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wang686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wang6869

博文

现代中医学(二)------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归宿是现代中医学

已有 4374 次阅读 2018-1-2 14:3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代中医学(二)

------ 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归宿是现代中医学

田劲梅

Registered Doctor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ada)

RegisteredAcupuncturist (Canada)

ND Candidate (Canada)

MD (CanadianEquivalence)

“当西方大炮不能举起一根横木时”,PeterParker “以一把手术刀打开了中国大门”。西方的医学在十九世纪传入中国,是西方文化侵略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崇洋媚外,将其命名为西医,得以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实际上,“西医”在西方不是一个学术名词,没有学术意义。“西医”这个概念是一个政治概念,带有深刻的政治背景,代表着中国近代耻辱史。西方的主体医学主要有三个名称:allopathicmedicine(对抗医学), conventional medicine(常规医学), 以及biomedicine(生物医学)。对抗医学指明其医学思维为对抗临床症状,常规医学指明其为西方世界基本医学,生物医学指明其理论基础为生物学。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是古典中国医学与西方常规对抗生物医学的结合。因为西医这个政治概念不宜使用,下文改称中西医结合为中国的结合医学。

中国的结合医学始自十九世纪初期,代表医家为唐宗海,张锡纯,恽铁樵,陆渊雷。他们在进行医学汇通的思考与实践时,始终明确结合医学的目的是发展中医学,中国自己的医学;结合医学的方法是以中医医理涵盖各种医学技术。这个观点不仅在政治上是正确的,而且在迄今一百余年的医学实践中也得到证实。唐宗海汇通医学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中医与生物医学原理相通。张锡纯的主要学术观点是认为中医包括生物医学原理;在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他论述到:“年过三十始见西人医书,颇喜其讲解新异多出中医外,后又十余年,于医学研究功深,乃知西医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浑含,有赖后人阐发耳。”又说:“吾儒生古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吾儒之罪也。”恽铁樵是中医改进说代表医家,他认为改进中医应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他叙述到: “中国医学是平正的,非玄妙的,是近情著理人人可解的,非艰深难晓不可思议的。他说:“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又说:“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陆渊雷是中医科学化代表医家,他认为中医可以吸收生物医学的长处,也必须吸收其他科学知识,但目的必须为中医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他主张中医科学化的方法,着重在于研究证候。他说:“中医方药对于证有特效,对于病无特效……仲景《伤寒》《金匮》里的种种名目,例如发热,恶寒……皆是证候,……中医用药的标准,只问证候,不问病名,一种病,可以先后用几个药方,一个药方,也可以适用于好多种病。……应当用科学方法去解释它。第一步要研究这个证候,是身上起了何种特异机转。第二步要研究这个药方,为什么能祛除这个证候。第三步要研究这个证候去除了,为什么害的病会全体好。这三步皆有了准确的答案,就成了一种有根据的学理,学理积得多了,从已知道的部分,推究到未知道的部分,于是乎仲景不会医的病也会医,古人没有的药方也会造出药方来,这才是医学上真正进步。”他进一步指出:“西医……看着中医的诊断并不费事,用药却极有效验,就以为中医不如西医,中药胜于西药。于是收买中药,拿回去化学分析,动物实验,岂知化验出来的成分效用,多半与中医的用法不合。”所以他强调要“从证候与药性两方面参合起来研究,就很容易明白中医的学理。

二十世纪至今,中国的结合医学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为中国医学的一个分科。这一阶段的代表医家是肿瘤学泰斗孙桂芝教授,她的主要学术观点为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西为中用。她是现代中医肿瘤学的奠基人。中国结合医学创始人陈可冀院士的活血化瘀法研究为证候研究的科学化提供了方法学基础。中国中医科学院创造了大量证候动物模型,从而可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证候的本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吕爱平教授是这一工作的早期倡导者。沿承张锡纯的汇通思路,辨证使用化学药也取得进展,得到美国加大洛杉矶分院东西医学中心主任许家杰教授的参与及支持。香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劳力行教授,美国加大洛杉矶分院生物医学终身教授马胜兴先生,欧亚科学院院士刘保延教授是针灸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带头人,将古典和现代中医针灸推向世界,走遍全球。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清热解毒药提供了新选择。现在正在进行的基因组学,方剂组学的研究将使得中药药理获得突破,从而化学药成为中医之用。针灸与脑科学的结合将为针灸临床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提供依据。中国的结合医学已经使西方医学中国化成为现实,完成了历史使命,归宿为现代中医学。

中国的结合医学归宿为现代中医学;西方的结合医学归宿为功能医学与整合医学。这是政治的必然性和学术的发展性所决定的。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对于中国医学思维(东方医学思维)进行研究,逐渐形成结合医学(integrativemedicine),西方结合医学旨在结合西方常规对抗生物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 allopathicmedicine, biomedicine)与世界各国医学。除常规对抗生物医学之外的医学在西方医学体系中被统称为替代与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古典中医学(TCM)被收入其中。在西方,由于医疗保险体制(政治经济)的缘故,病人首先选择常规医疗,常规医疗无效的情况下,病人求助替补医学。在国外,古典中医师收治的几乎全部是疑难杂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仍然安全有效。经过几十年的结合医学观察,西方终于确定改进常规医学思维为整体思维,以人为本,追求结构与功能统一。西方结合医学找到了归宿,而这个归宿因为“中”字不可能被称为现代中医学,而只能是所谓的新兴医学------功能医学,整合医学,整体医学,之类种种。中医学(包括古典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绝对不是西方在还原论指导下的常规对抗生物医学的替代与补充,而是西方整合整体功能医学的鼻祖与学习伙伴。所以,确定现代中医学概念,取代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概念是中国医学的急中之急;如若不然,西方新兴医学成熟之日,就是中国医学灭亡之日。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是为研究化学药及单一医疗技术而设计,不是为研究医学而设计。这一研究方法对于中医学研究并不适用,而只有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方法适合于医学研究。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方法在西方方兴未艾,在中国由刘保延院士率先提出并付诸实践。

在中国医学科学化,现代化,以及西方医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只要仅仅抓住中国医学宝贵特色,就可以使得中国的结合医学找到归宿,这个归宿就是现代中医学;就可以使得中国医学从此站立起来,立于国际学术之林。确立现代中医学概念,在医教研中全面实现现代中医学,就可以使得中国的医学在政治经济学术三个方面全面正确,完美结合,从而实现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与现代西方医学携手共进,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在手术刀尖上》,《教务杂志》,14231

2.      唐宗海:《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叙)》

3.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51

4.      恽铁樵:《伤寒论研究》

5.      陆渊雷:《改造中医之商榷》(《中国医学月刊》1929

6.      孙桂芝:《实用中医肿瘤学》2009

7.      陈维养:《陈可冀医学选集》2002

8.      吕爱平:《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应用基础研究》1999

9.      谷万里,曹迎,史载祥,许家杰:降压药的辨证探讨(《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年第三期)

10.  Lao, Lixing. Acupuncture : Health and Well-being.J Acupunct Meridian Stud. 2016 Oct; 9(5):225-226

11.  Ma, Shengxing. Response of Local Nitric Oxide Releaseto Manual Acupuncture and Electrical Heat in Humans: Effects of ReinforcementMethod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7

12.  刘保延: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中医杂志》20133月第54卷第六期)

13.  Tu,Youyou. Artemisinin-A Gif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World (Nobel Lecture).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42464-1092709.html

上一篇:现代中医学(序)
下一篇:现代中医营养学初探
收藏 IP: 172.103.1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