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论证:讲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热度 2 罗教明 2016-2-19 10:38
科学理论是在不断的争论中发展完善的, 其正确性不是科研资源及话语权的霸占可以决定的。 现代物理争取霸主地位是通过强权手段,并不是通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与事实的全面验证, 因为所谓的神秘性所掩盖的理论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 著名的普朗克原理: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its oppon ...
个人分类: 杂谈|540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2
科学新发现—上帝创造原子分子世界的奥秘
热度 5 罗教明 2016-2-15 16:23
如果要说我的氢原子结构与光谱理论有什么新发现, 那么,电子与质子互相作用产生的 电磁辐射耦合 现象 是前人没有注意到,被忽略了的关键机理。 这个现象的发现,不仅可以解释: 氢原子结构存在符合经典理论的自然基态 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机理来理解 带电粒子体系,包括原子、分子及宏观物质的稳 ...
个人分类: 杂谈|3997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5
发现引力波,相对论就彻底胜利了吗?
热度 11 罗教明 2016-2-12 11:25
只有相对论,才可以预言引力波吗? 牛顿的时空观、以太,万有引力定律,引力以光速传播等框架下, 不可能得出引力波吗? 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可以给出结论。 相对论要从争议中走出来,必须解决其内在逻辑的自洽问题。 这个问题如不能解决,相对论的所有预言,包括宇宙大爆炸,引力波等都是没有科学基础 ...
个人分类: 杂谈|3027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11
自然规律“大道至简”
热度 4 罗教明 2016-1-6 12:05
自然规律是简单朴实的。 物质运动与变化规律 ,可以归纳为: 相对性原理, 与 最小作用量原理。 经典物理理论与知识,可以通过这两条基本的法则及其演绎得到解答或理解; 物质结构及变化 ,除满足上述运动规律外,还须通过: 电磁辐射耦合, 与 结构共振响应, 来理解原子分 ...
个人分类: 杂谈|3467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真空中光速不变”假设存在的逻辑问题
热度 7 罗教明 2015-12-7 16:08
在上篇博客我提出这个问题,现在将我的想法公开与大家分享; 光在真空中传播,当遇到一定厚度的介质时,在界面上会产生反射,进入介质会折射,之后是有衰减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由介质的折射率决定。出介质后,光又恢复为真空中的传播行为。 由麦克期韦方程组容易得出,电磁 ...
个人分类: 杂谈|3641 次阅读|47 个评论 热度 7
“真空中光速不变”在逻辑上荒谬吗?
热度 4 罗教明 2015-12-4 22:58
我在前期的两篇博客文章: 1、 正确理解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 2、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再认识 论述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不能用作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真空(回路)中的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定性实验! 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已知实验事实证明“真空中光速不 ...
个人分类: 杂谈|292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4
李维老师,我在等待您的批评文章
热度 2 罗教明 2015-12-2 16:40
11月6日,我发布了一篇关于 黑体模型的博客 ,认为普朗克的黑体腔,只是一个能容纳各种波长光子的“容器”,光子进入后很难从小孔中逃逸出来,但并不能看成热辐射系数为1的物体。 mirrorliwei 2015-11-6 17:23 乱!不是“逻辑悖论”,而是“逻辑混乱” 博主回复(2015-11-6 18:27) : 发现问题直接 ...
个人分类: 杂谈|2386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2
科普、回应质疑是科学家的责任与义务
热度 8 罗教明 2015-11-19 18:04
科学家特别是“官科”,进行科学研究花的是纳税人的钱。 因此有责任和义务向出钱人讲解自己科研工作的内容; 科普是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科学理论与其应用,目的是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容易了解和支持您的工作。 得到公众的理解,有利于您拿到更多的钱,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满足您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
个人分类: 杂谈|3078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8
黑体辐射模型存在一个逻辑悖论?
热度 7 罗教明 2015-11-6 15:48
黑体模型:在一个密封的空腔上,开一个小孔,外界光通过小孔进入空腔后,几乎不会从小孔中出射;该装置可以对外界光完全“吸收”,因此吸收系数为1。那么该装置的发射光的本领也应该为辐射系数为1的物体,即黑体。 这个理想的光学装置,光不能从小孔中逃逸,而不是被腔材料一次吸收,因此在特 ...
个人分类: 杂谈|7269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7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