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mholt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lmholtz 沟通、交流、合作。

博文

《意识宇宙》第十六章:解释特异功能的理论

已有 6881 次阅读 2012-10-26 23:23 |个人分类:超心理学译文与动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理论, 特异功能, 超距作用, 意识宇宙, 量子耦合态

  

当科学家说什么有可能时,他几乎总是对的;

而当他说什么不可能时,很可能却是错的。

 亚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

 

 

现在我们已看到在数以千计的特异功能实验中观察到的效应并非巧合,亦非选择性的报道、实验水平的波动或者方案设计的漏洞。一百多年来,它们已经被世界上院校里的、工业界的和政府部门实验室工作的、称职的、受过常规训练的科学家重复检验,这些效应与自古以来各个文化之中报道的人类体验相一致。我们还看到这个事实几乎不为世人所知,主要原因在于特异功能不能被现代常规科学理论所包容。在前一章,我们看到了新的科学形而上学正在生成,它对实在的本质有全新的期望与看法。

本书的最后两章是谈特异功能的蕴意。我们将看到前沿理论发展如何向着科学解释特异功能的方向汇聚,我们还将剖析特异功能意味着什么以及未来将会如何。

16章 理论

 

依我看,无论问题多么复杂,只要你采用正确的方法,

就不会难到哪里去。

鲍尔·安德森 (Paul Anderson

 

二十世纪最使人震惊的科学事件之一,是居然至今尚未切实理解量子理论预言的非定域性以及对其的验证性实验。1非定域的观点对于空间中物体截然分离的看法形成了挑战,看似分离的物体其实通过某种超越时空的途径联系在一起。虽说似乎违背经验常识,但这即是理论的预测也是实验的表现。

更为令人吃惊的是,推翻数百年经验常识的非定域性的验证实验仅仅只有数个。决定性的实验完成于1982年,其结果“相比于(隐变量理论)预言大出了五个标准偏差”,因此否定了与量子解释相对立的隐变量理论。2

在实验中得到超过理论“五倍的标准偏差”,巧合发生的概率差不多只有1/3,500,000。如我们前面所见,有些特异功能实验的巧合发生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把几千项特异功能实验合起来得到的巧合发生概率更是天文数字。凭什么几项实验就能判定非定域性,却不能判定特异功能呢?答案就是量子理论预言了非定域性的存在,然而还没有预言特异功能的理论。

这不是说特异功能理论不存在,实际上为数并不少。这些理论有的从物理上猜测存在携有预知信息的“超前”电磁波,有的认为泛化的量子理论将允许观察者凭精神改变事件的出现概率。3 还有人猜测世界的某些方面受目标、意图等精神概念的驱动。再还有源自东方哲学的理论,认为心生万物,精神才是世界的本原。

另外还有几十个理论,有的基于进化论观点、有的基于哲学上目的论的概念、有的则是基于形而上学、神秘主义、宗教、全息理论等等。有的理论侧重一点,单只解释某一类实验结果,不谈别的现象。还有一些则不拘细节,力求把所有现象熔汇在一处。详尽分析这些不尽人意的理论超出了本书范围。但是,我们可以考虑一下真正的理论理应如何。

 

通向一个真正的理论

整个科学都包含有一时还根本理解不了的数据。

布兰丹·欧里根(Brendan ORegan

一个好的特异功能理论看上去应该如何?首先,该理论应当包容物理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已经证实了的现象。如果无视这些学科中已然确认的原理,肯定人人都将对此理论不屑一顾。同时,好的特异功能理论应该能够扩展现有的物理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理论,并且解决尚未解决的难题。这即是说这些学科当前的理论应该属于特例,只在特定条件下适用,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想要提出交叉学科的理论难度特别大,但特异功能或许还非要有个理论。系统论理论家艾尔文·拉兹洛开了一个好头。4

 

获取信息

该理论应当解释如何超越时空的束缚截获远方的信息。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现有的实验证据表明特异功能效应与空间和时间完全无关,尽管数据还不够特别充分。

