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认清狂犬病    (《环球科学》 2007年第5期)

已有 12236 次阅读 2011-6-2 11:39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撰文:严家新  编辑:褚波 (原载:《环球科学》2007年第5期)   

  “如果狗疯了,而且当局已将有关事实告诉它的主人,但他却不将狗关在家里,以致狗咬伤一个人并引起死亡,狗的主人应赔偿27个锡克尔(古银币,重约16克);如果狗咬了一名奴隶并导致后者死亡,狗的主人应赔偿15个锡克尔。”
  在43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古王国(在今伊拉克境内)的“埃什努纳法典”就有了这样的规定,这是世界上关于狂犬病的最早记载。从公元前24世纪到今天,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将很多梦想变为现实,然而有一个事实却数千年未变:狂犬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就是100%。   
  回顾历史   
  数千年来,在那些对人类构成威胁的烈性传染病中,狂犬病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尽管狂犬病对历史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对狂犬病的恐惧却根深蒂固。狂犬病惨痛的临床过程、致死率100%的悲惨结局,长久以来在各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笔下都获得了特殊的关注。狂犬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很特殊,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而在医学和一般文献中,狂犬病比任何其他传染病所能明确跟踪的年代都要久远。
  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动物史》中写道,“狂犬能使动物发疯。除了人以外,无论什么动物,只要被患狂犬病的疯狗咬伤,都会患上这种病。对疯狗本身及对任何被它咬伤的动物,这种病都是致命的。” 亚里士多德对狂犬病的描述,与今天人们对狂犬病的认识大体相同,但他认为人属例外,这一点却是错误的。欧洲最早记载的狂犬病发生于公元900年的法国里昂:一头熊发狂后,一次咬伤了20人,其中14人在“追杀”熊的过程中落水,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随狂熊唾液沾入伤口的病毒,这14 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杀熊(因而也未落水)的6人后来都死于狂犬病(插话:还是见义勇为者得到了好报)。
  我国有关狂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十一月甲午(22日)‘国人逐瘈(zhì)狗’”。这说明早在2,500年前,我国就已有疯狗存在,而且当时已认识到这种疯狗对人危害极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驱逐疯狗。按现代的观点,人的狂犬病主要由狂犬引起,驱逐狂犬可显著降低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1949年以前,我国各地皆有狂犬病流行,很多地区还很严重。1951年的一次全国性灭狗活动后,全国只有南方5个省市自治区有狂犬病,从1949年至1970年总发病数不足1,000人。最近几年,狂犬病又有“抬头”的迹象,每年死亡人数都在2,000例以上。   
  疫苗出现   
  人类对病毒的研究迄今仅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在19世纪以前,对狂犬病病因的解释和处理方法的选择是盲目的,甚至是荒谬的。对病因的解释有极端燥热、干旱、性挫折和心理过度紧张等,而“魔鬼附身”似乎是一种更容易被一般人接受的解释。
  直到1885年,因为一位科学家的研究,人类才依稀知道了狂犬病背后的真凶,也看到了战胜狂犬病的希望。
  这一年,世界上最著名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冒着生命危险与狂犬病展开了一场斗争。巴斯德选择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取样方法:将疯狗绑在桌子上,用嘴通过吸管从狗的下颌吮吸唾液以取得病毒样品。
  巴斯德将取得的疯狗唾液注射到动物体内,结果这些动物都发病死亡,无一幸免。他的初步结论是,狗的唾液将病毒带入人体,然后病毒进入人的大脑发生作用。可是,如何才能阻止狂犬病在人体内肆虐呢?他又开始寻找制服狂犬病毒的方法。
  巴斯德将患狂犬病死去的兔子脊髓抽出后自然干燥,发现自然干燥的时间越长,脊髓的毒性就越小。他将放置了14天的患狂犬病而死的兔子脊髓注射给其他兔子,结果这些兔子随后都能抵御狂犬病毒的攻击,即便再注射含有病毒的唾液,也不会患狂犬病了。
  然而,只有在人体试验中也取得成功,才是真正征服了狂犬病毒。当时巴斯德很难找到可供试验的人。他要求在死刑犯人身上做试验,但法庭坚决不同意。百般无奈下,他决定在自己身体上做试验。家人和亲友们得知后只能将当时已经63岁的巴斯德看管起来。
  后来的一天早上,一对夫妇抱着刚被疯狗咬伤的儿子找到了巴斯德,请求他救治自己的孩子。巴斯德把减毒疫苗注射到孩子体内,帮助这个 9岁的孩子挣脱了狂犬病毒的魔掌。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病疫苗,是继天花疫苗之后,人类发明的第二种疫苗,它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奠定了基础。  
