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上获悉,2014年度的美国物理学会Panofsky Prize将授予大亚湾实验的两位领导者,中方的王贻芳研究员和美方的陆锦标教授。消息传来,大亚湾合作组内部一片欢腾,人们纷纷向两位获奖人表示祝贺。王贻芳和陆锦标分别通过邮件表示,这是大亚湾合作组全体同仁的共同荣誉。
中科院高能所官方网站赶在国庆假期之前发表了正式报道,摘录如下:
9月30日,美国物理学会(APS)在其网站公布,由于“领导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确定地测量出中微子混合矩阵的θ13”,授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研究员、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陆锦标教授2014年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W. K. H. Panofsky Prize in Experimental Particle Physics),以表彰他们对实验粒子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APS将于2014年4月在美国萨凡纳举办颁奖仪式。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2012年取得了重大科学成果,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首次精确测量了其振荡幅度sin22q13,开启了未来中微子发展的大门。
潘诺夫斯基是美国著名高能物理及加速器物理学家。潘诺夫斯基奖于1985年由其好友、美国物理学会粒子与场分会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共同资助创立。该奖项面向全球实验粒子物理领域的科学家,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和鼓励他们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美国物理学会网站“潘诺夫斯基奖”栏目: http://www.aps.org/programs/honors/prizes/panofsky.cfm )
作为该实验的最早参与者与见证者之一,我向两位杰出的实验家表示敬意和祝贺!当年这个实验项目惹来众多怀疑,它的最终成功是中国高能物理学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美高能物理合作的杰作。
下图是2007年10月大亚湾工程开工典礼上两位发言人的合影(左:陆教授;右:王教授):
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和陆锦标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亚湾实验成功地测得最小的中微子混合角。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照片:
大亚湾实验的续集,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我祝愿我的实验家同行们再次有好运庇护,获得新的成功!(此番表述具有显著的正能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2-28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