该理论不仅应当解释如何获取在空间和时间上距离很远的信息,还要解释如何选取某个特别信息。因为有证据显示,我们可以获取任意位置与任意时间上特别的、有意义的信息,该理论有必要解释何以我们没有被大量的感官信息所淹没。前面已经提到可能存在某种大脑活动机制,可以避免我们的头脑被大量的感官信息所充斥同时滤掉来自宇宙的无意义的其它部分。在非常喧闹的房间我们也能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大概同是这种下意识过滤机制,使得我们得以觉察在地球另一半的重要事件。

从原则上说,非眼视觉也能“看”其它星系其它行星上发生的事情。然而,如果特异人确实看到了某种星外智能,除非它们与人类非常近似,否则认知会出现严重的失真。实际上由于知道期望将会强烈地影响对实在的认识,我们可以预言事先的信念决定了非眼视觉将看到什么。如果你盼望见到外星人或者天使,你就会看到他们。如果你期望见到魔鬼,结果也一样。想想有那么多人无法理解地球上其它人类文明,你就能够想像试图通过不完善的特异感知认识外星文明,存在着多大的难度。

 

随机性

该理论必须解释意念何以能够干预随机过程。例如在随机数发生器实验中、在采用RNG的群体意识场的实验中,完全随机的比特序列受到意念的作用而出现有序性,内中原因并不清楚。物理学家爱德温·梅及其同事曾就RNG的实验结果提出一种解释,认为是预知而不是某种微观的力“产生”了RNG效应。5其他熟悉RNG实验的理论家也有人认为,把在心-物作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解释成信息交流要比解释为力的作用更加妥当。

而若是从信息,尤其从有意义的信息的角度考虑问题,由力与粒子组成的硬质的、具体的世界就立刻转化成更为抽象的思想的世界。科学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量子力学就是纯数学的抽象理论,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物理学理论。

一个包含着意义的理论对硬科学而言的确是咄咄怪事,大多物理科学向来跟意义没有关系。但特异功能的存在却需要在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之间能够相通。这便是为什么真正的特异功能理论不仅是跨学科的,而且应当是多层次的,正如前几章的讨论。

 

-身的分离

该特异功能理论应该解释似乎表明肉体死后仍有某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幽灵、幻象、离体体验、濒死体验等等。6

因为这些现象几乎全是非受控条件下的自发案例──都是事后的传闻而非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科学上可信度不高,所以本书没有就此展开讨论。此外,在这些现象之中还伴随着愿望、情绪,所以必须克服希望死后有灵的强烈愿望带来的干扰。认识到期望倾向、愿望思考和自欺之后,在表述死后续存的证据的时候必须要倍加小心。

但是,成熟的特异功能理论理当对此作出恰当解释,因为脱体体验和濒死体验可能是某种形式的非眼视觉。未来实验若是能够证实这一点,那真是可喜的进展。象脱体体验和濒死体验这类特殊的非眼视觉,也就不过是比普通的遥视一类的特异感知更为生动、持续时间也更长罢了。

 

闹鬼与作祟

该理论还要解释闹鬼现象,这算是大规模的心-物作用现象。仔细讨论这类现象超出了本书的内容,但确实有几个相当好的案例(虽说是自发的、未加充分控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出现比RNG规模大得多的精神对物体的作用。移动小到茶杯、大到桌子等物体,在现在看来不是“闹鬼”,而是“人闹”,制造麻烦者往往是一位少年。7跟前面提到的死后续存是一样道理,这些事件科学说服力是要差一些。

 

为理论作准备

 

为了准备这项理论,首先应该考虑现有物理理论能否理解特异功能。在80年代,《纽约时报》科学新闻栏目的副主编辑哈考姆·诺布勒,向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安·约瑟夫逊提出该问题:

诺布勒:象严密的经典科学或量子力学能够兼容超常现象吗?为什么怀疑者总把读心术之类的东西看成江湖骗术呢?

