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放线菌农用研究进展(4):放线菌活菌剂可促进病原真菌菌核腐烂
热度 1 薛泉宏 2019-7-13 09:41
齐整小核菌是引起植物白绢病的病原菌,该菌可侵染 500 多种植物,可产生菌丝休眠体菌核,增强了齐整小核菌的抗逆性,延长了齐整小核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导致菌核病防治困难。 我们团队研究发现,向土壤中施入放线菌活菌剂,能产生促进齐整小核菌菌核腐烂的特殊作用,使其彻底失去萌发活力,从源头上阻 ...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17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放线菌农用研究进展(3):放线菌活菌剂对附子根系土传病害有显著防效
热度 1 薛泉宏 2019-7-13 09:34
附子是主要在中国西南地区特定环境中生长的毛茛科(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块根植物,其块根具有良好的药用效果。附子连作障碍严重,随着连作次数增加,土传根系病害加重,产量显著降低。危害附子的常见土传病害为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引起的附子白绢病和镰刀菌( Fusarium sp ...
195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放线菌农用研究进展(2):放线菌活菌对番茄根结线虫有显著防效
热度 1 薛泉宏 2019-7-13 09:21
根结线虫严重危害多种农作物,全世界每年由根结线虫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1000 多亿美元。除毒性强、价格昂贵的化学农药外,目前尚无有显著效果且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绿色防控措施。 我们团队研究发现,向盆栽土壤中施用由密旋链霉菌和娄彻氏链霉菌组成的混合菌剂,可显著改善番茄根际土壤微 ...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18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放线菌农用研究进展(1):放线菌活菌制剂对番茄卷叶黄化病毒病有防效
热度 1 薛泉宏 2019-7-13 08:53
番茄卷叶黄化病毒( TYLCV )在中东、欧洲及亚洲等地广泛分布,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爆发流行,已给番茄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 我们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向土壤中穴施放线菌 Act12 活菌剂,可有效降低小区番茄的 TYLCVD 病情指数,提高番茄生物量及产量,增加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多样 ...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183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百花微距美(12):千姿百态的梅花
热度 1 薛泉宏 2019-3-23 22:42
鲁迅先生描写樱花时说:“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梅花盛开的时候,满树都是粉红的花朵。 远看,也像一团团绯红的树形轻云。 近看,繁花似锦,花朵累累。 在不同的枝上,花朵着生的位置、排列方式多样,千姿 ...
个人分类: 摄影|291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古人吟咏桃花诗词
薛泉宏 2019-3-23 09:43
桃花虽在中国十大名花榜上无名,但桃花深得中国人喜爱,尤其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桃花情有独钟。根据古诗文网( https://www.gushiwen.org/ )资料,现存古人吟咏桃花的诗词有 79 首。经整理统计:李白 9 首,王维 、 刘禹锡及 白居易各 4 首, 黄庭坚 3 首,杜甫、吴文英、元稹及纳兰性德各 2 首, 9 ...
个人分类: 诗词欣赏|36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百花微距美(11):结香显微美
薛泉宏 2019-3-22 11:36
结香花朵肥大,未开时假头状花序下垂,似灯笼;花开时,头状花序微微上扬,四十余朵筒状黄色小花像个个小喇叭向天空吹响。 结香花肉眼看不到的显微结构形态更美。 人们常用“巧夺天工”形容某些工艺品、人造工程的完美。 所谓的“天工”,就是自然之美,就是天成之美。 ...
个人分类: 摄影|23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百花微距美(10):杏花“三态”
热度 1 薛泉宏 2019-3-22 01:03
杏花的 “一生”从形态上可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可称之为“三态”。 一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期,相当于人的婴儿期。 鲜红色的萼片包裹着白色花瓣、花蕊,饱满的花苞生机勃勃,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红色,该阶段的主色调。 二是花朵盛开期,相当于人的青壮年时期。 & ...
个人分类: 摄影|239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百花微距美(9):“迷”蜂的杏花
薛泉宏 2019-3-16 23:42
古人吟咏杏花的诗词很多,“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日游,杏花满枝头”;“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杏花美,远看,有远的美,近看,更美。 花上的蜜蜂,花朵周围的蜜蜂,为谁辛苦为谁忙? ...
个人分类: 摄影|245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百花微距美(8):盛开的桃花
薛泉宏 2019-3-13 23:51
桃花,蔷薇科,李属。
个人分类: 摄影|23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