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智慧城市建模——人的模型之三:八层精神境界

已有 4237 次阅读 2016-5-28 10:41 |个人分类:智慧城市|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智慧城市, 人的模型, 精神境界

人的模型之三:八层精神境界

从人的精神境界来看,人的智慧是自然智慧的升华。

这里讲的“升华”,有如下2层的含义,这两层含义有助于帮助我们突破哲学上的认知障碍。

  1. 人的智慧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自然智慧指的是大自然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人是自然规律运行带来的自然资源组合进化的一个结果,人的运行规律,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本身也是自然规律在不同层次上的持续运行带来的客观实在,也不可能脱离基本的自然客观规律的约束。人们建立主/客观的概念初衷,只是帮助人类来认识自然规律在不同层次上的不同作用效果,而不是割裂自然界本身为不同的世界。说白了,我们需要建立“大客观”的概念,就能理解,通常所谓的主观和客观,都是统一在“大客观”概念下对大自然的不同层次的认知。只有在“大客观”的概念背景下,我们才能既不混淆不同层次的客观规律的作用效果,又能将这些不同的作用效果统一在对同一套客观规律的认知框架之下,避免在“求同存异,求异存同”的探讨中陷入模糊或做无谓的争论中。

  2. 人的精神境界和其外的世界确实是同属的同一个世界的不同的层次部分。这种不同的层次表现在精神境界是信息世界,而“其外”是物质和能量的世界。这里的“其外”,是指概念认知上可区分认知,但事物结构上没有分离边界的“外”。信息世界和物质能量世界的不同在于,信息世界具有很强的“个体相关性”。从精神境界来看,每个人好比是一面独特的哈哈镜,把同一个物质和能量的世界照进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必然会得到不同的与个体相关的“信息世界”。尽管每个人的精神境界是不同的哈哈镜,但本质上又都是“镜”,都有着共同的“镜”的规律值得我们来探索。

    人类在心理学上对人的精神境界有着不断发展的多种观点。从东、西方古代哲学探索心-物关系开始,到近代心理学的各门派之争,一方面显示了人类在不断发展对自身精神智慧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的逻辑思维水平还只是在一维的逻辑空间下高度发达。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维度、视角和方向进行试验、观测或内省,但我们为什么不是试图把得到的各种认知拼装在一起,去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景,而总是坚持要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去做无谓的争执呢?

    我在自己亲爱的女儿考取珠海一中就读高中时的赠言中,曾谈到人的精神境界的七层模型,试图构造这幅人类精神境界的完整图景。现在重新思考,我把这幅图景归纳为八个字:感、情、习、知、神、思、信、魂;再继续归纳则为两个字“心”和“灵”。

    心”是对感觉,情绪,习惯和知识的概括,从心理学的反射概念来说:

    感:感觉,对应感官反射;

    情:情感,对应情绪反射;

    习:习惯,对应神经反射;

    知:知识,对应理智反射;

    “灵”是对思想,精神信仰和灵魂的概括。

    思:思想,对应意念反射,是“心”层的感觉升华到灵层的结果;

    神:精神,对应意志反射,是“心”层的情绪升华到灵层的结果;

    信:信仰,对应信念反射,是“心”层的习惯升华到灵层的结果;

    魂:灵魂,对应良知反射,是“心”层的知识对应到灵层的原始内核。

    如果把人的肌体和行为的外显部分加入整体考虑,整个人的模型则正好是从外到内的:“行”、“身”、“心”、“灵”四个字。



这是一个从内到外,逐层封装的模型。内层是外层的主(原用词“缘”不妥),外层是内层的境。主是在境中表现的内因,境是在主中受影响的外因,逐层的内外交互,形成一个智慧的有机整体。这种“主-境”分层的模型还传递了如下的信息:越是内层越稳定,越是外层越活跃;从内向外的改变比较容易,从外到内的改变相对困难;内层控制着外层的取向,外层约束着内层的自由空间。

有意思的是,此模型还告诉我们,从外表看到某1个人,实际是10个人。让我们不自知的是,每一层,都意味着在该层的一层独立人格,要全面认识一个人,需了解他(她)的十层中,每层都放了些什么,也就是他(她)的这十个人都是怎样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82-980790.html

上一篇:智慧城市建模——人的模型之二,肌体模型
下一篇:智慧城市建模——智慧体模型小结
收藏 IP: 112.91.87.*| 热度|

2 武夷山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