约瑟夫逊:你问超心理学是否符合物理学定律。在一定意义上我感觉是,但物理学定律本身要做修正。某些超心理学效应可能属于物理理论暂且还没有包括的某种有序态。8

如果现有理论不足以解释特异功能,可以先看看其它一些其他解读特异功能的说法。普林斯顿大学航空工程人员罗伯特·杰恩和同事提出一种假说,他们认为正如光子即是粒子又是波,意识也是互补态。9 常态下的精神更似粒子,固定在时空的某个位置。人们这时主观体验自己是分离的、独立的存在。然而在非常状态、异常知觉状态之下,精神更近似于波,不再受到时空的束缚。这时人们的主观体验是没有时间、没有分别、天人合一和特异功能。

正如波粒二象性,或此或彼都不对,唯有二者同时才对。同时考虑“二者”要比“或这或那”难得多,因为我们受到语言而不是实在本身的局限。如果我们的精神具有互补的特征,它可能更似粒子或更似波,这取决于我们希望它怎么样、哪一种更合乎时宜。

再有种说法,根据量子力学描述的非定域效应和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宇宙在根本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和宇宙其它部分是由同样的“材料”所构成,或者因此得以直接体验相互联系?这进而又可以分为两类:神秘体验和特异功能体验。对于前一种,无需特别集中意念,通过有意地拓宽感知领域,认识到一切事物本无差别。所有的特殊性都溶汇在整体之中,一切都受到影响并能够影响其它。于是便“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及其意义。这正是对典型神秘体验的描述。

对于后一种而言,正如睡熟的母亲还能关注自己的孩子,或许每副头脑都在关注自己所爱的人、感兴趣的事,无论对方是处在什么地方。一旦他们身上发生重要的、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事情,相互连接部分就会“识别”这些有用信息并进入我们的知觉。正如在《星球大战》电影里的一幕,当整个星球被残忍地摧毁之后,杰帝骑士奥伯万·柯诺比感受到了“力的震颤”。我们与万事万物相联,同时我们又是分离的个体。对立统一。

 

回归一处

除去这些说法,从近些年的科学进展来看,特异功能可能兼容于主流科学的模型。在量子力学方面有四项进展,全都违反常识,却都得到经验的证实。最重要的是这四项进展都与特异功能沾边。

第一项就是非定域性。第二项是量子效应可能对意识和生物组织有重要作用。第三项是信息传递可能无需能量参与。第四项是无论距离的远近,信息可以即刻从一处传递至另一处──物理学家采用的这个词就叫“超距传输”。我们下面逐项地看一下。

 

非定域性

60年代,物理学家约翰·贝尔通过数学演算证明,按照量子理论曾经在一起的一对粒子,当相互运动至很远位置之后,仍然保持着即刻的联系。贝尔在1964年写道,“一定有某种机制可以使得一台测量装置的设置影响到另一台装置的读出结果,无论两者之间相距多远。”10

这即是说看似分离的粒子其实根本没有分开,不管距离多远仍然联系在一起。这是一项惊人的预言──更惊人的居然得到了证实──涉及到曾经令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项物理世界根本特性,他称之“超距离的幽灵作用”。 11 他提出好几种试图绕开这种相关性的见解,包括认为量子理论并不完备。爱因斯坦想像某种“隐变量”造成了这种联系,然而正如《科学》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所说,80年代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 “隐变量理论业已衰亡”。 12

有人想把量子物理学揭示的这项古怪特征推广到我们生活的“宏观”世界,但遭到了保守物理学家们的警告。他们警告的理由更多的是基于对合理性的认识,而不是理论的实际预言。物理学家大卫·林德利解释道:

站在严格的数学观点,光波或者说光子在时间上的逆向传播与正向传播同样成立。但是出于实际需要,我们忽略了反向解……。不是说事件绝无可能,只是未能满足使得事件发生的现实条件。13

请记住在第14章我们曾谈到过,对于是否合理、是否现实的判断取决于当事人的期望,而不是取决于理论背后的数学。在试图理解量子力学这类数学理论的时候,我们当即受到自身想像力的束缚。如果有量子理论的预言,再有实验的证实,世界在实际上是非定域的,还有什么能够限制我们想像特异现象就是对于宇宙关联性的体验呢?限制我们的不是理论,而是想像事物密切关联的能力。14在前面数章已花了很大篇幅讨论特异功能“找不到证据”的说法,这里就无需赘述了。