  狂犬病毒的形态   
  狂犬病毒与人类至少“相伴”了数千年。然而在生物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全世界的科学家在狂犬病的治疗方面仍然束手无策。不过,虽然人类目前尚未能彻底制服狂犬病毒,但对它的结构和特征已有了深入的了解。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外形酷似子弹头,表面被一层膜包裹着。在外壳里面,是一条RNA链——携带着狂犬病毒的所有遗传信息。这条RNA链共有1.2万个核苷酸,包含了5种基因,分别编码核蛋白、磷蛋白、包膜基质蛋白、表面糖蛋白和转录酶蛋白,这5种蛋白质都是狂犬病毒所必需的。
  核蛋白是病毒的主要内部结构蛋白,它包裹着病毒RNA,形成核糖核衣壳,以螺旋状缠绕在中心。磷蛋白则和转录酶蛋白一起,与核糖核衣壳联合,组成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表面糖蛋白构成了病毒表面的突起,是狂犬病毒与细胞受体相结合的部位。包膜基质蛋白覆盖在包膜的表面。核蛋白与表面糖蛋白都具有免疫原性,可促进中和抗体的产生,并参与细胞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能抑制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和在细胞内的复制。
  然而在人或动物体外,狂犬病毒其实非常“脆弱”:50℃时1小时,100℃时2分钟即可将它杀死,酸、碱、福尔马林等消毒剂也是狂犬病毒的“致命毒药”,甚至连70%酒精和1%~2%的肥皂水都能让它灰飞烟灭。   
  解读病症   
  患了狂犬病的动物会“发疯”,如疯狗、疯猫、疯狼等。疯动物早期的主要表现是性情明显改变。有的患病动物对主人异常友好,摇尾乞怜,但在轻微刺激下就会咬人,甚至主动攻击陌生人;有的离群独处,与主人之间的感情也开始变得淡漠;还有的出现怪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头等。这些异常表现如不细心观察,很难发现。患病动物在疾病的最早期,唾液里往往含有大量狂犬病毒。
  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可能感染狂犬病毒。这也是人类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径。狂犬病毒一般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内,大量繁殖后进入神经系统,并向脊髓、脑部蔓延。狂犬病毒偶尔还可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国外就有因吸入蝙蝠聚居洞穴中的空气而感染狂犬病的报告。由于狂犬病毒的攻击目标神经和传播方式都与其他病毒不同,很难治疗。
   典型的狂犬病为狂暴型狂犬病,病人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一般分为3个阶段。
  首先是前驱期,大多数病人有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变得敏感,咽喉也出现紧缩感。约50%~80%的病人的伤口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时,对周围神经元产生了刺激。前驱期大概持续1~4天。
  接下来就是兴奋期,主要症状是功能亢进,患者神志清楚但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间歇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表现在饮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谈到喝水时,患者的咽喉都会产生严重的肌肉痉挛。所以患者尽管非常口渴,仍然害怕喝水,就算勉强喝了,也无法下咽。随着兴奋状态加重,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等。这一阶段一般仅持续1~3天。
  最后一个阶段是麻痹期,患者痉挛减少或停止,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呼吸变慢,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最短,仅有6~18小时。在没有加强护理的情况下,所有狂犬病病人在发病后的7天内就会死亡。
  多年来,狂犬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即死亡率)一直保持在全球第二位(仅次于印度),近几年,狂犬病致死人数已连续几年居国内甲、乙类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成为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不过,科学始终在向前发展,国内有关专家认为,再过5~10年,我国也许就能消灭狂犬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754-450786.html

上一篇:疫苗的春天
下一篇:医生手记: 治愈狂犬病
收藏 IP: 219.140.175.*| 热度|

2 snrt001 tansuo999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