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bsc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bscas

博文

破天荒,中国学者发现了一种新的RNA病毒,命名为阿龙山病毒

已有 6282 次阅读 2019-5-30 12:48 |个人分类:文章介绍|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NEJM, 阿龙山病毒

iNature


2017年,对中国的蜱传疾病的监测导致了一名患者的身份识别,该患者向内蒙古的一家医院提供了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蜱传脑炎病毒(TBEV)感染,但未检测到TBEV RNA和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该病人的患病,让人头痛不已。

佛山科技学院刘全,浙江大学周继勇及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王伟共同通讯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IF=79)在线发表题为”A New Segmented 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Febrile Illnes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从患者获得了血液样本,并尝试使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电子显微镜分离和鉴定致病病原体。另外,研究人员还在同一家医院启动了一项加强监控计划,以筛查出现发烧,头痛和蜱叮咬病史的其他患者。研究人员使用逆转录酶 - 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细胞培养分析来检测病原体和免疫荧光和中和分析,以确定患者血清样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发现患者感染了以前未知的分段RNA病毒,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阿龙山病毒(ALSV),属于黄病毒科的jingmenvirus组。 RT-PCR检测了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86例发热,头痛和蜱叮咬史的患者的ALSV感染情况。血清学检测显示,所有19例患者均发生血清学转换,其中标本可从急性期和疾病的恢复期获得。

总而言之,中国学者发现了一种新发现的分段病毒,该病毒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发热性疾病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阿龙山病毒(ALSV)可能是以前未知的发热性疾病的原因,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确定这种疾病在其目前识别区域之外的地理分布。


image.png


2017年,对中国的蜱传疾病的监测导致了一名患者的身份识别,该患者向内蒙古的一家医院提供了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蜱传脑炎病毒(TBEV)感染,但未检测到TBEV RNA和针对该病毒的抗体。


这是一名来自阿龙山镇的病人,该病患者的病因不明。 进行了一项实验调查,以确定导致该患者病情的病原体。 分析揭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分段RNA病毒,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阿龙山病毒(ALSV),属于Flavi- viridae家族中未分类的jingmenvirus组,其中包括黄病毒属,瘟病毒属,肝炎病毒属和pegivirus。 其他患有发烧和头痛的患者以及该地区的蜱虫和蚊子也检测到ALSV。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病毒的发现,分离和特征描述。


研究人员从患者获得了血液样本,并尝试使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电子显微镜分离和鉴定致病病原体。另外,研究人员还在同一家医院启动了一项加强监控计划,以筛查出现发烧,头痛和蜱叮咬病史的其他患者。研究人员使用逆转录酶 - 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细胞培养分析来检测病原体和免疫荧光和中和分析,以确定患者血清样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水平。


结果发现患者感染了以前未知的分段RNA病毒,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阿龙山病毒(ALSV),属于黄病毒科的jingmenvirus组。 RT-PCR检测了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86例发热,头痛和蜱叮咬史的患者的ALSV感染情况。血清学检测显示,所有19例患者均发生血清学转换,其中标本可从急性期和疾病的恢复期获得。


总而言之,中国学者发现了一种新发现的分段病毒,该病毒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发热性疾病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阿龙山病毒(ALSV)可能是以前未知的发热性疾病的原因,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确定这种疾病在其目前识别区域之外的地理分布。



参考信息: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5068?query=featured_home



温馨提示iNature微信公众号是介绍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专业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会介绍全世界知名的实验室及业界大师;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生命科学及科研过程的平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71395-1182038.html

上一篇:诺贝尔物理学奖详解,又一女性及师生获奖
收藏 IP: 119.78.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