在认识到特异功能的存在和非定域性之后,现有理论的表述或许将有改变。比如,神经科学家本杰明·里伯特在80年代后期进行了一项实验,让受试者在作出决定之后即刻弯曲手指。15 他密切监视脑波,希望发现作决定的时刻是否反映在脑波的变化上。平均说来,志愿者作出决定到弯曲手指需要1/5秒时间,这是意料之中的大脑激活神经肌肉系统所需要的时间延迟。但是从脑波上看,在当事人知觉到自己决定动手指之前1/3秒,大脑神经的活动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里伯特把该结果解释成在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决定之前,下决心做什么属于下意识活动。如果说同自我认识关系最密切的意念源自某个未被意识的大脑部位,那么极可能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不可控过程所决定的。这么一来“自由意志”就基本上成了幻觉,除开确实拥有幻想力,我们与巫毒教木偶差不太多,受到“他人”、“他物”的操纵(正象阿米巴虫随着压力和热变形一样,我们也在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再一种解释认为意念活动确实受意识本身的控制。里伯特所看到的1/3秒的超前时间,有可能是第7章谈到的预感反应。只要不漠视物理学理论中的“反向解”,允许信息逆时间方向而行,里伯特看到的就有可能是对1/3秒之后未来事件的响应。

请注意,这并非自动意味着大脑与心识之间的二元分离。通常认为意识与大脑两者之间是同步的,其实未必。时空上的非定域性使得有些实验的“现在”概念变得模糊起来,“现在”可能是在未来或者是在过去。

 

量子生物学

最近提出的关于意识的物理学理论认为,意识的一些令人十分迷惑的特征,比如自我感觉、自由意志的感觉,还有非算法的“直觉”可能是大脑中的量子过程带来的。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包括物理学家大卫·波姆、生理学家卡尔·普里布拉姆、剑桥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布里安·约瑟夫逊、牛津大学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神经科学家本杰明·里伯特都提出过这类观点,认为生物系统中的量子特性可能带给意识非定域的、场态的特征。16

比如,布里安·约瑟夫逊和雅典大学的物理学家福狄尼·泡里卡利-维拉斯认为生物系统能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利用量子效应,因为生命有机体与纯物理实验中的“死”物质有所不同。17我坚信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尤其是生命体拥有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赋于随机过程以“意义”能力,生命体就能利用非定域性。约瑟夫逊和泡里卡利-维拉斯还特别提到“象思维传感现象之类的实验”说明了超距离的影响与联系的存在。

直到前不久,意识研究者总是漠视约瑟夫逊的提法以及物理学家伊万·哈里斯·沃克更早时候的模型。18 人们认为在热烘烘、粘糊糊的神经元世界里不大可能存在非定域效应所需的量子稳定性。量子效应往往只见于人工产生的非常小非常冷的世界里,在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热的大脑中不存在非定域作用。

然而到了70年代,在大脑神经元里面意外地发现了被称为“细胞微管”的纳米尺寸圆柱体。数十年时间里谁也想像不出这种微小的东西具有什么功能。到了1994年,亚历桑纳大学麻醉学家斯图亚特·哈默诺夫指出,这种生物微管可能是大脑中量子效应的发生场所。19 其大小恰好适合维持量子相干,哈默诺夫对于意识与生物微管之间的可能联系感到非常亢奋。

作为麻醉专家,哈默诺夫的工作就是使人丧失意识,人们至今对于从意识知觉到下意识的神秘转化过程所知甚少。哈默诺夫深深感到意识的某些古怪特征同量子理论的古怪特征相似。比方说,“自我感受”类似于量子相干和非定域性,非决定性的自由意志类似于量子的不确定性,直觉推理类似于量子计算,而前意识、下意识和非意识过程之间的差异与转化类似于量子几率怎样变成坚固的现实。20

哈默诺夫的提法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即使他只有部分正确,或者他的提法有助于他人对于神经系统中的量子过程如何影响意识的思考,都算是打开了探讨意识中非定域效应的理论大门。如果发现非定域性确实对大脑有影响,“量子思维传感”就不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不损耗能量的信息

