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dermuzil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idermuzili

博文

近五年来国内开放存取资源社会认同的研究 精选

已有 6083 次阅读 2011-7-27 21:0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开放存取, 社会认同

注:这是前段时间做的文章中截取的一部分,分享出来,希望对相关人员了解我国目前对开放存取认知与认同程度有所帮助。

国内开放存取资源社会认同的研究

 

随着开放存取这一理念逐步在我国开始推行,用户、出版机构、科研机构对这一新事物是否了解、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否会选择这一模式,这些都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初景利、李麟(2005),于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作了针对中国科学院的200多名科研人员就“科学家对开放存取的态度”的调查报告[2]。该调查旨在了解科学家们对OA的态度、观点及建议,从而为政府与科研机构在中国推行OA提出政策上的建议。调查从对OA概念的认知程度、选择在何处发表研究成果、对国内OA仓储的了解情况几方面总结科学家对于OA的认知程度,从不同学科在OA期刊公开发表的可能性、是否准备将自己已公开的论文或预印本提交知识库、是否将机构期刊转为OA期刊或机构仓储、是否会使用来自OA期刊或机构仓储的资源、(不)准备在OA期刊发表的原因等方面了解科学家对OA的态度,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科学家对OA的理解在不断改善、多数科学家对OA的态度是积极热情的、OA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多的学术交流方式将在不远的未来显现。从报告内容可知,我国科学家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度还很低,但是其态度和趋向决定了当他们对OA了解更多是将会在未来更多地选择OA

该调查选取的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可以认为足以代表我国顶层科研人员群体,因此调查结果可以说明我国对开放存取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这是在国内在开放存取的社会认同方面作出的较早的研究,也为我国学者在研究开放获取社会认同方面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笔者在查阅这一课题相关的文献时,发现后续的研究基本上均是采取了这种研究方式。

孙繁军、游苏宁(2005)为了了解《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的作者群对开放存取模式的认知度及认可度,对110位作者作了关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的调查[3]。该调查主要选取以下几个方面:对OA出版模式的认知度,对OA出版模式的认可度,关于OA需要作者付费的问题,投稿时选择OA还是纸载体杂志。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绝大部分作者对OA出版模式的认知度还处于“有点了解”或“不太了解”的阶段,但大部分作者更支持OA这种出版模式,其认可度还是较高的。此外,该文提出各期刊编辑部人员,在确定未来期刊发展方向的同时,还应加大对OA的宣传力度,扩大作者、读者群对OA出版的认知度,并及时接受作者的反馈,形成良好的编者-作者-读者的互动模式。该调查的对象虽然仅限于口腔专业的作者和专家,但还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学术期刊作者对OA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李麟(2006)在2005年对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的调查的基础上,作了较之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更加详细的论文[4]。该论文分析了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的了解程度、参与开放获取的意愿、接受或不接受开放获取的理由、科研人员开放获取态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开放获取的政策建议。其中影响因素有:开放获取资源的影响(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影响因子、是否愿意支付开放获取的出版费用、学术质量),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自身特点(本机构的考核评价体系、科研经费是否充足、学科背景);提出的政策建议有:积极扶持开放获取的发展,将开放获取期刊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支持学术论文的自存储加强开放获取意识的教育。同2005年的报告相比,研究的思路基本上无异,但该文的研究结构更为系统,研究结果及政策建议也较为成熟。

刘建华、黄水清(2007)于2006年通过对南京三所高校所进行的调查数据深入探索,分析中下层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对开放获取的态度,查找潜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5]。该调查问卷反映出以下情况:用户对OA文献的态度,用户学科特征与OA的关系,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偏好、用户对网络文献的态度,用户发文的基本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科研管理部门是否认同网络文献对用户是否选择OA出版有很大影响,专门针对OA文献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是目前阻碍OA在国内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OA文献质量是影响用户认同度的一大主要因素,学科间OA发展不平衡,OA的付费模式也是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国内OA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用户对OA的认同度。文章最后提议要对OA文献进行质量控制,国家相关结构和科技管理部门应改革当前成果认定指标承认已被学术界认可的网络成果,针对不同的学科应持同样积极的态度促进OA发展的学科间平衡。

