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云中学术会议管理(110122) 精选

已有 4840 次阅读 2011-1-22 11:53 |个人分类:计算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云中学术会议管理(110122)
闵应骅
                                                                 
    现在,云计算很热闹,都在云雾山中。这期CACM一篇文章,介绍说,云中间的一个学术会议管理系统。也许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有益的东西,当然不大,不是海阔天空的那种。
    承办一个IEEE国际会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会议的全部准备工作全靠paper work,从申请承办、订预算、征文、审文、评选、确定程序以及全部组织工作,一个人年都不够。到90年代有了E-mail,省事多了。不过,会议申办的筹备会、确定程序的程序委员会还是要开。1998年IEEE亚洲测试会议在新加坡开,要我当会议主席,那一年我就为这个会到新加坡去了三趟。进入新世纪,网上会议系统比较普及,程序委员会一般就不开面对面的会了。会议管理系统开始使用起来,节省了时间和花费。到现在,云计算如此热闹,把学术会议管理系统装在云里,大家共享有许多好处,成为云计算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实例。投文可以自动地分发给合适的程序委员,看是否符合其研究兴趣。系统可以自动分发投文给评审者,并收集评审者的意见和评分,并按照某一个标准决定论文的取舍,程序委员看到后,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系统可以随时给出若干统计数据,譬如委托评审者的列表、接受文章的统计、初步的会议程序等。用云计算还有其他好处:服务器管理由第三方进行,比较经济合理;作者和程序委员的帐号一般已经存在,用不着一个会议来一套;数据存储量没有限制,审稿者用不着保存副本;系统可以自动填写程序委员邀请表、投文人的投稿表及其与合作者合作的历史情况等。所以,已有的云计算会议处理系统EasyChair自己说2010年它承办了3300个会议。

    但是,云中的会议管理系统存在数据私有的担心。
1.有意或无意的暴露
    匿名审稿和程序委员会的内部讨论可能被泄露;某些研究者或研究组可能识别文章接收的有关记录;大量评审意见,有的不公平、不全面、太苛刻、不及时等情况可能被泄露。这些信息可能在雇人、提职、评奖、选择合作伙伴等方面有用,使得系统管理者有受贿、强迫和决裂的可能。通过云计算可以管理上千的会议,这些会议信息的交叉使这问题更显严重。
2.受益的信息挖掘
    这些信息还可能被用来侦察和预防犯罪或其他不希望发生的行为。譬如识别研究者经常不公平地接收或拒绝某人的文章、评审人拒绝某文章,然后自己以相同的想法投给另一个会议、投文中的不端行为(例如一稿两投、接收以后反复撤稿、投文和定稿之间内容不断改变)。这些数据还可以用来评估会议的优劣及作者们的成长,以及会议的研究领域正在火热,还是濒临下坡路。问题是谁有权挖掘这些数据,其目的何在?必须有透明而又一致的规则,而不是默认给了数据管理者。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1)规则和法令
    第一步是明确限制使用这些数据的规则。譬如在会议管理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只能用于特定会议的管理,会后就删除这些数据。某些会议可能不愿意这么做。有些领域恰恰是要用过去的被审投文来检测剽窃,而另一些却认为没有必要。目前,EasyChair没有这样的规则,而EDAS据说有。另一个办法是启用与研究和会议无关的第三方。ACM和IEEE准备这么做。专业的数据管理用户,像Google也可以考虑这么做。
    在大多数国家,都有保护私有数据的法律。在英国,数据保护有八原则,包括获取私人数据仅为特定目的,不许违背此目的进行处理;该数据不许不必要地延期保存。欧盟也有类似条款。
2)在云中处理加密数据
    用户加密自己的数据,而云管理系统能够在不解密的情况下处理这些数据。原理上说,这是可能的,但目前的技术要做到这一点在计算和带宽方面花费都很大,还看不出来实际使用的迹象。某些云计算应用其实主要是存储,并不需要在服务器上做很多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先加密,再送数据到云是现实的,但需要用户间有效的密钥管理和分享,以及浏览器接入时必要的计算。这现在还是值得研究和开发的课题。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工业、商业等各行业管理用云计算都有类似的好处和问题。在选择方案、订合同和科研开发中都需要考虑这些好坏的因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937-406780.html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触觉
下一篇:iPod狂人
收藏 IP: 125.39.69.*| 热度|

3 杨华磊 任翔 俞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