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err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rerre

博文

怀念阿Q

已有 4736 次阅读 2011-10-31 16:0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A: 很怀念阿Q啊。他是我见过的最快乐的一个人。当我不快乐的时候,我就想学他。话说,阿Q的绝杀技是,以乡愿无法觉察的角度,为自己辩护。

    B: 别人会说,这是自欺欺人。
    A: 是不是自欺欺人呢? 尼采的话“世界上没有真相,只有解释”。阿Q获得的快乐的是欺骗自己,别人所认为的快乐就不是欺骗自己么?
    B: 拿尼采的话来辩护,未免过于苍白无力了吧。就算尼采的看法有道理吧。 虽然世界上只有解释,但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来自社会与他人的认同感。换句话来说,来自别人的解释,对人这种社会动物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力,即便这也不是真相。

    A:“别人”,这就是跟传说中的“有关部门”一样什么的人物了。我来分析一下。“别人”即是乡愿吧,也就是大部分的看法。你同意吧?

    B:额。这个可以基本同意。

    A:乡愿认为,一个人活着,活得比别人更高端(俗点就是,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钱财,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年轻漂亮的老婆;雅点就是,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就是成功,就是荣耀,从而就更快乐。否则,就是低人一等,就是失败者,就是可怜虫。同意么?

    B:推往极端的话,你这么理解也有一定合理性。

    A:那么乡愿从何而来呢?人的本性还是文化的产物?这个太复杂。我就说三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在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境里面,突然冒出一个具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比如家世显赫,比如突然暴富而出手奢华。在生活资源都匮乏的情况下,很多人羡慕这个人的资源,是很自然的。谁都想要嘛。这个人以这些资源为资本,活得比别人轻松(不挨饿,有老婆),当然还是很有荣耀的。这时,坊间开始流传有关这个人的传说。无可争议的是,坊间流传的主力军是一些家庭妇女,就是现在所说的蜚短流长的发表评论的八卦们了。这些妇女心中有一些相近的预设的观念(姑且不论是人的本性还是文化的影响,反正资源多就是好嘛),并根据这些观念对这个人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枕边人,进行褒贬评论,诸如羡慕嫉妒恨之类。当然,褒的是这个具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贬的是身边的普通人。这时,妇女,其实起的是引导舆论的作用。一方面妇女心闲嘴快,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另一方面,妇女对社会极具影响力(通过教育孩子影响未来,通过枕头风影响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男人)。这样,整个社会就建立起了一种主流的,并且传承的,关于高端与低端的观念,关于成功与失败的观念。这种文化会被具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加以确认,系统化,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等级差别的观念对乡民进行教化,以便享受和维持自己的荣耀。因此,维持这种荣耀观念的两大主力,是等级制度下的教化,和妇女的八卦。

    第二种场景,社会环境慢慢的演化,资源渐渐的丰富一些了。很多人想,我也有资源,为什么要让你高一等呢?为什么我不能跟你一样呢?于是,等级制度走向极端的神权观念被质疑。经过几百年的质疑和斗争,资产阶级建立了一种取消神权的制度。现在一些基本的生活资料是没什么好炫耀的,人人都有了嘛。但是,谁占有更多的资源,尤其是更稀缺的资源(物以稀为贵嘛),仍然是很有荣耀感的。多多益善嘛。这些资源,俗一点说就是,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钱财,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年轻漂亮的老婆;雅一点说就是,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然而,维持这种荣耀观念的等级制度已经消失了。那么,只剩下妇女来维持了么? 不是的。现在,这些有荣耀的人,开始发掘出自己的另一爱好——表达。就是现在看到的所谓的成功人士四处做演讲,接受台下的掌声与欢呼声。然后,媒体发现,聚焦在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身上,确实能够吸引更多人群,能够赚更多钱。因此,现在维持这种荣耀观念的制度,主要变成了所谓的成功人士与媒体的暧昧的互动。知道他们有多么暧昧么?只要看媒体对普通人的态度,成功人士对普通人的态度,以及媒体和成功人士的相互态度,就明白了。当然人往高处走。所有的屁民们,通过微博,博客等等社交网络等,无意识地加入到这场互动中,从而加深了屁民群体的悲剧。

     第三中场景。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有些人,不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但是也不去围观所谓的成功人士。这些人,主要来源于两种:其一,是那些费尽心思吃不到葡萄,就算了,但是一想,也没必要去看别人吃葡萄啊,我至少还有面包吃,你能奈我何?其二,是那种“有精神病”的另类人,成天专营自己的爱好,一群逗鸟弄花钓鱼打狗的家伙,反正闲时赚个小钱,也是有面包的,不想着去当成功人士,自得其乐。然而,这些人,要接受舆论(乡愿已经发展成舆论了)的围剿的。首先,媒体和成功人士忙于互动,当然只好冷落他们。其二,屁民们一方面缺乏媒体看到这些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因为媒体只看到成功人士,再加上年轻臊动的心啊,只想去灯光下和掌声中,所以,也冷落他们。其三,他们身边的妇女,如果跟他们不是一样“有精神病”的话,就会在旁边臊动不安,一边羡慕灯光下的成功人士,一边因自己亲人的不思进取悔恨不已。这些人,要么心灰意冷不求进取,要么专营自己爱好心无旁骛,本来不屑对那些围剿说话的。但是,第三种围剿,是最让这些人头疼的。留之吵架,分之不忍。最终,要么终生争吵不断,要么半路分手以便各回各家各寻各妈。

     只有阿Q啊,才能活在灯光之外,通过自己的解说,寻求自己的满足。是故,怀念阿Q。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5122-503079.html

上一篇:休息一年后的第一周
下一篇:“如何为领导服务”
收藏 IP: 144.214.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