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堪豪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fax 兴趣:凝聚态物理,电化学

博文

学科的结构

已有 5239 次阅读 2010-12-24 03:45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附图表达了对学科结构和相互关系的一种观点

越在下面的学科越是基础


有点诧异,因为如果我喜欢基础学科,按说应该追溯到数学。但实则不然,我最喜欢物理,并非在端点上的学科。

上面的学科往往跟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一些。

经济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假定:比如人是自私的,基数或者序数效用论,风险回避心理等等。这些假定不见得一定是对的,尤其是自私假定,正确性值得怀疑,因为人追求的不都是经济利益,还有很多钱买不来的东西。

工作于上面的学科中的研究者,会用到下面基础学科的知识,所以我们才称下面的学科为“基础科学”。但运用的往往是基础科学中很少一部分。

工作于基础学科的研究者,是否也需要了解上面的知识呢?

我认为是的。

作为一个物理学研究者,需要了解一点生物学和医学,这样对自己和全家人的身体健康有帮助。心理学对投资赚钱等有帮助。虽然基础科学工作者眼光不在钱上,但应该保证最起码的经济收入以及应对一定突发事件的经济能力。而了解经济学的好处,就像某个经济学家所说的,在于能不被经济学家所欺骗。

物理学家有薛定谔和狄拉克两个截然不同的代表(有趣的是两人于同一年分享诺贝尔奖)。薛定谔兴趣广泛,不仅在物理上有建树,而且作为物理学者率先进入生物学领域,他的《生命是什么》激发了两个还不互相认识的年轻人对生物学的热情--他们的名字是克里克和沃森。薛定谔对哲学很感兴趣,发表了一些作品,还出版过诗集。狄拉克则被玻尔称为拥有最纯洁心灵的物理学家,他一辈子就是工作于同样的领域。通过研究这两个人的生平和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我发现我原本倾向于狄拉克的方式--死死钻研于某个领域;但我做不成像狄拉克那样的人,因为狄拉克的专注,忍受孤独的能力,秋水不染尘埃的风格,绝非一般人所能达到。问题不在于狄拉克风格好不好(一般都认为他在物理上的贡献要大于薛定谔),而是我们能不能成为狄拉克这样的人。狄拉克的社交能力很差,我觉得比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宅男”还要差。所以,我认为一般人还是应该放开眼界,多了解一些知识和学科。

知识面广的好处是:入门了解新的一门学科付出的辛苦远小于在自己学科中钻得更深所付出的辛苦;而学科交叉所带来的机遇却是广大的。此外,对特定学科的无知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我曾经被3d过渡金属的一些问题困扰很久,后来发现其实只不过是联系到一个大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全都知道,我当时却因为无知(本科没有一门化学课)而白费了不少时间,其原因是相关物理书籍假定你了解了大学化学。

薛定谔曾批评一些物理学家“不关心自己狭窄领域之外的一切”。他没有特别所指。我的看法是,刻苦钻研一门学问是好的;在走入死胡同的时候,不妨暂时改换一下思路和方向,在适当时候再回去钻研原来的学问。在这个过程中,广博的知识面将会起作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5047-396746.html

上一篇:薛定谔猫“叠加”出了什么新东西
下一篇:美国东西海岸游记之(一) 攻略
收藏 IP: .*| 热度|

1 佟冬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