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J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EEEJAS

博文

赵春晖, 高福荣等: 非平稳间歇过程数据解析与状态监控 — 回顾与展望

已有 3094 次阅读 2020-12-25 16:4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间歇过程的高性能监控技术是指:灵敏感知生产过程的实际运行状态,解析系统的整体或局部是否正常运行;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因素进行分析与追溯,及早发现影响产品的异常生产状况;针对不同的异常和扰动,给出合适的处理对策。这对于维护生产过程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产品高质量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1.gif

图1  一种典型间歇过程(注塑过程)示意图


间歇生产的过程特性非常复杂,与连续生产相比具有特殊的大范围非平稳运行特点,可以用“多重时变”来概括,即“多样产品”,“重复运行”,“时段切换”和“变换指标”。


1)  多样产品:间歇过程在同一装置上频繁切换生产不同产品;

2)  重复运行:间歇生产重复执行相同的操作来获得更多同种产品, 即一个生产周期结束,操作切换重新开始生产;

3)  时段切换:在同一批次生产周期内多操作工序切换是间歇过程固有的一个本质特征;

4)  变换指标:为了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要求,针对不同产品,多个操作阶段都可能具有不同控制目标和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


图2.png

图2  “多重时变”本质特性示意图


针对间歇过程的大范围非平稳运行复杂特性,将过程划分成不同的时段并分别建模监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为了和间歇过程所具有的物理操作“阶段”区别开来,这里的“时段”实际上指的是建模时段。进一步,在同一个物理操作阶段中,如果过程变量相关性发生变化,又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建模“时段”。除了不同的过程变量运行轨迹,不同时段具有显著不同的过程潜在特性。多时段表征理论方法从根本上克服了经典多向建模方法的保守性,可以有效反映间歇生产操作条件频繁切换影响与非平稳变化特性,增强了人们对间歇生产过程特性的理解,有利于不同时段内关键信息的分析与提取,显著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图3.png

图3  注塑过程的时段划分示意图


此外,由于间歇生产时段切换与产品切换的双重影响,造成间歇过程对理想状态不同程度上的偏离,产生许多典型问题,包括批次间慢漂移,批次运行不同步,批次数不足、多工况、非线性严重、动态特性显著等。异常变化极易被这些正常状态偏离所掩盖,如何在大范围非平稳运行中区分正常状态切换与异常是其中的难点问题。在对间歇过程进行监测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实际问题以及相应的过程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回顾了包括不等长、有限批次、多模态、非线性、动特性等典型情况下的过程监控方法。


图4.png

图4  间歇过程多模态切换示意图


过去近三十年,学者们在间歇过程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算法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绩,间歇过程高性能监控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研究工作将连续过程和间歇过程分立割裂进行,如何搭建起沟通连续过程和间歇过程之间的桥梁,将研究思路和方法相互借鉴,获得更为有效的建模,监测与诊断方法,是后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间歇过程监控的研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闭环反馈下的过程监控;

2)  间歇过程运行的状态评价;

3)  多故障并发的故障诊断;

4)  非优状态与故障工况的自修复。


近些年,随着深度学习研究和应用的深入,不少深度学习方法也被初步应用到了工业过程控制中。机器学习最新理论在工程科技领域的深入应用为解决间歇过程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向间歇过程高效运维的转化是实现场景人工智能需要发力的关键之一。


引用格式

赵春晖, 余万科, 高福荣. 非平稳间歇过程数据解析与状态监控—回顾与展望. 自动化学报, 2020, 46(10): 2072−2091


文章链接

http://www.aas.net.cn/cn/article/doi/10.16383/j.aas.c190586?viewType=HTML


作者简介


赵春晖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优青(2014年),2003年获得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工业大数据解析与应用,包括化工,能源以及医疗领域等。

E-mail: chhzhao@zju.edu.cn


余万科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2016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东北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工业过程数据解析与智能监控。

E-mail: yuwanke@zju.edu.cn


高福荣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系讲座教授。1985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和1993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过程检测与故障诊断,批次过程控制,高分子材料加工及优化。

E-mail: kefgao@ust.hk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91369-1264148.html

上一篇:辛辛那提大学李杰等:工业人工智能及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下一篇:【优先出版】基于深度学习初始位姿估计的机器人摄影测量视点规划
收藏 IP: 159.226.1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