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河海水利学子、居里夫人弟子——王维克(“自学成才楷模”华罗庚的第一数学伯乐)

已有 6427 次阅读 2020-12-20 08:31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据称,王维克不是被河海开除,而是校长出于保护让其主动退学

                               ——华罗庚先生既是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又是王维克悉心栽培的结果

                                ——熊庆来先生碰巧读到华罗庚发表的数学论文,将其导向辉煌之路

                                ——或可认为王维克推动华罗庚至少达到本科,熊先生是研究生恩师

                                ——华罗庚先生成长过程中至少有一个伯乐链:韩-王维克-唐-王-熊

     2020年12月20日去河海大学档案馆拜访首次谋面的刘顺老师,相谈甚欢。刘顺老师谈起河海校史及收藏津津乐道、深迷其中。他近日与我聊起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杰出校友张张闻天与他的大学同窗,如华罗庚的第一伯乐王维克、水利名家胡步川。因此写作本文。

      华罗庚先生一直被视为自学成才的楷模。熊庆来先生也是他走向辉煌的最重要伯乐。那么,华罗庚先生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伯乐呢?有人称著名数学家王琎先生是发现“数学千里马”的“第一伯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367f90102yt5f.html)。追根求源,华罗庚先生不仅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其实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伯东王维克全方面的提携与悉心培养的结果。

      有消息称:“正处于五四运动时期,王维克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被开除学籍。”那么,王维克是被开除还是主动退学呢?据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校长许肇南之外孙仲维畅先生回忆,王维克不是被河海开除,而是因许肇南在当时政治形势之下为保护学生让王维克主动退学:“当时教育部训令各校校长‘对于学生当严尽管理之责。其有不遵约束者,应即立予开除,不得姑宽‘。“五四”爱国运动虽然取得了伟大胜利,但督军署却强迫外公开除学生领袖沈泽民(茅盾的胞弟)、张闻天(著名革命家)和王维克(华罗庚的启蒙老师)等人,并欲逮捕,外公竭力保护,暗中让他们火速退学离校,遂免于难。”

      华罗庚先生自己的回忆中把王维克称作赏识自己的第一人。王维克先生集识才、护才、育才于一身。总体看来,华罗庚先生成长过程中看来有一个伯乐链:金坛县立初级中学韩大受、教师王维克、清华大学教师唐培经- 《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王琎、清华大学教师熊庆来等。熊庆来是其中份量最重的一个环节。

      华罗庚先生的成名作是《论苏家驹五次方程不能成立之理由》。我在博客文章《所谓数学名家、大学教授苏家驹》(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0729&do=blog&quickforward=1&id=659363)中曾介绍过苏家驹的情况。人生发展历程中,即靠自己,也靠机遇。


附1:https://www.sohu.com/a/340152814_120245182

                          华罗庚:只有初中文凭,23岁成清华老师,最后成为现代数学之父 

                                                                                   秋天的小黄鹂

        ......华罗庚还是在读书期间遇见了自己的伯乐,他的初中数学老师王维克,可以说正是有了王维克,华罗庚的人生才得以改变。王维克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他17岁就读于南京河海工程学校(今河海大学前身),那个时候,正处于五四运动时期,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被开除学籍。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又进入了同济大学学习,还特意远渡重洋,去法国学习数学、物理天文,并且成为了居里夫人的学生。

         尽管学习的是数理专业,可是王维克对于翻译具有极大的热情,后来更是跨界当了翻译家。王维克是一个在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翻译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很高造诣的人,还正直爱国。敌伪时期,他看不起卖国求荣的人,一直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在金坛城内读书著译。当时,伪中央大学校长、汪精卫的妻弟陈昌祖,曾派人来聘他去该校担任教授。他婉言谢绝,并对人说:“陈昌祖是什么货色,我才不愿为五斗米而去折腰呢!”

