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erNature科研服务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ringerNature 汇聚施普林格、Nature Portfolio、BMC、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和《科学美国人》等深得信赖的品牌

博文

“出走”学术圈

已有 4869 次阅读 2020-8-10 16:51 |个人分类:人才招聘|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疫情, 高校, 教职, 教学, 招聘

NAT_logo_NatureResearch_Master_Inline_RGB2.png

新冠疫情促使一些事业刚起步的研究人员重新思考他们获得大学教职的希望。


COVID-19大流行对科研职业的全面影响可能在几年时间内都难以评估。但招聘暂停和其他预示着混乱的迹象,已经在动摇一些人要在学术界谋职的信念。随着大学为挺过这次疫情努力做着调整,更多的博士生和青年研究者将在产业、政府和其他领域另找出路。 


来源:改编自Getty


尚不清楚有多大比例的研究人员最终会离开学术圈——无论出于自愿或迫于无奈,但观察人士预计科研职业将面临一次深度调整。“越来越多来找我的人想离开学术圈,”Tracy Bussoli说,“他们在考虑一个退出计划,但不知道该怎么做。” Bussoli是一位来自伦敦的职业咨询师和发展教练,与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大学合作。


无论这场学术“出走”的规模如何,研究人员将不得不为新的职业前景另做准备。那些决心去产业界工作的人要准备好迎接激烈的竞争,但他们可以想办法让自己脱颖而出。


▍全球关注  ▍

对于学术职业前景的担忧在全球蔓延。根据咨询公司London Economics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英国的大学可能将减少3万个职位。


澳大利亚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Australia)5月的一份报告预计,澳洲大学今年下半年将损失2万个职位。澳大利亚的许多青年研究人员“有点吓坏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培训主任、知名博客Thesis Whisperer的博主Inger Mewburn说,“有很多艰难的讨论和决定要做。”对于学术界拿短期合同的研究者来说尤其残酷。“如果我是博士后,我会想马上走人。”她说。


在德国,大学并没有普遍放缓和暂停招聘,过去几个月便成了反思的好机会。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博士后代表、分子生物学家Cecile Petit在封锁期间不忘提醒她的博士后同行,他们还有学术之外的选择。“说不定【大流行】能帮他们一把。”她说。一旦他们决定去产业界,他们就不会花十年时间做博士后,到头来发现学术圈里没有终身职位在等他们,她补充道。


Petit马上就要进入她博士后合同的最后一年了,她说自己早在2018年从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博士毕业前,就意识到学术圈不适合她。她说那些数字打消了她的积极性:那么多博士后争抢那么少的终身轨职位,许多人因此被困在死胡同里好多年。这次的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下行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认为这么想的不止她一人。“博士后和博士生越来越发觉自己在学术圈其实没什么机会。”她说。


历史表明,大学终身制和终身轨教职供不应求的局面只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愈发严峻。2007年到2009年的急剧衰退就是一次活生生的教训。在美国,衰退发生时恰逢经济向“零工”或临时工的强势转型。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的一份报告,2007年至2011年,每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全职终身轨教职数量略有下降,而全职“临时”或非终身轨教职同期增加了近两成,兼职教职数量增加了14%。


▍技能导向 ▍

Christopher Caterine是来自新奥尔良的一名沟通战略师,即将出版新书《离开学术圈》Leaving Academia,他说即便学术界的这轮“出走”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求职者依然可以崭露头角。首先,离开学术圈的人要懂得如何展示他们在大学教职中培养的技能。“与其告诉别人你是做什么的,不如告诉别人你是怎么做的。”他说。描述你的工作时,学术人员应该重点陈述招聘方关心的过程和结果。“如果我面对来自企业的人,我不会和他们说我一个学期教了三个班,因为这对他们没有意义,”他说,“我会告诉他们我为系里创造了每年50万美元的学费收入。”


Cecile Petit在位于德国汉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来源:Claudia Litz


Petit希望在欧洲找到一份产业界的工作,为此,她已经在构建一张潜在的关系网。除了其他活动,她还关注职业在线平台LinkedIn上的招聘信息。但就目前而言,她主要想找到她感兴趣的公司的员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了解更多在这些公司工作的情况。她还主动与进入产业界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校友联络。“这样你就能通过人脉找到工作,你不能等到要找工作了再开始建立这种关系。”她说。


Mewburn认为,在学术圈外求职碰壁的研究人员可能需要拓宽他们的搜索范围。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寻找对口博士能力的招聘信息。她说在所有发现的岗位中,80%都不特别要求博士文凭,意味着求职者若是只在一连串的岗位要求中搜索“博士”的话,很可能会错过大量机会。Mewburn计划在10月推出一项订阅型服务,让全球研究者浏览到被标记为适合博士申请的职位信息。


虽然当前的经济并不景气,但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有理由乐观一点,Bussoli说。“博士在求职市场很吃香的,”她说,“产业界的研发需求永远存在。博士需要为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打打广告。”她经常和研究者说,他们可以去争取那些他们没有百分百符合要求的职位。“公司看重的是潜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她说,“处于事业发展早期的研究人员具备这些条件。”


Bussoli说,她还是会遇到很多留在学术岗位上的初级研究者。“但现实和人们的期望之间真的存在出入。”她说,“我希望大家能灵活一点,保持开放的心态。”她还说:“我对博士完全有信心,我相信他们能安然度过这个低潮。”


原文以Seeking an ‘exit plan’ for leaving academia amid coronavirus worries为标题发表在2020年7月6日的《自然》职业特写版块

© nature

doi: 10.1038/d41586-020-02029-6



自然职场线上招聘会

想要招募海内外科研人才?需要平台展示机构文化和科研实力?想要通过文字或语音聊天与意向候选人实时沟通? 10月15日,自然科研将联合全球知名院校、机构和企业举办自然职场线上招聘会Careers Live 2020,欢迎中国机构院校申请线上展位,为您的机构吸引和招募科研或教学英才。

A91752_CareersLive2020ToBBannersCN=300x250_P2.jpg

点击图片了解招聘会详情或点击此处直接报名申请线上展位


© 2020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2244-1245787.html

上一篇:在线论坛 |《自然》编辑邀您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创新与合作
下一篇:拒稿并非结束:如何转投稿件?
收藏 IP: 103.229.2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