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zclj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hzcljz

博文

母亲,我还你眼泪

已有 975 次阅读 2020-6-13 09:41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母亲,我还你眼泪
              文/陈兴中
       人生向晚,什么都变得不如意起来,不说身体各器官功能退化,成日不停地吃药,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就是情感,也像头上逐渐花白的头发,不仅七零八落,萎靡不振,而且变得愈益脆弱,不时需要他人好言宽慰。但魏武帝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不已”,玉溪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慨叹与眷恋,叶帅更能在八十岁时写诗作赋,抒怀言志,至有“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精神矍铄,令人敬佩。他们除了志得意满,衣食无忧,亦可见出帝王将相的胸襟与做人行事,究竟是与终日为生计奔忙的黎民百姓有所不同的。
       人步入老年,多是活在记忆里。此话不虚。现在的我,正是这个样子。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猪类动物吃花生,是连皮带壳的,我虽非畜类,但那少得可怜的几颗大豆,确实是带着皮一起吃下肚里去的”。
       只此一点,杨先生与我有类似经历,她的话不由地钩起我一段尘封多年的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时的我只有三四岁年纪,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那时,农村上正在吃集体食堂大锅饭。母亲当时是生产队里的饲养员。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阴冷的早春下午,由于饥饿,我寻到正在麦场边给牲畜铡草的母亲哭喊着要东西吃。出于无奈,母亲只好拖着手将我领回家。
       一进家门,母亲又把我引进早已弃置不用的牛圈。那里没有窗户,平日黑咕隆咚,我一个人的时候,根本不敢进去。
       尔后,她又从炕洞里端来几锨热灰,随即从裤兜里摸出铡草时捡来的一把蚕豆,把它埋进土灰里。母亲之所以这样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是因为当时村民家里灶台的烟囱是不许冒烟的。否则就会被拉进人群“炒豌豆”,挨批斗的。
       不一会儿,蚕豆烧熟了,我高兴得忘乎所以,立即拿到牛圈门外去吃。等母亲收拾完毕从圈里出来,见我正蹲在门口剥豌豆皮,接着一声嗔怪,说:儿子,别人都快饿死了,你吃豌豆还要剥皮吗!说罢,却又不由自主地流出一串眼泪……
       这是我人生之初的真实状态,也是我对蚕豆最深刻的记忆。打那以后,我于豆类食品,一如曾经的杨绛,有时是连皮带瓤一起吃的。
       真理不在哲学里,真理也不在宗教里,而是在柴米油盐的往复循环里。
       生命似一道溪水,不知从何流来,亦不知向何流去。
       日野原重明先生活过106岁,他是一个精神与身体双重健康的老人,他说,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不可思议却又了不起的相遇。
       人与父母及儿女生命结缘,既是一段情,更像一本戏。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相异也有相似,绝对没有一个可以复制的公理,也没有一个完美的模式,供你模仿,其中滋味,每一个过来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与认识。
       在我看来,老是一种际遇,老是别样的幸福,人只有活到老,才会懂得人生,才会逐渐体认父母做人的艰难和他们深埋心底那种无与比附的恩情。
       人的一生,也许泰山登顶,也许黄袍加身,也许灿如北斗,也许渺小如蝼蚁,短暂如蜉蝣,但无论唐璜鄙陋,身在何处,只有父母总会思念你,包容你。只有在父母的心里,你才是宝,你才最美,你才是唯一。
       一个人的父母或许贫穷,或许富有,或许名满天下,或许木讷不言,但我坚信,他们的心总在为儿女跳动,无论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或情境之中,只要一息尚存,都会眷恋自己的儿女,为他们谋幸福。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无私的,那它肯定不是来自别处,而必然出自父母。
       话到这里,我倏然想起业已远去多年的父母,想起母亲脸上不干的泪痕。
       我们姊妹众多,不由分说,和中国许许多多的农人一样,父母的一生,大都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年轻时不谙世事,对于父母的诸多行为都很不理解,有时甚至添乱造孽。待到自己须发皆白,终于懂得了父母,学会了感恩,父母却做了泉下之人,清夜扪心,空留悔愧莫名!
       儿时的记忆,许多已被雨打风吹去。记得长大之后,每到我们兄弟姊妹离家出行之际,母亲总是涕泗涟涟,有时甚至哭成泪人。那种揪心的痛,常常使我们终止离家的脚步。每逢这种场景,我往往以为母亲脆弱,有时不免心生埋怨,然而,那真是脆弱吗?……
       在我心目中,阎维文的《母亲》,王宏伟的《儿行千里》,无疑是当今描写和赞颂母亲最美、最伟大、最成功的艺术作品。它们不仅旋律优美,感情细腻,而且音色洪亮,富含磁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穿透力。作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于细微处见真情,真正唱出了母亲宽厚无比的心声,赢得普遍共鸣和广泛赞誉,可谓水到渠成,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度时间,我甚至误以为王宏伟的《儿行千里》就是在冥冥之中为我的母亲所唱所写,以至于我在听到或者自己唱到“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时,总会喉咙发涩,泣不成声。当此之时,母亲那张无奈而泪水涟涟的脸,总会浮泛在我的眼前,引发我无法言说的思念……
       母亲是生命传递长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有着日月照大河的坦荡与光明磊落,无疑是人类历史传承中永不褪色的主题。中国有老话说,“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思其源”,人,不管身在他乡,还是回到家里,无论贫贱,还是富贵,都应该如乌鸦羔羊的反哺跪乳,知所来去。
       像母亲一样,如今的我,也是雪染双鬓,在一个个不眠的长夜,惟留一掬掬追悔的泪水,把父母无尽的恩情偿还……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于古城临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654-1237687.html

上一篇:改水惠民
下一篇:益哇林场遇险记
收藏 IP: 117.157.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