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编委:我可以很讨厌一篇投稿,但我会誓死捍卫这篇投稿被送审的权利

已有 6572 次阅读 2019-11-17 21: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王立新:编委的责任是寻找合适的审稿人,然后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向主编提出建议。编委直接拒稿是对论文作者极大的不尊重,更是对自由科学精神的肆意践踏。科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科学发展的基石;科学研究百花齐放,这是科学进步的保障。每篇投稿都应该有机会让三至四位同行来审稿,这是每位科学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保障科学成果不被个别滥权者扼杀的制度安排。

我做编委断断续续二十几年(Automatica, IEEE TAC, IEEE TFS, etc),从来没有直接拒稿,每篇投稿都送给审稿人评审 --- 我可以很讨厌一篇论文,但我会誓死捍卫这篇论文被三至四位审稿人评审的基本权利。

蔡宁:谢王师指教!获益匪浅。编委预审,也是惯例。Nature的编辑(专职的,可能只是刚毕业的学生)会拒掉八成以上的稿件,而且用的模板:"您的稿件明显达不到本刊水准"云云...。有些稿件out of scope,有些稿件文理不通(这种情况,在您的顶刊也不少)。这些都需要编辑判定。否则,审稿人会笑话的,不笑话作者,而笑话编辑:这都送审。自由科学精神值得弘扬。但是,最后总归还是会落实到人的主观判断。在现有的peer review体制之下,谁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公正,包括那三到四个审稿人。

王立新:审稿人对论文进行“critical thinking”,论文作者进行回应与改进,所以审稿人和论文作者可以看做在场上比赛的运动员。编委的角色是裁判员,客观的审视双方的论据,做出公正的评判。如果编委也成了审稿人,裁判员变成了运动员,那么论文评审就成了一场没有裁判员的比赛,滥权的可能性很大,对科学发展很不利。

蔡宁:编委毕竟实名,审稿人则是匿名。所以,这个比喻似乎不甚贴切。

王立新:关于审稿人匿名问题,和你分享我近年来的明显感受(十几年前不是这样)。我近几年这十篇论文的审稿人中,有大约一半在审稿意见中要求在参考文献中加入某篇特定的论文(这些论文和我被评审的论文基本上没有关系),这些特定论文的作者应该就是审稿人吧,所以这些审稿人应该不在乎匿名与否。

蔡宁:这也是一种学术不端。不过,也应具体分情况看。审稿人是纯属打酱油划水,还是严格把关之余,顺便适量贩点私货。对于后者,窃以为可以理解。因为考虑到评审公正因素,比如我,一般不会邀请已引文献的作者审稿。审稿人作为小同行,其著作应当被正确评价。适当提醒引用,作为审稿人辛苦的福利也可以理解。但是要适度,审稿划水,利用权力强迫作者引用,这就太过恶劣了。

王立新:哈,你这浆糊捣的真有水平!模糊王让位给你了。

蔡宁:岂敢岂敢!不过,现实社会确实不是非黑即白的。水至清则无鱼;不聋不痴,不做阿公;应该是managing的基本准则。当裁判,就属于managing的工作。半年时间,我已作为责编(Handling AE)处理了十几篇稿件。本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严格原则,一篇也没录。审稿人资源极为匮乏,此其一;有些稿件实在有失水准,此其二;秒拒了断得快,对作者其实是个好事儿,此其三;责编亲自审稿,更是一种尊重,此其四。

周新元:像你这样的编辑,中国出不了“顶刊”。你的逻辑错了。正如你个人说的:“我个人筛选稿件有两个原则:1. 要看稿件有没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引用。作为编辑,我最关心引用,最在意因子。……2. 看稿件是否来自名校或者名师大组。即使引用不理想,但来自名校大组的文章无疑有助于提升期刊的整体形象。”荒唐!中国的悲哀啊!

蔡宁:喜欢听真话,还是喜欢听假大空政治正确的废话?

王永忠:恕我直言:您别再当编辑了,您不胜任。

李毅伟:期刊没有上中下之分,只有好坏之别。好的期刊发表严肃和有真理价值的文章。作为编辑或审稿人,应当抱着提高稿件水平和质量的理念,善待所有投递稿件的作者。诚然,作者和稿件的水平有很不足的,但编辑和审稿人应当努力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往好的方向努力。特别是非顶刊的话,不能抱着收现成的好稿件(编辑和审稿人都省事)提高自身档次的想法,也不能因为投递的稿件较多就表现出傲慢的态度。须知,作者们都有一定的人脉,不友善的期刊会流失潜在的高质量稿源——大部分作者总归是希望提高水平的,而他们也在发展和成长。须知,已经存在的顶刊,最初也是没名气的,都是靠着编辑和审稿人的努力逐渐建立名望的。要去帮助和感化作者!谨此。

蔡宁:谢谢,赞同。特别是,王爷的观点让我get到一点底下那些人闹意见的根源了。

相关博文:蔡宁《学术编辑的遗憾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13429-120627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06511.html

上一篇:“大科学”PK“小科学”
下一篇:争论继续:编辑可以直接拒稿 PK 编辑不可以直接拒稿
收藏 IP: 115.171.134.*| 热度|

13 郑永军 檀成龙 杨正瓴 武夷山 蔡宁 厉彦玲 尤明庆 秦四清 周浙昆 苏保霞 朱志敏 甘政涛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