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huanggou66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huanggou666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图书馆借书有感
热度 1 2019-6-9 10:58
中南图书馆的借书有效期好有心呀,平时借一次有效期两个月,今天去借书,发现有效期是三个月,是因为考虑到暑假学生不一定在学校嘛? 顺藤摸爪,好书只会发现的越来越多,可用来看书的时间却不会 借了语言哲学和艾伦.图灵传,本来还想借本丘吉尔传,但豆瓣上有个神仙点评,不推荐馆里这本,而且推荐了好多丘吉尔相关的 ...
个人分类: 成长|198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高考有感而发
2019-6-8 13:40
表弟考完理综,和我说了蛮多他的感受。以下是他的表述引发我去做的一些分析。原发在朋友圈,觉得写的可以,一气呵成,现在也不做修改了,直接搬过来,期待有人与我争论。 今年高考,作文题简单明了,重思辨。数学和理综主要是大题变得难解一些。难点有两方面,一是逻辑推理,延长逻辑链(包括从已知条件中得到有用的推论 ...
个人分类: 成长|18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转载的一篇文章。niubility。主题是论科学与哲学,论科学的发展需要什么
2019-6-7 12:50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291384?dt_dapp=1
14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由kaggle引发的对未来的担心与明确志向
2019-6-7 11:29
前两天沫源弟给我推荐了一个网站kaggle,用data science解决实际问题,网站上有练习题,也有企业发布的问题,佣金不菲,也有规模不等的比赛,奖金一千到一万美金不等。他也在摸索着入门,给我介绍了一个经典案例,根据泰坦尼克号乘员的数据信息构建一个模型,预测乘员是否能存活。我看了另外两个经典案例的题目,只记得其 ...
个人分类: 成长|17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由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引发的一则日记
2019-6-7 01:28
对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陈嘉映的书,此处哲学是指向现实的哲学,是指向人的生活的,而非康德哲学中的逻辑游戏(预设前提,然后展开逻辑推理和论证。只要他逻辑上不犯错误,别人则无法反驳他,因为他不允许别人讨论前提是否正确。没有反驳,也就意味着不存在不确定性,这样的哲学就无实际意义可言,游戏罢了)。 陈嘉映 ...
个人分类: 成长|22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小吐槽
2019-6-6 18:00
向往人手一本讲义,三五个学生列席而坐,听老师高谈阔论,席间不时向老师发问,完成基本概念的学习(包括是怎么发现的,怎么演变的,现在的定论是什么),随后四散而去。最难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抽象概念是如何从具体事件中得到的。 打个不妥当的比方,学习的过程是理解一棵树的生长,从树干到树枝。现实是一棵巨大的树, ...
个人分类: 成长|19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微言轻呐
2019-5-23 23:39
本不想多言,因为今天的某些所思所得,使我意识到先要有个人成绩,有个人的影响力,才能再去谈如何更好地影响周围环境,甚至国家,甚至世界。 (国家呵,世界呵,听起来就是个理想主义者,认不清现实,眼高手低。我一直是个理想主义者,执着于真善美,性格急躁刚烈,过去时常感觉现实与自己格格不入,这是 ...
个人分类: 成长|16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自说自话:我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个哲学家
热度 1 2018-6-4 09:31
这哲学家与通俗意义上的哲学家有些差别,我不以此为职业而谋生,也不打算成立何种学派。准确地说,这哲学家不过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思考的内容以人为主,事物运行的其他规则为辅,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而不是被玩坏了的“学家”。如要举个具体的例子,王阳明是很好的例子。 &nbs ...
239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简述大学教育的内容
2018-6-2 02:06
国内大学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暂且不谈,谈谈大学教育的内容吧。 大学教育的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老师教什么,怎么教;二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先说老师这一部分。首先得考虑教育的对象,从而确定教育的目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 ...
29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能力与智商——后天与先天
热度 1 2018-5-15 08:51
本文主要目的为预告以后某篇博文的主题。 学生我从初中开始纠结追求真善美,高中开始因为能力与智商的非必然关系抑郁。2018年3月份,思想上有突破,愿意接受过去反复知道但不接受的道理,因此也基本接受了这种非必然关系。3月份的变化可谓是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
23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