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从病机学说与病理生理学的差异,看中西医知识体系之间的冲突与沟通
聂广 2025-5-10 22:22
就研究对象而言,中医病机学说与西医病理生理学完全重合,而理论表述却南辕北辙,各说各话。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就定义而言,中医病机学是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 病理生理学是以生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0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Deepseek帮两学兄改诗
聂广 2025-5-10 17:27
一、请改写下诗为七律:“知乎创作二年余,五十万字实不易,专家坐诊仍精诚,新冠肆虐昏天地,七旬老人笔难辍,洒向人间尽春雨,传承守正吾辈志,意真中医创奇迹 。” deepseek : 经核查,原诗存在平仄不谐、对仗失衡问题。改作如下: 《七律·中医传承咏怀》 两载耕耘驻知乎,经年累卷未言孤。悬壶济世情 ...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08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医外感病与西医感染病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聂广 2025-5-9 22:39
中医外感病与西医感染病在理论体系、病因认识、诊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同一性。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两者的异同: 一、差异性 1. 理论框架 (1)中医外感病 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以“天人相应”为核心,外感病是因人体正气不足,外邪(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或疫疠之气)侵袭所致,强 ...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12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尹常健学兄“病、证、症”为轴心的中医药诊疗新模式
聂广 2025-5-9 20:16
4 月17日,《中国中医药报》刊载了尹常健学兄的大作“建构以‘病、证、症’为轴心的中医临证新体系”。该文是沈自尹院士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模式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仝小林院士“以证为基,以症为靶,以病为参,以因为据,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的类似提法。当然,仝小林院士还提出了“态靶辨证”的诊疗模式,并进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2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病因学认识的差异与互补
聂广 2025-5-8 21:43
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病因学认识在理论框架、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同时也存在互补性。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两者的差异与互补: 一、中西医病因学认识的差异 1. 理论框架的差异 (1)中医病因学 外感病因 :以“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为核心。六淫是气候异常或人 ...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10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刘川鄂:湖大人与聂华苓
聂广 2025-5-8 15:46
我已经到了遇事容易伤感动情的年纪?伤感记忆力大不如前,伤感岁月流逝之快到无感,伤感对美和爱失去了敏感和热情。更伤感的是,进入了人生的送别季。送别亲人,送别老友,包括相知不相识的老友。 我在心灵上与之亲近的人,即使素昧平生,他们的远去也会使我怅然很久。而且,往往,我对他们的突然离开,冥冥中会有一 ...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793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医病机学与西医病理生理学可否融合,如何融合?
聂广 2025-5-7 20:55
什么是中医病机学?即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势、证候以及脏腑气血虚实等的变化及其机理等。 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即以生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免疫学 、 病理学 、 生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34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星言星语和星月(401):手工绒花真美
聂广 2025-5-7 19:51
我喜欢手工,妈妈前些时买了一些材料,让我练习练习手工绒花。没想到,做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幸亏严姨心灵手巧,在她的帮助下终于做成了。 绒花 摆放在电视柜上,还是很好看的(如图1-图4)。 绒花由天然蚕丝和铜丝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多用于旧时民俗节事与礼仪装饰之中。它的谐音是“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 ...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9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星言星语和星月(400):同沙生态公园
聂广 2025-5-6 19:45
从植物园出来,我们轻松地吃了个午餐,最后一个节目是开车逗游同沙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面积很大,据说山林达3000公顷,湖水1000公顷,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沿着环湖公路‌逗游一圈。这是一条长达15公里的环湖公路,如舒展的飘带纵贯其间。沿途的汽车真多,还有长排的轿车停靠在多处路段,湖边的空地搭有各式各 ...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93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星言星语和星月(399):东莞植物园
聂广 2025-5-6 14:30
事先,长安的姑姑 就打了招呼,说节假日东莞植物园人多,车位很难找,要我们早一点出发。 果不其然,节假日的旅游就是看人看车。3日上午到达植物园前就是长长的塞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三个大型停车场都满员,我们只好找另外的停车场停好车再走过来。 东莞植物园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东莞县国营板岭林场,1986年 ...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8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3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