一年后,沈坤、黄水清(2008)采用同样的调查问卷对同样的三所南京高校的科研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国内用户对开放存取的认同度,并同2006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变化[6]。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和2006年大部分的数据变化是不显著的。较2006的数据,用户OA认知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科研评价体系、文献质量问题和开放存取出版费是用户是否选择开放存取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过程中,该文提出被调查者认为应对开放存取系统的用户有所限制,应提高开放存取系统的信赖度。同时,建议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将开放存取纳入其中,并努力提高开放存取文献的质量,加大政府和科研机构的扶持和宣传力度。

这两项研究相对于李麟、初景利的研究,可以认为后者是对我国顶层科研人员的调查,前者是对我国中下层研究人员的调查。两者所采用的方法、研究所用的指标等差异不大,有一定的契合。二者结合,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科研人员,也是科技期刊的作者与读者的这一人群对于开放存取的认同度。但在地域范围上有一定的限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数据样本。

李武、沈锡宾、季燕江(2008)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关于OA出版的认知和态度问题进行调查研究[7]。其研究内容有:(1)对开放存取的认知程度;(2)对开放存取的态度和意愿。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该文得出三个结论:(1)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大多数对OA出版都有所了解,但都处于初级阶段;对OA出版的核心问题,主要项目和政策方面还存在认知上的盲点;(2)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大多数愿意尝试OA出版模式,并倾向于采用过渡模式,并支持作者的自存储行为;(3)尽管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大多数都愿意尝试OA出版模式,但目前都只处于观望态度,并未真正尝试和开展。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选择的样本范围相对局限,其结论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样本量相对较小,无法从多因素的角度进行交互分析。并提出在后续研究中,应扩展期刊学科范围、选择中国已经在尝试和实施OA出版模式的期刊进行深度访谈。

该研究不同于前面所述的几项研究,其调查对象不是读者或者作者,而是作为出版机构的各种期刊。作为传统出版模式,对开放存取这一新型出版模式了解如何、态度如何、能否接受、是否会向OA转型,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扩大了对开放存取资源社会认同的研究层面,补充了前面学者研究的不足。

何燕(2008)于2007年以对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态度及意愿,在综合分析后该文认为自存储资源的学术质量、版权、对策或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四个方面对我国科研人员的潜在自存储行为将产生影响[8]。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参与自存储的愿望,愿意或不愿意自存储的理由,影响我国科研人员潜在自存储行为的因素。同期,何燕与初景利、张冬荣(2008)合作,指出,我国科研人员对OA仓储还不太了解,自存储的参与程度不深,但科研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研人员对自存储还是有很高的兴趣[9]。同时,在上文的基础上,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建立宣传与教育政策机制、管理政策机制、强制政策机制和技术政策机制,建立OA仓储,引导科研人员自存储。

王应宽(2008)为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工作者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了解其作为读者和作者对信息的需求和生产特点,于2006年进行了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主要在大学)[10]。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OA期刊还不了解,但对OA理念的认可度高,支持率高。支持在OA期刊发表论文的两个主要理由是:OA期刊可以提供读者免费获取与使用,读者面更广;OA期刊影响大和论文的引用率高。而不支持在OA期刊发表论文主要因为:OA期刊不被同行和科研管理部门认可,不了解OA期刊,以及对传统期刊的习惯和偏好。大多数人支持用项目经费支付OA期刊论文发表费。论文发表的主流途径依然是传统期刊和会议论文集。同行评审和论文质量仍然是作者判断期刊的最重要的指标。该作者认为,调查结果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OA出版模式提供事实依据,为制定支持OA的国家与机构战略与策略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期刊出版者及时调整办刊策略,实现OA,提高办刊质量和服务能力。

该研究完善了以往学者在调查范围上的地域性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在数据样本上有所突破。虽然,由于调查范围扩大造成数据获取困难,这一样本量相对而言还是略显不足,但对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的认同度有更高的借鉴意义。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与以往研究相比,并没有多少不同,依旧延续以往的研究思路。