        王维克一生当中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发掘了华罗庚这个明珠。1923年,大学毕业的王维克曾经短暂在初中做过老师,而他执教的这个班级,就是华罗庚所在的班级。王维克批改华罗庚的作业时候,看他本子上涂涂改改,很生气,可是他极细看了作业本之后,发现每一道题目都给了好几种解法,这一下子就引起了王维克的兴趣。            

         王维克有一次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维克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喊起来回答。只有华罗庚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华罗庚大声说:“是二十三。”王维克听完之后还是问了一下其他同学:“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华罗庚。王维克非常欣慰地看着华罗庚:“他答对了。”

          而华罗庚答对的这道题就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但是华罗庚并没有看过什么《孙子算经》,这是他自己认认真真计算得出来的。王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还经常邀请华罗庚来自己家里,把家里的藏书借给华罗庚翻阅,而且还积极解决、指正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问题。正是有了王维克,华罗庚也得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向数学王国进发。

        过了两年,王维克出国留学。而华罗庚也初中毕业。进入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然而,虽然这所学校的学费已经很低,然而华罗庚一家还是供不起。只好辍学回家,帮助父母管理杂货铺子。是的,你没有看错,华罗庚正经的文凭就只有初中文凭。

        如果王维克这个时候没有再次出现,华罗庚的人生也就只是一个杂货铺的小店员,1928年,法国留学归来的王维克,再次回到了这次,并且出任这所初中的校长。他看到华罗庚辍学在家,王维克把他请回学校担任会计,兼教初中补习班的数学。

        王维克还不断接数学教材给华罗庚,从各个方面关心他的成长,正是靠着从王维克这里借来的教材,华罗庚用5年的时间自学完所有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当然,这和华罗庚的天赋脱不开关系,但是你旁边有一位外国留学高材生、居里夫人弟子在旁边给你独家辅导。你相信,天赋+名师,让华罗庚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转。

        而在这期间,华罗庚染上了严重的伤寒病,这场长达半年之久的病还造成了他左腿终身残疾,走路时,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而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王维克在旁边也一直鼓励他,“病好了,可以继续攻数学”,还送钱给他用,结果自己也曾染上了伤寒病。

        而因为王维克对让华罗庚在初中教学。谁知这就触犯了一些人,他们向县教育局长告了一状,说王维克任用仅初中毕业不合格人员,是“用人不当”,“亵渎”了中学教员的称号。一时议论纷纷,维克先生在这种情况下,愤然辞职,只身去湖南大学执教。......

附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2294.html                

                           不拘一格 扶掖英才—— 说说青年华罗庚身边的伯乐

                                                            2012-4-22 

                                       戴世强…… 

大家知道,华罗庚(19101985)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大数学家。他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很差。他的正规学历是初中毕业,若没有一群伯乐尽心扶掖,他很可能以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终其一生。

华罗庚的父亲是一位小店主,对其独生子并无望子成龙的奢望。华罗庚幼时异常顽皮,在学业上并未显示过人的天分。在小学里成绩不佳,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

幸而,进入刚创办的金坛县立初级中学之后,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韩大受老师,该校的创办人、校长。韩校长注意到了这位衣衫破旧、特立独行的学生。进初中第一学期,华罗庚因为贪玩,数学不及格。韩老师教育他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谆谆告诫他:“做人要正,待人要诚,学习要勤,工作要实,生活要俭,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并考虑到华的家境困难,免去了他的学费。韩老师的话对华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从此发愤苦学,成了班上名列前茅的好学生。此后数十年,华罗庚一直与韩大受有书信联系,并著文盛赞这位老师。

上初三那年,华罗庚遇到了第二位伯乐——数学老师王维克。华罗庚那时有点行径怪僻,不为常人理解,但王维克却很赏识他,注意到华的作业本很不工整,多有涂改,却经常独辟蹊径,不断改进习题解法,往往出奇制胜,断定华是一个肯思考,有新意的可造之才。此后不久,王维克赴法留学,成为居里夫人第一位中国学生,学成回国,发现他所赏识的华罗庚在学问上又大有长进,但学习目标有点散乱,就对他说:“罗庚啊,知识这东西是无边无际的,就像大海一样,要样样都深入是精力所不允许的事,最好先集中精力钻研一种。……做学问就好比挖井,只有认定目标,挖到深处,才能渗出清澈的泉水。……做学问也是如此,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人是难有作为的。”华罗庚把王老师这番教诲记住了一辈子,更加勤奋好学,并集中精力专攻数学。可以这么说,王维克老师是华罗庚成为大数学家的“催生者”。不仅如此,在19岁的华罗庚失学在家、生计窘迫之时,王维克伸出援手,把他找回金坛初中,就任会计兼庶务,工资18大洋,对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使他有时间沉浸于钻研数学,并时有习作问世(三年间发表了6篇论文),为他日后“跳龙门”创造了条件。对于王老师的引领和教诲,华罗庚也是没齿不忘。

