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霁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yCat "If you love it enough, anything would talk with you." 爱世界,爱生活,爱自己

博文

“挫折”教育与“平凡"教育

已有 3545 次阅读 2009-11-2 05:41 |个人分类:杂文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海龟自杀, 挫折教育

       最近几年常常读到有关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因为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不如意而自杀的报道。这些天在科学网上又读了不少关于海龟自杀的博文与评论。这样的悲剧不断出现,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中真的少了些什么?

       今天读到王鹰的博文“挫折教育很重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270)。 我很赞同,这对那些顺利惯了的好学生非常重要。在一个几千年来认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书读得好,会考试的孩子在众人的眼里是幸运的。他顺利地通过了由不断的考试竞争构成的越来越窄的的关口,同时他,以及他周围的人对他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久而久之,这类人会形成一种自我优越感,认为他应该得到生活更多的回报。那些自杀了的学生,往往是一直拔尖儿的好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一旦环境改变,使他们不再能继续处于优势,他们就受不了了。

      不过,如果继续讨论“挫折教育”的目的和可操作性,我觉得也许称之为“平凡”教育更恰当。

       成功地在社会上生活的模式同成功地通过考试不一样。生活的考题没有标准答案,在很多情况下结果也不“公平”--它不会因为你曾经在A处的出色而让你继续在B处不平凡(除非你的“出色”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比如拿个诺奖什么的),它也不会因为你学问做得好就让你在学术界以外同样处于竞争优势。

       观察那些能够经得起挫折,在生活中比较成功并且活得比较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往往能以一颗平常心,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作为一个“平凡”的人,踏踏实实地过“平凡”的生活。能做到以平常心踏踏实实地生活,首要之处是懂得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不能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这一方面是要学会不卑不亢,宠辱不惊;另一方面是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关注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尊重那些走过了自己没有走过的生活道路的人。

       所以我觉得“挫折教育”,或“平凡教育”的目的,是应该教会一个人如何把自己放在同其他人平等的位置生活。给有自我优越感的顺利惯了的孩子一点儿困难和挑战,让他认识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学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学会跟不同水平的人合作; 而同时对那些不拔尖儿的,以及因为在学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而有自卑感的孩子更多的在其他方面展示才华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

       总之,一个健康的教育系统,尤其是初等,中等,以及大学本科教育,不应该只着眼于培养少数英才,而更应该着重培养一个普通人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解别人,与人合作,踏踏实实地快乐地过平凡的生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6123-266858.html

上一篇:布拉格 (5) 人物抓拍
下一篇:布拉格 (6) 玩偶的世界
收藏 IP: .*| 热度|

3 刘晓瑭 曹世雄 cabrio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