欧红叶、黄颖、游中胜、李若溪(2008)为了了解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现状以及实现开放获取的程度,预测国际OA对我国学术文献出版及传播的影响,于2006年采用问卷法调查全国学术期刊编辑对OA的认识[11]。其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对OA的总体看法,OA对期刊的影响,OA对我国的影响,对OA采取“作者付费模式”解决经费问题的看法,OA涉及的版权问题。该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了分析,结果表明,编辑人员对OA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在OA是否会降低发行量,OA采取作者支付模式的可行性及OA论文的质量控制问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疑虑。

与李武等学者对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的调查研究相比,本研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拓宽了研究范围。在具体的研究上,也较前文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对经费、版权问题的深入讨论。

王应宽与王柳、彭明喜(2009),在其2006的调查基础上,作了关于《中国科技界对开放仓储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一文[12]。本文可以视为《中国科技界对开放存取期刊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的姊妹篇,分别分析了OA的两种主要形式在我国科技界被认知与认可的情况。该文中,指出大多数人(83%)对开放存档还不了解,但大多数人(88%)会遵循雇主或基金会所要求的开放存档条件,对后印本开放存档的支持率要高于预印本。同时,分析了国外先进开放仓储发展概况和成功经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或基金机构制定强制性存档政策,大力提倡和鼓励作者自我存档,采用强制与经济补贴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存档。建议尽快制定元数据标准、存档格式、建立期刊和出版者的开放存档政策列表,建立开放仓储资源目录列表,促进中国开放仓储的建设和使用。

杜亮、陈耀龙、王梦书等(2009)调查了《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的129位作者对医学期刊开放存取的认知态度[13]。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作者论文发表情况,主要是通过论文发表情况、期望中的读者、影响作者投稿因素、医学期刊价格和个人订阅数、全文获取情况等子问题获得结果;(2)关于OA的认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评价,该文认为:对作者期望中的目标读者群,与国外的调查结果相似,依次为同行研究人员、其他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研究资助者、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影响作者投稿的因素中,我国投稿人员非常重视在投稿净价值模型中的声誉质量这一模块;过半数的作者认为目前医学杂志价格偏高或过高,而作者对价格的态度会影响其订阅行为;80%的作者对OA期刊不甚了解或不了解,70%的作者支持OA。最后,该文从政府宏观调控与立法、研究基金支持与限制、出版商与期刊社倡导实践、OA运动要更多人员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对策。

赵展春、张熙(2009)对北京的五所著名高校师生进行OA认同度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其对OA这一新的出版模式的态度及各项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14]。该文指出,用户使用OA的影响因子有用户学科分布、用户年龄、用户对OA系统的期待等,其潜在影响因素有科研评级体系、作者付费模式的认可程度和对费用标准的接受程度。最后建议改革现有的科研评级体系,将开放获取期刊纳入科研评价之列,鼓励科研人员在相应的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文章,积极扶持、大力宣传,提高国内用户对OA资源认同度。

周阳(2009)通过2009年对安徽省高校的师生调查的样本数据分析国内用户对OA的认同和需求程度[15]。该文主要分析了影响用户认同和需求开放获取资源的原因以及图书馆在位用户提供OA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其中,影响用户认同和需求程度的因素有:国内OA的发展状况、科研管理部门对网络文献的态度、开放存取文献的质量、学科差异、OA的付费模式、所在高校图书馆提供的OA资源服务等。该文建议,对OA文献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改革学术成果认定指标、解决OA出版费用问题,更着重介绍了图书馆在提供OA资源服务和宣传方面的作用。

对于杜亮、赵春展、周阳等人的研究,可以认为是在对开放存取资源的社会认同这一问题的研究思路、方法等已经较为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局域性的范围内对以往研究的补充及一定程度上的佐证。

笔者通过对获取的文献的分析,发现目前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主要来自两个领域:图书情报领域与出版界。在基本的研究内容上,这两类研究人员并无很大差别。但可以认为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如初景利、李麟、黄水清等,更多是在了解到用户对于开放存取的认知度与认同度的基础上,总结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理论研究的气息较重;而出版界的研究人员,如王应宽、李若溪等,他们的研究更多是为了探索用户对OA期刊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用以在实际过程中指导传统期刊的转型与OA资源的建设。

