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家庭纠纷,如何从抗拒性思维转向协同性思维?
聂广 2025-7-18 20:25
家庭纠纷,如何从抗拒性思维转向协同性思维? 引 言 家庭纠纷的核心痛点在于:情绪劫持理性。所谓“抗拒性思维”正是防御心理的体现,就像刺猬竖起尖刺。但有趣的是,我们用了“协同性思维”这个管理学术语而非简单说“和睦”,说明需要把家庭视为经营的系统,这为转化提供了支点。 通常,家庭纠纷涉及到三个关 ...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4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关于泰勒斯,与高关中“西方科学之祖”的商榷
聂广 2025-7-18 18:01
读到2025-7-7高关中的博文“西方哲学和科学之祖——泰勒斯”( https: //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492699.html ),对其“科学之祖”的说法颇不以为然。 人们习惯于将科学的起源追索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这往往践踏了历史的真实性。因为我国古代的自然哲学也十分发达,为什么科学不是起源于轴心时代的中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中医肝病临床症状规范化采集研究
聂广 2025-7-18 16:46
资料来源:闫朔,管华.中医肝病临床症状规范化采集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5,35(6):666-669. 症状是中医诊断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中医诊断体系中最具体的要素,症状的规范化是建立病、证诊疗标准的前提和依据 。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过程中,概念清晰、表述统一的症状是至关重要的,其准确性和规范性关系到诊断 ...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1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世纪:科学从黑暗走向黎明
聂广 2025-7-18 11:1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隶属或包含,而是经历了从同源到分化,再到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以下分点阐述: 1. 历史视角:科学脱胎于哲学 同源时期:在古希腊至中世纪,哲学是探究世界本质的唯一系统性学科,自然哲学(物理学的前身)与形而上学、伦理学同属哲学范畴。例如,牛顿的著作仍以“自然哲学”命名。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如果“西体中用”,提升中医药疗效是否可行?
聂广 2025-7-17 20:52
从“西体中用”视角提升中医药疗效,本质是以现代科学体系(西体)为框架,将中医药经验(中用)纳入实证医学范式。此路径虽在技术工具层面取得进展,但在理论整合层面仍面临深层矛盾。其可行性需辩证分析: 一、“西体中用”的实践路径与成效 1. 技术赋能诊疗标准化 AI辅助辨证:如四川大竹县中医院应用的“黄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7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接轨,可否获得临床疗效大踏步提升?
聂广 2025-7-17 20:47
引 言 这个问题是关于中医理论现代化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深层探讨。我们需要寻找中医现代化实践案例和效果证据。 在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方面,黄煌经方AI系统在四川大竹县中医院的应用显示,诊疗时间缩短至8分钟内,无效处方率下降70%。这个系统将中医经验转化为10000多条可计算规则,高质量处方推荐率达95%,是中医标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8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医学理论是否需要与现代科学接轨?
聂广 2025-7-17 18:03
引 言 传统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范式是否需要及如何接轨?从中医概念实证化的瓶颈(如湿热、肾虚、瘀血),到整个理论体系的衔接问题,可能是中医现代化的核心矛盾。 “是否要接轨”的答案显而易见,而“如何接轨才能不丧失中医精髓”,这从特意强调“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三大基础理论可以看出。 我们之前分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5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获得中医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认识的逻辑缺陷及实证短板
聂广 2025-7-16 20:51
引 言 中医基础理论的逻辑缺陷和实证短板是一个相当深刻的中医理论核心问题,这不是否定中医价值,而是直指认识论层面的软肋。 中医理论构建确实存在三大缺陷键:首先是类比推理的过度延伸,比如五行学说将肝木与春天、青色等强行关联,缺乏生物学依据;其次是理论闭环导致可证伪性缺失,像“肾虚”可以解释从脱发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7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从湿热、肾虚、瘀血的实证历程,看中医概念的科学化瓶颈
聂广 2025-7-16 20:36
引 言 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医术语的客观化、规范化。在这个过程中,湿热、肾虚、瘀血等中医三大核心概念的实证化研究引人瞩目,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难以像“炎症”那样完成其现代转化,其瓶颈何在,根源是什么? 之前,我们对比了“炎症”与“上火”两个概念的发源和演变,现在需要更深入地剖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8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从科学概念的定位,看“炎症”的实证化演变与“上火”的经验型停滞
热度 1 聂广 2025-7-16 17:40
引 言 从发生学看,东西方关于“炎症”和“上火”这两个概念的病理观察与文化描述几乎如出一辙,但二者最终却大相径庭,有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回顾它们的历史可以发现,自从科学革命以来,炎症的概念逐渐走上实证化的演变历程,而上火概念却始终停滞在经验医学阶段。 让我们梳理一下其核心矛盾点。“炎症”在西方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9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