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与未来

已有 2294 次阅读 2018-10-9 21:33 |个人分类:工业化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

宗教到底是什么?O网页 - 就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历史教育,真正的宗教只有一个 - 探究人类真实的历史与未来,就如真理只有一个是真实的,而其它都是哲学与理解的阐述,以及艺术的描绘与实现梦想的科学路径。
- 华人科学家 - 程亦凡O网页与陈列平O网页等。 ​​​​

201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关注外部性、气候变化和创新理念O网页 - 失败国家是怎样炼成的O网页 - 北欧福利国家是以其高端产业的实力为支撑的。贫穷社会的共同特征 - 要么是类似种姓等级或要么是类似神权政治。
发达的要么是历史上儒家文化发达的宋朝,要么是近现代新教伦理的欧美国家,新教伦理(吸收了儒家的理性主义)与儒家文化是繁荣的文化内核。
拉丁美洲是天主教,具有等级文化特征,东正教的俄罗斯,也是在淡化东正教的时期发展起来的。
不过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全世界都建立美国一样的信仰和体制,全世界都过上美国一样高质量的生活,地球的空间和资源够人类使用吗?唯一的途径是等到太空与星际移民成功了,才具有足够的空间和能源供应全地球人。
注:近几年来有些文章里无论是批传统文化或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其中,攻击入世(自立自强)、理性(不谈鬼神,不等于上帝,祭天的才是)、书生(读书人)、博士(五经博士)等的,实质上都是在攻击儒家。

爱丁堡大学,噬菌体合成生物学研究和肠道菌群研究O网页 - 2017年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做的合成酵母染色体就是与纽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合作。
生物学3.0(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专业毕业的回国人员,有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两位年轻的博士,还生物学2.0的大量教授和美国院士,却基本上都回国了。一般来说,成功进入了系统与合成生物学这个领域的年轻PI科学家O网页,基本上是继续在海外发展了。
如果,在国际上尚没有形成高层科技决策之前就回国了,就处于抉择的进退两难,比如,与英国有关机构通信联系过建立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在已经回国之后,才得以建立,挪威也在国际上一百人挑选三人提供机票面试,却已经进入了海归创业人才计划的过程。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突然逆转创新型创业,也就是2009-2016年的危机,不少开发新技术类型的创业企业消逝了。

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关于降低抗癌药费用的几个问题O网页 - 蒲慕明登上Neuron人物专栏,为科学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O网页 - 显然,自从2007年以来,生物医药领域最成功的范例,就是 - 1-青蒿素在酵母表达实现工业化生产;2-免疫抗体和工程免疫细胞治疗肿瘤,两者都得益于合成生物学技术,而并非属于合成生物学的青蒿素发现和免疫抑制机制发现,都已经获得了诺奖。相关与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 - 计算化学、纳米机器、定向进化等技术发明,也获得了诺奖。
然而,系统医学-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工程的核心是系统遗传学,在1999年邀请蒲慕明担任国际会议主席 - 2001年第一届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会议(因911事件而未成),在2009年邀请了几位中科院院士参与筹备北京香山会议未获批,后来与曾益新的通信,得到的建议是科学普及系统遗传学,并在参加第11届国际分子系统生物学会议之后,开启了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大规模文献检索和历史考证,而到2012年基本完成。
纳米机器人、大脑植入式医疗产品、量子点技术治疗视网膜疾病、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爱尔兰创新医疗专场O网页 - 谭蔚泓院士J. Am. Chem. Soc.: 三维纳米逻辑机器用于癌细胞表面运算识别O网页 - 揭示生命的机制和设计纳米机器,这才是系统与合成生物学(BSSE偶合)的思维起点,中学时代在读到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和一本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小册子,以及仿生学的科普书籍之后,已经决定了后来的探索路径,而在1983-1993年完成结构论的理论,包括,中西哲学与系统医学(1987年已经形成概念),计算机在分子细胞层次的模型,并论述了实验与系统的二维度科学和提出了图论-网络拓扑学、太阳能-生物电子学的方法等。
1991-1996年形成完整的体系和1996-1999年在国际上阐述生物系统理论和BSSE概念与偶合模式。

- 有几位同学,都提到50多该写回忆录了,其实,自从开通微信与加入同学群以来,已经是必然而然走进了人生的回忆里;然而,不仅仅是成功的部分,失败的部分,也需要回忆与总结思考,不是退而隐居,而是探寻新的起点。

-201810月网络日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952-1139911.html

上一篇:未来时空 - 从诺亚方舟到火星计划
下一篇:硅谷传奇 - 计算机与互联网世纪
收藏 IP: 116.21.93.*| 热度|

1 陈楷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