1930年,华罗庚20岁,发表了他早期的最重要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并且遇到了三位更有名气的伯乐:清华大学算学系(即数学系)的熊庆来杨武之唐培经,由此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唐培经是华罗庚的老乡,曾任金坛初中校长(华罗庚毕业后),1929年应聘为清华大学算学系教员(似乎相当于现时的讲师),华罗庚得知后,主动与他联络,在通信中不断切磋数学难题,唐老师是发现华罗庚数学奇才,并读到华的上述论文的第一人。当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这篇论文,啧啧称奇之后,唐又主动充当联系人。而后唐移居美国,华罗庚每次访美,都要前去探望唐培经,直至1984年。

熊庆来教授是我国数学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嗜才如命,提携了一大批人才,如陈省身、吴大仁、柯召、许宝騄等人,而不拘一格提拔华罗庚更是他一生中的精彩一笔。当他看到《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一文时,发现论文作者已知道阿贝尔理论和伽罗瓦理论,功力非同寻常,而作者华罗庚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根本不知道当时的中国数学界有这么一个人。于是想向唐培经了解,获悉华罗庚仅是一位初中毕业生时更是拍案称奇。立即知会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要求聘用华罗庚,获得叶企孙的批准。熊庆来嫌写信太慢,让唐培经发电报给华罗庚,于是,腿有残疾、面有菜色的华罗庚于19318月到了清华园。

.....

附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367f90102yt5f.html

                                               王琎-----发现数学家华罗庚的伯乐

                                                        王文中  (2019-11-18)

      曾听说伯父王琎是中国最早科学社的发起者之一,并长期担任科学杂志的主编,一段时间还是科学社的社长。网上搜索了一下他的事迹,历史记录真还有不少,其中有关发现数学家华罗庚的记录如下: 

      20世纪20年代后期,江苏金坛县一家杂货铺里的一个小青年给《科学》杂志编辑部寄来一篇稿件。编辑部主任王琎接到这位初中生关于初等数学难题解的稿件,不以作者学历职位之低微将稿件打人冷宫,或一退了之,而是以满腔热情和扶植后学的负责态度认真细读稿件后,郑重其事地将稿件转到清华大学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手中。此后一二年内,这位小青年克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连续写了几篇数学论文,也都被王琎一一转给熊教授,并将这位青年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处女作)等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有幸千里遇上伯乐。熊教授慧眼识珠,发现这位青年卓越的数学才能,并加以培养,使之迅速成为我国著名数学家。这位小店员,便是后来中外闻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一时被数学界传为美谈。但我们不能忘记首先发现这位“青年奇才”的是那位编辑部主任王琎。因此,有人说,他是发现“数学千里马”的“第一伯乐”!

       网上另一篇介绍发现华罗庚的文章:

       1929年间,身为《科学》杂志主编的王季梁,收到了江苏金坛中学基层职员华罗庚的一篇论文。王季梁发现华罗庚的论文《Sturm氏定理的研究》写得不错,便亲自将其编发1929年12月出版的《科学》14卷14期上。1930年春,他又把华罗庚另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编发在《科学》杂志上,一时轰动了数学界。随后,他还将华罗庚推荐给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熊庆来教授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1931年后,又提拔华罗庚在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助教、讲师等职,此后经过长期的努力,华罗庚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当年《科学》杂志的编辑部助理编辑姚国珣孙子的回忆文章:

       《科学》是最早的一本向国人传播科学知识、介绍西方文明,科技进步的杂志。

        编辑部主任是王琎。王琎是中国科学社董事,《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是祖父的恩师和引导者。

        ......原来当时华罗庚十六、七岁在家乡江苏金坛杂货铺做小店员时,就经常向《科学》杂志社投稿,祖父印象深刻,说他寄来的稿子都是写在杂贷铺包南北货的那种黄草纸上的。当时杂志社主任王琎(字季梁),嘱咐祖父多加关注华罗庚的投稿。作为《科学》的编辑祖父也倍加注意华的投稿,后来华罗庚写的那篇著名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被重点刊登在了《科学》1931年第二期上。后被我国数学泰斗熊庆来赏识。为此祖父还时常自鸣得意地说,是他们发现了华罗庚这个人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1263274.html

上一篇:“水库”一词是如何进入中文世界的?
下一篇: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早期多位水利学子在五四运动期间是被河海开除还是校长出于保护而劝退?
收藏 IP: 222.94.166.*| 热度|

3 尤明庆 宁利中 葛维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