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两会”高教好声音:总理立场、部长回应和代表言论

已有 3598 次阅读 2016-3-17 15:20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2016年两会, 部长回应, 高教热点

政府工作报告就是责任书。总理立场和部长回应则代表着今后一年内甚至若干年内,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轨迹与政策导向,代表声音则代表着高校对制约高等教育问题的关切和对中国教育政策和轨迹的期望。虽然各高校都应该尊重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但任何高校都应该并且能够从中找到本校发展的契机与对策。质量、公平、特色、转型、创新等应该是结合本校所要讨论和研究问题的着眼点。在这些着眼点上,高校应该认真思考本校输出什么,进行什么样的供给侧改革。

两会总理论高等教育:

在两会上,关于高等教育教育,总理表明了如下立场:第一,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第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第三,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第四,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第五,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第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教育部长袁贵仁回应高等教育热点:

3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回应教育热点问题。第一,立德树人工作如何更有实效?“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要坚信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不能用习惯的方式、陈旧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善于引导、指导、调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关于紧缺人才的培养。袁贵仁对黄德宽委员关于语言人才培养、杨学义委员关于国际人才培养的观点予以回应,表示教育部将会大力支持。第三,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袁贵仁说,“管理就是服务。”教育部深化“放管服”改革,首先是简政放权,目前政府非行政性审批项目全部取消,审批项目减掉1/3。但简政不等于不要管理,要放管结合,最后是要优化服务。第四,谁能进入“双一流”?袁贵仁说,这次“双一流”文件精神是很明确的,就是以一流为目标。“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是开放的,只要学科达到一流水平,就是我们的建设目标。高校需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提高办学水平”。除了“开放”之外,袁贵仁还格外强调了“动态”:“政府会强化绩效评价,根据高校办学目标实现程度,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不会给你戴一个帽子,让你干好干不好都一个样。我们会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重点依据已公开的数据、成果和质量报告,引导高校把功夫放在教学质量提高、一流学科建设上”。第五,贫困生上不起大学咋办?袁贵仁表示:“扶贫攻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部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代表论高等教育:

第一,关于去行政化。林建华认为去行政化,就是要充分释放院系和老师的潜力。施一公表示:高校行政化趋势加重,各种会议特别多。吴仁彪委员认为应该利用大数据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葛剑雄则认为高校去行政级别暂无条件,并认为教育问题是中国全部问题的显影。谢和平认为应该尽快调整专业设置。高抒委员提出应该把高校年薪制改革需提上议事日程。第二,关于高校供给侧改革。袁寿其认为应以“供给侧改革”指导高等教育发展。朱永新认为办好高端教育留住出国青少年。陈骏认为,培养“高精尖缺”人才支撑创新发展。罗俊提出:在高水平大学周边打造创新谷。并认为,创新驱动,大学要在“三个输出”(输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输出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输出对产业行业发展具有广泛作用的新型研发机构)上发力。何伟认为应该拆除大学围墙,促进与社区融合。陈群认为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学校所在区域发展紧密相连。罗伟其表示,广东到2018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朱永新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满足个性化需求。郑强则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被渲染出来的伪命题。陈十一表示,南科大要当“中国斯坦福”。刘翔建议学生每天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第三,关于“双一流”建设。钟秉林提出创建“双一流”应避免同质化。陈骏认为,研究型大学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张凤宝认为,一流大学应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严诚忠则认为,高校应跳出模仿名校的怪圈。娄源功认为,高校“双一流”建设须长远规划。谢和平提出,建“双一流”高校,要有一流保障。第四,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刘长庚认为,央地高校生均经费差距大,应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游吟歌认为,支持高校特色发展,破解“千校一面”。曹卫星认为,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宋永忠表示,地方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应主动作为。娄源功期盼国家支持河南建设“双一流”大学。郑强强调西部高等教育也要扶贫和脱贫。马建苹认为,高校经费投入需要“补短板”。第五,关于职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钟秉林认为应该制定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蒋作君认为,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大国工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963203.html

上一篇:高校在线教育平台应该提供的基本功能
下一篇:2016年中国大学新趋势:国际化受追捧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2 刘全慧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