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对社会“商场”的思考

已有 3396 次阅读 2016-10-13 19:29 |个人分类:信息探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智商, 情商, 社会意识形态, 容商, 能商

前两天看过百度文库微信公证号发出的介绍束星北的文章,让我整个人被震了。

文章中对“性格决定命运”提出的质疑刚好和我前段学习受训所得感悟产生了共鸣。

讲真话得罪人——似乎是一个普遍存在是事实。

当然,造成这种事实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其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就是对“真话”的认定,毕竟还是主观的。这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反方辩词。

 

但这里面实际折射出一种“社会商场”文化的危险倾向的引导。

 “社会商场”,指的是整个社会推崇的个人特质标准的集合,主要的有“智商”与“情商”。除了这两“商”,常被提及的还有:德商MQ(moral quotient)、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心商MQ(mental quotient)、胆商DQ(daring quotient)、财商FQ(fortune quotient)、志商WQ(will quotient)、灵商SQ(spiritual quotient)、健商HQ(health quotient)。  因为都是“商”,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数量场”,所以,我称之为“社会商场”。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说,

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的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人的理性的能力。它可能是大脑皮层特别主要是主管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左半球大脑的功能。
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所反映个体把握与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情感常常走在理智的前面,它是非理性的,其物质基础主要与脑干系统相联系。

 

自从智商成为社会追捧的优秀个人特质一段时间,情商很快就盖过了智商。恰好一般人智商和情商两难全。于是,社会很容易被割裂“智商主义”和“情商主义”为两大阵营。当然,当前领先的是“情商主义”阵营,这也是市场经济下必然的趋势。

 

“情商主义”者战胜“智商主义”者的法宝之一是:您智商是高,但您太理想化了,脱离实际,脱离团队,个人英雄,所以,您孤掌难鸣,是应该的。

“智商主义”者鄙视“情商主义”者的理由是:没有本事,只能靠弄虚作假,溜须拍马,狼狈为奸,陷害忠良来霸占权位,所以,您受到大众的不齿,是应该的。

 

当然,上述的两大对抗手段都是对对方的滥攻:各自攻击的呈辞虽并不能与情商或智商本身的含义划等号。但如果要比“利用某商做出某被攻击的行为”的概率和倾向性以及对社会的危害风险而言,从一般的心理感受而言,后者大过前者的概率应该大很多。所以,在当今社会,智商主义者吃亏的机会远大于情商主义者。

 

还有一种大众的偏见是:认为理性对待事情是情商高的表现,“感情用事”则是情商低的表现。事实上,“理性用事”只是重视智商的表现,而“感情用事”是重视情商的表现。只是“用”的好坏,分别体现该商的高低而已。二者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和矛盾,这种大众偏见,也是造成“智商主义者”吃亏机会多的原因。

 

还有两种“商”,被严重的忽视,在“商场”中,找不到他们的踪影,是“容商”和“能商”。

分别表示人对异己的包容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低评价指标。

 

容商的缺失,会导致社会的分裂。上述情商主义和智商主义对立的结果,就是一个例证。

 

而能商的缺失,会导致能商和智商的混同,同时,也会掩盖情商的不足。而事实上,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往往来源于社会人的高能商。能商的缺失,是造成有人智商虽高,但“专说不练”,有人情商虽高,但“滥竽充数”的社会普遍现象的主要原因。透看一切的智者,往往不屑躬行于事,而能力缺失奸人往往靠左右逢源上位。这正是造成智商主义和情商主义对立的内在根本原因所在。

 

社会的意识行态的走向取决于“社会商场”中的序参量的选择,或者说,选择不同的“社会商场”的“商量”作为序参量,会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走向,最终决定社会结构的形态。

 

选择“情商”为社会序参量,社会必然走向腐朽。

选择“容商”为社会序参量,社会必然走向繁荣。

而其他的选择,社会必然出现分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82-1008514.html

上一篇:新的感悟发现:信息是推动物质序量聚散的“能量”
下一篇:探索人类心灵的模型
收藏 IP: 113.76.18.*| 热度|

3 陈辉 罗春元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