研究方法基本上是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获取统计数据,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在数据样本获取、数据处理、结论得出等多方面,该研究方法已经相当成熟。在一段时间内,并无新的方法用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对于OA的认知度:(2)对于OA的认可度;(3)选择OA的影响因素;(4)产生现状的原因;(5)相应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被调查对象包括两类人群(或可称之为三类):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出版机构(期刊、编辑人员)。作为开放存取的主体,作者、读者、出版者对于开发存取的认同因自身角色不同有所差异,在上文的研究已经可以发现。而这些被调查对象或来自某一学科,某一地域,或来自多学科多领域。

笔者认为,目前对开放存取的社会认同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重视。在被调查对象上,仅仅选取了开放存取的直接主体,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开放存取的间接主体——图书馆以及传统数据提供商。图书馆订购的数据提供商的资源是目前用户最重要的获取文献的途径,那么在开放存取运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图书馆与传统数据提供商究竟如何看待开放存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开放存取、不断涌现的数字图书馆与开放存取的联系等问题均值得深入了解。没有对这二者的调查研究,关于开放存取的社会认同的结论是不完整的。

在笔者查阅的所有的关于开放存取的社会认同的研究文献中,学者们的研究结论是较为一致的。我国用户及出版机构目前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度不高,认可度也较低,多数学者都提出要通过宣传推广、政策支持、加强质量控制等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但未能提出有针对性地具体措施,也很少论述如何去实施这些措施来提高社会认同。因此,未来如何制定较为体系化的国家政策、行业政策、机构政策以提高对开放存取的社会认同是值得注意的。

    国外开放存取资源社会认同的研究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关于开放存取资源的社会认同的研究却鲜见于文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开放存取这一理念发端于欧美国家,并且经由“开放存取运动”的影响,开放存取的意识已经较为广泛,各种开放存取资源既有读者与作者的青睐,也得到了科技评级机构的认同。这一问题在较早的时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因此,近年来很少有学者着手研究这一问题。相反,在我国由于开放存取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用户对其并不了解,开展这样的研究对于开放存取的其他问题是有较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2] 初景利,李麟.Chinese Scientists’ Attitudes toward Open Access [EB/OL][2010-5-30]http://openaccess.eprints.org/beijing/pdfs/Chu_Jingli-OA6-3.pdf

[3] 孙繁军,游苏宁.关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48-649.

[4] 李麟.我国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态度——以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7:34-38,50

[5] 刘建华,黄水清.国内用户对开放获取的认同度研究——以高校调查分析为例[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3(2):103-107

[6] 沈坤,黄水清.现阶段国内用户对OA资源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以南京高校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241-245,255.

[7] 李武,沈锡宾,季燕江.医学期刊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和态度研究——基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的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1):44-47.

[8] 何燕.我国科研人员潜在自存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为例[J].图书馆,2008(3):32-35.

[9] 何燕,初景利,张冬荣.我国科研人员自存储态度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5):121-124

[10] 王应宽.中国科技界对开放存取期刊认知度和认可度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52-762

[11] 欧红叶,黄颖,游中胜,李若溪.学术期刊编辑对开放存取认识的调查与分析[J]

编辑学报,2008,20(6:547-549

[12] 王应宽,王柳,彭明喜.中国科技界对开放仓储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6

[13] 杜亮,陈耀龙,王梦书等.我国医学工作者对“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认知态度——《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作者群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252-255.

[14] 赵春展,张熙.开放获取资源的国内用户认同度调查与分析——以北京高校为例[J]

现代情报,2009292:119-122

[15] 周阳.开放获取的国内用户认同与需求度调查——以安徽省高校为例[J].图书馆工作,2009(4):11-1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245-469114.html

上一篇:国内知识图谱应用概述
下一篇:旧时的胡思乱想:论知识的波粒二象性
收藏 IP: 219.221.64.*| 热度|

7 武夷山 许培扬 刘桂锋 何学锋 张玉秀 滕毅 任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