科学家和工程人员一向认为,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信息的时候至少需要一定能量。举一页纸上的语句所带信息为例。为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可以先用传真机把纸张进行扫描。这等于把文字符号转换成电子信号,再把电子信号传到另一台传真机,重新显示信息。扫描、转换、传送、重组信息,这每一步都要消耗能量。

但是IBM公司的物理学家罗尔夫·兰道尔最近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证明基于量子理论,为传输1比特的信息并不存在最小的理论能耗。21 这是一项重要进展,在生物系统中微量信息完全可能带来巨大的反应,非定域的生物效应那怕极小,自然也能影响远处的生物系统。比如,象传播“你赢了一百万美元”这句话,只需很少的能量,而话中的意思却足以给大多数的读者带来很大的情绪反应。所以传送“信号”需要物理能量已经不再是远处能否收到信息的障碍。22

 

量子心灵传输

着眼于应用量子非定域效应的其它研究证明,有可能通过“量子心灵传输”即刻传送信息。科学作家盖瑞·陶布斯就此现象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题为“为传送数据,物理学家诉诸量子巫术”。 23 陶布斯这么说:

……有个物理学领域与巫术有相似之处。它涉及一个最为怪异的量子力学悖论,同时产生各具内禀量子态的两个粒子……。量子力学规定在某个态被测量之前,它没有确定的值。而一旦对其中一个耦合的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也即刻获得相反值,即便此时它已经跑到了宇宙的另一端。

这种方法的开发者之一,IBM的研究员查尔斯·本奈特把量子心灵传输与巫术作了对比。两个粒子通过古怪的量子“牵连”(一种非定域性)耦合在一起,本奈特写道,“就象是透过一束头发把诅咒传递给了当事人”,“量子本质”也从一个粒子传递到另一个粒子。量子研究者近来证明,量子巫术虽不神秘但却怪异。一个粒子的量子态可以携带着所有的信息,籍“心灵传输”转移到另一个地方。24

这已经不仅仅是理论设想。奥地利英斯布吕克大学的物理学家已经做成了验证性实验。在谈到即刻传送信息的能力的时候,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保尔·克威亚特说,“还真就传过去了。你确实无法用任何已知的测量方法获取该信息。但数学家坚持‘它就在那儿’”。与特异功能的关系在于生物系统对于某些信息非常地敏感。生物系统即有可能发送也有可能接收心灵传输的信息,这么一来我们就突然找到了能够为科学接受的说法,可以解释接收远距离的信息或者影响远方的物体。

 

未来的理论

在澄清和检验了量子力学的一些古怪特征之后,我们看到对于物理世界的认识正在变得越发能够包容特异功能。然而,成熟的特异功能理论大概肯定不是今天所理解的量子力学。相反,今天的量子力学最终将被看成特定条件下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生命系统需要某种全新的东西。量子理论还没有涉及到象意义、目的等高层次的概念,而在实际生活中的特异现象却与这些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量子关联性极其完美地告诉我们,常规的、“死物质”是如何神奇地违反我们的经验常识而存在。鉴于近来看到的死物质的神奇性质,我们更加充分相信对于“意识物质”将会有更多的神奇特性有待发现。物理学家尼克·赫伯特就说:“我认为贝尔(非定域)定律很神奇。我希望自己可以活到关于精神的真正理论出现的那天。我想它会使贝尔定律变成好象五个指头的算术。”25

鉴于特异功能可能成为21世纪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纽约时报》的哈考姆·诺布勒写道,

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说:“谁也不懂量子力学”。想凭借人类日常经验 “不可能、决无可能” 理解量子效应。ESP可能也是如此。可能它存在,可能它对人的行为、物理状态都很重要。然而在发现之后很久可能都找不到解释。26

换句话说,如果一件事是真的,无需深刻理解就应该能够利用它。否则,我们今天认可的所有的技术和医药都不可能存在。我们已经看到特异功能在政府部门、商务、医学领域得到应用,有些高科技公司也正在做认真的探索。它将走向何方?它对于未来意味着什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0892-626510.html

上一篇:中欧关系以及下一步中欧国际科技合作战略重点
下一篇:德国地学中心GFZ就意大利拉奎拉案件发表声明
收藏 IP: 218.11.179.*| 热度|

1 郑智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