿的异常信息有多少?十几年积累了大概有几个吧,异常的信息量之少,扰动和仪器故障之多,不仅无法预报,甚至震后总结也很难有说服力。建议新建台站实行双系统工作方式:一个测点安装同厂家同型号两台仪器,两台仪器独立工作,无任何关联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当两台仪器同时出现变化,则可以认定是外界扰动和异常;当只有一台出现变化,则主要判断为低信度零异常信息。
    干扰与虚假异常与真实异常的比例粗略估计也有100:1,只有实现双系统工作才有可能给预报起到些作用。
    祝安好!
我的回复(2011-2-28 21:07):欢迎来访。对比观测非常重要。
IP: 123.232.180.*   [1]sdcqdzt   2011-2-15 21:08
感慨您能仗义直言,是个学者。
   土层应力很难有结果的,扰动太多,放弃吧!
   应变仪应当每年年审,就像汽车牌照一样,不然许多残缺不全的仪器充斥在其中,让无聊的人用来制造虚假异常。
    大规模安装仪器建议逐个台验收,资料公开评定,每年评比会议增加一个应变仪器年审内容,及时剔除滥竽充数的仪器。
    四分量自检只有在大体积均匀各向同性的岩体条件存在,有裂隙的钻孔根本无法做到自检。硬性改变格值系数可以在小范围实现,但是绝对是不合理的,有时候格值系数达到30%,接近泊松比的系数。
    祝您愉快!
我的回复(2011-2-28 21:13):欢迎来访。
在土层中观测是有必要的,河北平原地区都是土层。好坏只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当然困难更多一些。
学术问题我们有比博客更好的方法来讨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