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世上最为严格的德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精选

已有 34010 次阅读 2013-10-15 09:00 |个人分类:国外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教师专业发展, 德国大学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分析之八

题记:在对德国高等教育进行为期20天的考察以后,有了一些思考与思想。但委实拿不准这些思考与思想是否反映了实际,请在德学者、学生给予批评指正。本人将十分感谢。

 

根据德国《高等学校总纲法》规定,德国大学专职教师分为教授、助教、合作教师和特殊任务教师四个层级。教授是一个学科领域(讲席)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高阶段,是由政府任命的具有终身教职的国家公务员,是德国大学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大学教授具有组织教学、科研实施、主持考试、参与院系和研究所管理的职能。这个学科领域的其他人员都是围绕教授开展工作。2012年,德国教授总人数达到43800人,相比上年增长900人;这个数字相比10年前升高了约16%。助教是通往教授的过渡性学术职位,助教努力为获得教授备选资格而工作。助教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并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承担教学任务。助教是有限期聘用职位,他们必须在6 年内获得教授备选资格,然后在另一所大学谋求教授职位。合作教师是指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方面与教授合作的人员。特殊任务教师是德国大学或研究所选聘的合同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或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是某专业的专家。

在德国,博士学位是获得教授资格的最基本条件;其次是被认为有学术前途而聘为助教,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辅助工作;第三,担任助教6年内,需完成一篇教授资格论文,并完成至少3个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专题报告。答辩委员会对论文和报告进行讨论评议,通过者便可获得教授的任职资格,即W1位置的教授。这是他们具备进行独立教学和研究能力的证明。W1位置教授继续工作6年后,可凭借科研成果和教学成绩申请W2的职位。在获得职位任命之前,他们作为“编外教师”,通常在W2W3职位教授领导下的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种制度性的保障不仅给了年轻学者创造的动力,也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潜力。也即是说德国教授分三个等级,W1W2W3W1相当于Junior Professor,年轻教授,级别大概相当于美国的助理教授。W2W3是级别比较高的教授,必须有通过Habilitation(类似一个高级别的教授资格答辩,一般需要有专著。)大学教授是很高学术水平的标志,一般讲来,德国大学每一学科设置一个教授职位,即W3,其它人只能是W2W1了。同时,教授设置数量也与学生有关,一般90名学生可设置教授岗位一名。德国大学教授首聘年龄平均为42岁,说明了德国大学教授评聘之艰辛。而一旦评上教授,就享有公务员待遇,且是终身制。德国大学其他教师分为长期合同制教师和有限期合同制教师。有限期合同在综合型大学中占比较高,占比在1/2左右,在应用技术大学中占比低些,大概占比为1/3

德国大学教师发展路径制度从十九世纪初的洪堡时代就确立了,较好地保证了大学学术自由,保障了大学的教授治校。但随着学科制度、体制的发展,这种研究所式讲席教授制度也成德国大学教师发展的桎梏。很多教师因无望升迁至教授,而选择去北美大学任职,造成人才流失。同时,这种机制也迫使更多的博士毕业生们选择直接进入工业界。

上世纪30年代,德国因希特勒的政策使大批教授流走美国,那是因外部环境原因的被迫出走。而几十年大学教授的流走则是大学教师因大学内部制度原因而进行的一种主动流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所以,我们在学习德国大学教授学术自由、教授自治的教师发展制度时,要吸收其注重学术水平的教师晋升制度,吸收其保障大学教授学术权力的合理制度。但也要创新教师发展制度,创设宜于流动的、倡导竞争的、追求卓越的教师发展环境。第一,创新科研评价机制,倡导外部同行评价和代表作评价制度;第二,新进教师实施有期限合同聘任制,实行“非升即走”教师发展制度,到期可以晋升者,改为无限期合同;第三,为教师发展创造硬的平台条件和适宜学术发展的软环境;第四,为教师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五,改善教师条件,创设教师职业尊严的环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733029.html

上一篇:步履艰难的德国大学科研
下一篇:实实在在做好教学工作:德国大学质量保障的法宝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26 刘全慧 谢力 马春旺 陈冬生 喻海良 康建 许培扬 史仍飞 文克玲 薛宇 刘振亭 李学宽 吕喆 曹聪 姚远 彭思龙 刘淼 程智 马磊 俞云伟 陈小润 王涛 唐啸宇 biofans zhouguanghui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