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西北有高楼 佚名 〔两汉〕

已有 2099 次阅读 2021-6-7 06:18 |个人分类:美学诗文|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西北有高楼

佚名 〔两汉〕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鸿鹄 一作:鸣鹤)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汉末文人

却是一个君门深远

宦官挡道苦闷时代

骐骥识马伯乐才行

善琴奏钟子期知音

壮志万丈报国无门

茫人和事教人嗟伤

一彷徨中路失意人

失意当然是政治上

比比倾诉幻化成了

高楼听曲凄切一幕

西北方向隐隐传来

铮铮弦歌寻声而去

蓦然抬头高楼矗立

眼前高楼那样堂皇

在恍惚之间很眼熟

刻镂着花纹的木条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阶梯层叠帝宫气象

帝宫不似这般孤清

也比不上它的高峻

巍峨楼影分明耸入

飘忽浮云知音难觅

生活失意彷徨的人

凄凉弦歌重门紧锁

高楼隐隐传来声调

悲凉感染楼听歌人

清婉悠扬感慨哀伤

一唱三叹的歌声中

清晰感受歌者经历

惨痛压抑内心痛苦

令人不禁推想歌者

非杞梁妻忧伤女子

值得忧伤歌者哀痛

没人理解个中伤感

知音难觅感伤叹息

真正原因高楼歌者

悲抒自己人生感受

伤知音稀具有广泛

社会苦闷悲伤期待

所抒之情幻景之中

声音描写细腻生动

歌者听者遥相呼应

失意之人徘徊悲切

希冀全面展现出来

阅读细细体会诗中

若隐若现缥缈空灵

情动于中郁勃莫已

假托之境高楼云云

虚念托生突兀而起

孤清不群浮云缥缈

呈现一种奇幻景象

弦歌之声楼高飘下

诗中没有点明时间

情理大约正什夜晚

万籁俱寂音响琴曲

恐怕更多哀情笼盖

诗人心中一片迷茫

齐君战死妻子悲恸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

下则无子人生之苦

使杞之都城为倾颓

诗人听到高楼琴曲

杞梁妻哭颓杞都悲

顿使高楼听曲虚境

蒙上一片凄凉氛围

哀哀弦歌高处歌者

既在楼下无从得见

始终一个未揭之谜

不过有一点是清楚

诗中将比为杞梁妻

一位女子全不知晓

楼下一位寻声而来

伫听已久的诗人在

她只是铮铮地弹着

不尽悲哀琴声倾泻

随风飘发无限凄凉

悲弦中曲舒徐迟回

正如白居易琵琶行

铿然一弹琴歌顿歇

声声叹息高楼传出

一弹三叹慷慨余哀

阵阵叹息压抑难伸

慷慨之情消散而逝

琴韵回旋描摹琴声

全从听者耳中写出

摹写声音正摹其人




涉江采芙蓉

佚名 〔两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写别情诗封建社会

生活简单夫妻朋友

关系战争徭役仕宦

亲密关系长期截断

交通不便书信往来

相隔两地音信全无

私生活中最伤心事

中国古典诗词部分

都是表达别离情绪

芙蓉荷花兰草沼泽

划船江中采集荷花

来到沼泽摘取芬芳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

日暖花香荷花盛开

江中泽畔采集荷花

摘取了芬芳的兰草

诗歌愉快欢乐气氛

起笔芙蓉兰泽芳草

画面装饰绚丽灿烂

形象雅洁心情愉快

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远在天边自问自答

感情陡转欢乐悲哀

一腔热忱一盆冷水

天地变色草木含悲

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深沉疑问一声叹息

形容路途遥远尽头

回头遥望我的故乡

长路漫漫看到尽头

视线引向遥远远方

孤单忧愁伫立路边

徒劳故乡方向张望

看到道路漫漫浩浩

绵延不尽故乡哪儿

漂泊异乡游子痛苦

古代婚礼一种仪式

新郎新娘缎结同心

相挽而行终老终生

两个心心相印的人

异地相思忧伤陪伴

终老长久分别情人

眼前想到此后生涯

更深担忧涌上心头

他乡游子家乡思妇

采集芙蓉思念之情

深刻反映游子思妇

现实生活精神痛苦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

白描抒写漂泊异地

失意离别相思之情

游子思妇两个角度

交错叙写游子思妇

强烈情感悬想手法

虚实结合强化夫妻

心爱妻子丈夫深情





image.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290034.html

上一篇:草书学习
下一篇:涉江采芙蓉 佚名 〔两汉〕
收藏 IP: 120.244.119.*| 热度|

1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