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校旨趣”的作者身份分歧——创始人张謇还是首任校长许肇南抑或集体创作?

已有 4043 次阅读 2020-7-2 18:05 |个人分类:教育放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设校旨趣”的正式名称是“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旨趣书

                ——“设校旨趣”的说法出现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一览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校旨趣出自创校者张謇之手还是首任校长许肇南之笔?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校旨趣》,开篇慷慨激昂、气势恢弘,对历史上治水的弊端作了尖锐的批评。

     《大公报》1915年1月28日在“代论”的名义下刊登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旨趣书。其他一些刊物当时也刊登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旨趣书及章程”。

  《张謇研究》2006年发表郭士龙文章,认为并从多方面论证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校旨趣书出自张謇之手,我觉得论证有相当的说服力。郭文提及了张謇不署名的多种原因。

      我阅读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首任校长许肇南外孙仲维畅先生的《许肇南撰著“河海”〈设校旨趣〉书》,我觉得有些道理,但理由并不充分。文中所谓“自然推得《设校旨趣》应首发于《河海月刊》1917年冬的创刊号”,其实也不成立,因为创刊号中并不存在。

      限于文献搜索条件,仲维畅先生没有见过《设科旨趣》,也没有见过他推测会刊登《设科旨趣》的《河海月刊》1917年冬的创刊号。

      我此前就下载了《河海月刊》1917年的创刊号。该期首篇是许肇南所作的《发刊词》,语言平实无华、语气温文尔雅。

      我从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网站下载了仲维畅见其名而未见其文的《设科旨趣》,粗读之下,感觉与《设校旨趣》的语言风格并不相同。仲维畅先生举汪胡桢先生与许心武先生二位的口头证词作为证据,我觉得也十分软弱,他们作为当时的学生,怎么会知道校长管理层的文件制定过程呢,而且是在社会层面的《大公报》。仲维畅证据中唯一有点说服力的是《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特科毕业纪念册序》中有些文字与《设校旨趣》相同或类似。我认为,《设校旨趣》已经公布的情况下,这个《毕业纪念册序》直接引用里面的文字很正常。我暂时未见到这个《毕业纪念册序》,不知里面整体的语言风格。我见到了仲维畅未有机会读到的《设科旨趣》,这个《设科旨趣》语言非常平实,并无《设校旨趣》中的历史博大、气魄恢宏的开篇格局。这种恢宏更应出现于张謇之手。仲维畅文中说“张虽精通传统儒家旧教育,却不谙西方新教育,更不可能提出符合现代水利工程要求的‘德智体’教育方针”。我觉得这似乎有些偏颇与想当然,张謇并不是只精通所谓儒家旧教育,张謇对西方新教育并不陌生。

       从接受现代思潮看,引一段期刊文字:“张謇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儒生,由于他亲眼看到清政府日益腐败无能,早在1901年,就曾上书朝廷要求变法,为此还写下了一篇约两万字的《变法评议》,列举兴革事宜四十二条。因他的变法主张与康、梁的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朝廷没有采纳他的主张。1903年,张謇赴日本观光、考察后,十分佩服日本人民的创造精神,坚定地认为,日本人所取得的成果是日本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有了一个开明的立宪政府所致。为此,他花了极大的精力、劝说、开导、鼓励、组织一个强大的要求立宪的声势。此举让他成了全国瞩目的立宪派领袖。”http://www.zhangjianyanjiu.icoc.cc/nd.jsp?id=212

       许肇南先生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创刊卷中发表了《发刊词》,且未提及《设校旨趣》。此后,他担任了几年校长。如果这个《设校旨趣》出自他的手笔,不在他主管之下的刊物发表,是不太可能的。《河海月刊》的所有各册从不刊登或介绍《设校旨趣》,或许也可以反映张謇的建校理念与许肇南的办学思路存在差异。从《河海月刊》及其他同期河海刊物不介绍看,反证这个《设校旨趣》不太可能出自许肇南。

      《设校旨趣》应出自张謇之手。如果起篇是水利外行的许肇南之笔,那就是年少轻狂了。出自老成历练的思想者兼水利实践家张謇才压得住阵脚。

       面对同样的史料,由于知识积累、阅历与阅读的差异,也有识见的差异。仲维畅先生断言“不可能出自张謇”的判断,我恰好持相反的判断。仲先生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有点想当然与缺乏对张謇先生事迹的了解。

   如果设校旨趣书出于许肇南,他也不可能把设科的旨趣书写成“设科旨趣”,而放弃“设科旨趣书”的传承式表达。从仲维畅先生倒推的“设校旨趣”书也可看出这一点。实际上,真实的旨趣,也不是“设科旨趣”能够倒退的“设校旨趣”,而是“河海工程学校旨趣书”及随后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旨趣书”。

       综上所述,郭士龙先生认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校旨趣》出自张謇先生、仲维畅先生认为出自许肇南先生。不署名的原因,郭、仲二文都各自陈述了自己的依据或推断。我的判断是,《设校旨趣》很可能或基本上完全出自创校者张謇先生之手。只是《章程》或有部分内容有首任校长许肇南先生参与写作或修改。有人士对我说,或许是彼时的集体创作。

  本篇博文曾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校旨趣”出自1914年,而不是一般认为的1915年》,后来发现受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网站的相关信息误导了。发表于《中华工程师会报》1914年第2卷第2期,上面也有张謇署名的文章,张謇也应当是中华工程师会会员。

    虽然见到了《中华工程师会报》所谓1914年的旨趣书,但仍然有些疑问。在见不到该刊2卷2期纸刊或复印件的情况下,只能寻找间接线索或矛盾之处了。果然看出了自相矛盾: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网声称的1914年期刊,竟刊登了1915年(民国4年)的收支款与职员信息,那么这个2卷2期应是1915年出版了。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寻找自相矛盾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此上面博文所谓1914年刊登旨趣书的博文,需要修正观点了。对比《张謇全集》新旧版,发现多处涉及河海设校的旧版(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竟都误把1915年呈文日期标为1914年。幸好“新版”都改为1915年了。根据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网的期刊年月自相矛盾及单篇文章的较高可靠性判断,《中华工程师会报》2卷2期最可能发表在1915年2月,可能还略迟于《大公报》刊登日期。

注:本篇博文结构有些散乱,主要是介绍有关信息。按大总统批令,准确的名称是“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旨趣书”,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自己印刷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一览》上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旨趣书”作为章程的一部分,并自行简化为设校旨趣》了。

https://www.cnbksy.com/literature/entitysearch/f491073e1d9c10c856e0fa2971a0fdcd?

image.png

附1:

q1.jpg

附2:

q2.jpg    

附3:

77775158535787059.jpg

附4:

未命名2.bmp


附5:《河海月刊》1917年创刊号的许肇南《发刊词》

未命名.JPG 

附6:《张謇全集》中收录的《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章程》。从入学资质中学毕业生及两年制学制看,可能相当于中专。

image.png

附7:《河海工程学校旨趣书》(刊登于年《中华工程师会报》)(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标为1914年。据前面正文的分析,应是1915年)

未命名.JPG

附8: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旨趣书及章程《教育周报(杭州)》1915 年

未命名.bmp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1240374.html

上一篇:"坎儿井”正名与改名之见——卡哩兹、井渠抑或“渠井”
下一篇:1915年旧金山除世博会之外还有“国际工程大会”(并非“万国水利大会”)——张謇未参加。夏偕复公使参加了?
收藏 IP: 222.94.1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