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中学生科研之愚见
隐藏 热度 12 2018-8-27 07:41
我权且算个科研人员吧,不过研究做得也只是马马虎虎。自我反省,是因为以前玩得太多,又啥名堂没玩出来,但却因此导致基础方面的底子比较薄。现在当想切到一个感兴趣的新领域做些探索时,就发现相关的书有些只能看完目录,便不得不放下了。每每此时,就有点想打碎重来,兴许还能做点好的成果 ...
16965 次阅读|32 个评论 热度 12
置顶 · 爱犯错的智能体 – 视觉篇(五):火星人脸的阴影
热度 2 2018-8-17 07:01
一、火星人脸 人类对外星文明的寻找和痴迷自古就有记载。所以,每每看到拍摄于外星球的照片,必然会情绪激动,试图从中获取存在外星人的蛛丝马迹。 图 1(a) 是一张 1986 年美国“海盗 1 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西多尼亚”地区拍摄的照片。如果直接对图做分析,即使用到上文讲过的先验 ...
1677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置顶 · 爱犯错的智能体 -- 视觉篇(四):看得见的斑点狗
热度 5 2018-8-1 09:02
先看张图。大家看看图 1 里面,有什么东西呢?一群杂乱无章的黑点块,还是其他?如果我说,里面有一条低垂着头的斑点狗,可能 还有一棵长着茂密树叶的树,你都能看见吗? 图1树旁的斑点狗 也许能,也 ...
2054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置顶 · 无解的中国教育
热度 28 2018-6-25 07:10
作为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我每个周末只要不出差,都会带小朋友去上各种兴趣班,英语、物理、数学,还有舞蹈、跑步。不过这些都不是我逼着上的,都是她自己来做决定,我负责交钱和接送。如果她不喜欢了,我们也不勉强,比如钢琴。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从业人员,我对电脑及相关设备上的各种 ...
26423 次阅读|64 个评论 热度 28
有组织科研:形散而神不散
热度 4 张军平 2022-11-9 14:36
我记得读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课里,提到写散文时,印象颇深的是,老师会强调,千万要记得形散而神不散。意思是取材可以自由,表达方式也可以不拘一格,但中心思想一定要集中、明确。不过那会人还没怎么开窍,也不是特别明白散文要怎么形散才会更好,只能意会个大概。 形散:科研方向的自由选择 一晃到了读 ...
651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谁是等等:透过参考文献看科研素养
热度 2 张军平 2022-11-2 08:43
俗话说,以小见大。一个科研人员或研究生,到底在科研素养上有多好的修养,可以从参考文献上一窥端倪。 对本专业熟悉的,应该清楚相关期刊、会议的名称,格式。比如说,期刊一般是有卷、号的。如果一篇文章在5年前发表的,那它必然不会停留在Early Access ...
94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讨论: 避免低效的论文写作
热度 4 张军平 2022-9-5 08:11
论文写作有两种训练模式,一种是课堂教学,另一种是实战、即通过投稿来提升论文写作能力。 在多数科研院校,都会专门开设一门论文写作的课程来指导学生如何写作。如果没有,网上能找到的各种教写论文的教材也不少。 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了解到论文写作的 ...
693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读研与汽车驾驶艺术
热度 5 张军平 2022-8-17 13:40
读研三年、读博五年,学业完成会有一毕业证,一学位证书,前者认可了学习时长,后者认可了学习能力,即具备了基本的独立科研能力。但是否毕业后,能力就超凡脱俗呢?显然不是,这和考驾照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在驾校学校,平均需要的驾驶里程可能在一百公里左右。而通过了科目一至四的考试,则意味着驾驶员具备了基本的 ...
6889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5
不正常的“低”引用
热度 8 张军平 2022-8-8 10:50
除了不靠谱的“高”引用,对应的,还有不正常的“低”引用。这个低,不仅是引用次数上,还体现在引用的程度上。 先讲正面的“低”引。一般讲论文引用,从大道理来说,是尽量不要引用特别低档期刊或会议上的论文,尤其是自己研究领域完全没听说过的。因为这会让评审觉得作者看文献的底线有点低,在良莠不齐的乱看,进而会 ...
774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8
不靠谱的“高”引用
热度 1 张军平 2022-8-1 07:03
论文发表前,经过同行评议的往往优于未经过的,这是因为提交的论文,即使资深的作者也不见得能确保论文是完美无缺的,总有可能百密存在一疏。要么实验比较不全、参数分析不深入,要么文献跟踪不完整、新文章没看到,诸如此类。结果,无修改直接接收的极少。最终发表的文章,往往是根据评审意见反复修 ...
5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科研要记住的是名字而非帽子– 谈破五唯和忆孙剑
热度 11 张军平 2022-6-26 10:05
这学期本科课上《数字图像处理》,人数远少于预期,只有6个学生,感觉挺郁闷的,也不知道上学期哪做错了。好在我的研究生课《高级机器学习》70多人,多少平衡了点。另外,今年的课只线下上了三节,就全程线上了。这也让我平衡了点,因为几个人、几十人,在线上上课的感觉,我觉得区 ...
16654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1
《高质量读研》出版感言
热度 5 张军平 2022-6-20 08:21
2022年6月16日,值得我纪念的日子,因为我独立撰写的第二本书《高质量读研》正式上市了。而它最初的版本,《读研秘籍》,是以连载形式,从2019年9月26日开始,发表在科学网上的。第一篇是“时商,从爱多士说起”。而后差不多每周或每两周在科学网上发表一篇新的文章,截止2021年4月22日,共连载了28篇。其中有20余篇,很荣 ...
908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5
科研的主动性 — 从下厨做菜说起
热度 6 张军平 2022-4-5 08:45
老婆去学校抗疫了,估计至少半个月后才能回来。走之前,留给我一个厨房,和一堆的菜。为了能让娃在封闭期间,不至于因为吃饭问题变得心情不好。平时从不出手的我,也不得不展示下厨艺了。 还好,我是做科研的。来了新任务,一般也不会发怵,按科研的基本套路来走就行了。有了厨房,就有了实 ...
1781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mRNA疫苗的零风险与批判性思维
张军平 2022-1-18 07:14
前两天,偶然在一群里聊起疫苗的问题,我多了一句嘴,说mRNA的疫苗有可能会改变基因。其实,我也没查过文献,只是道听途说。 所以,很快被群里的专家A批判了,指出,真正做疫苗的都知道,mRNA是零风险的。讲会改变基因的,都是不懂的。 &nbs ...
120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