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日本人拿诺奖的秘诀

已有 2554 次阅读 2016-10-5 03:26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诺奖数量美国第一,日本第二,日本人太厉害啦。

日本诺奖多的原因是:日本重视科学研究、科研人才和科研经费投入大、高质量论文多、本国的诺奖评委推荐人多。

     2016年的 诺贝尔 生理 或 医学奖 授予 日本 科学家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以 表彰他 对细胞的 自噬 机制的 发现 和 相关 机理 研究。大隅良典 是 第六位 出生于 日本的 诺贝尔 医学奖 获奖者,也是 第23位 出生于 日本 获得 诺贝尔奖的 人

日本人拿诺奖的秘诀  http://tech.sina.com.cn/d/i/2016-10-04/doc-ifxwkzyh4216065.shtml

许培扬 诺奖系列博文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classid=156046&view=me&from=space

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


获奖揭晓第二天,10/04

大隅良典先生与夫人在东工大横滨校区记者招待会之前接受献花


大隅良典大隅良典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3日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第四位日本人获此殊荣。

  除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科学家还多次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据日本媒体统计,进入21世纪以后,获得诺奖的日本科学家人数仅次于美国,世界排名第2。日本为何能够屡次斩获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这里面有哪些秘诀玄机?

详细资料  http://tech.sina.com.cn/d/i/2016-10-04/doc-ifxwkzyh4216065.shtml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奖金的一半颁给美国华盛顿大学的David J. Thouless,另一半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 Duncan M. Haldane与布朗大学的J. Michael Kosterlitz共享,“因其发现物质拓扑相与拓扑相转变方面的理论工作”。

  来源:nobelprize.org Wikipedia 等

  编译:丁家琦 韩冬 张士超

  奇异物质态背后的秘密

  今年的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采用先进的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奇异状态,如超导体、超流体或磁性薄膜等等。他们的先驱性工作为搜寻物质的奇异新状态奠定了基础,或许能在未来的材料科学和电子学中找到用武之地。

  三位得主的核心成就,是他们在物理学中引入了拓扑的概念。拓扑(Topology)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描述的是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性质。20世纪70年代早期,Michael Kosterlitz和David Thouless颠覆了当时的理论,提出超导和超流性质的新模型,并解释了超导态可以在低温下出现,而在温度升高时消失这一转变(相变)的机制。

http://tech.sina.com.cn/d/i/2016-10-04/doc-ifxwkzyk0942178.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006761.html

上一篇: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论文与期刊
下一篇:诺贝尔奖 还得靠CNS
收藏 IP: 115.226.110.*| 热度|

2 蔡小宁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