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转载]癌症感染性病因确立的历史研究
热度 1 聂广 2025-4-19 10:22
郑佶祺 , 唐文佩 . 癌症感染性病因确立的历史研究. 医学与哲学, 2023,44 (17):17-20+33 摘要:医学界对癌症病因进行了长期研究并提出多种解释理论。从19世纪的“癌症屋”理论到劳斯肉瘤病毒的发现,再到哺乳动物致癌病毒的确认,挑战了对癌症病因的传统认知,确立了病毒感染是癌症病因的一个重要分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8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在医学发展的长河里,人类认识与干预癌症的重大转折
热度 1 聂广 2025-4-19 10:10
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对癌症的认知与干预经历了多次革命性转折,每一次突破都深刻改变 了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以下是基于历史进程与科学突破的重大转折点分析: 1. 从体液学说到细胞病理学:癌症本质的首次揭示 体液理论的终结: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的“黑胆汁致癌论”主导医学界近两千年,直至18世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02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基础医学的诞生与现代医学的日新月异
热度 1 聂广 2025-4-18 16:31
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与基础医学的引领作用 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与基础医学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基础医学作为医学研究的根基,通过揭示生命本质和疾病机制,为临床医学、药物研发和技术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突破。以下是两者关系的具体分析: 1. 基础医学的突破推动技术革命 基础医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往往催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21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导言:这一张旧船票(4)
聂广 2025-4-17 11:30
五 疾病史(History of Disease)是研究人类对疾病的认知、实践及其与社会互动的关系,既包括群体层面的流行病,也涵盖单一疾病的个案。它并非仅指疾病本身的自然史(如病原体演化、病理机制等),而是人类如何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等维度逐步认识、解释和应对该疾病的全过程(以梅毒为例):①认知演变,如从症状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34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糖的学问
热度 2 聂广 2025-4-17 09:36
写到“糖尿病”这一章,需要了解糖的背景知识,提问deepseek后,它的回答如下: 一、糖的历史与全球影响 糖的历史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涉及农业技术、贸易扩张、殖民主义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以下是糖的历史的主要脉络: 1. 糖的起源:从甘蔗到早期制糖 野生甘蔗的发现: 甘蔗原产于南太平洋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26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2
糖尿病生化检测技术的发明与迭代
热度 1 聂广 2025-4-16 10:38
血糖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血糖监测技术的革新进步史是一部从传统侵入式检测向无创化、连续化、智能化发展的历程,其核心在于提升检测精度、便捷性及用户体验,同时降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以下是其关键发展阶段与技术突破: 一、传统血糖仪的迭代:从侵入式到便携化 1. 第一代(1970s-1980s):以汤姆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27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导言:这一张旧船票(3)
聂广 2025-4-14 11:54
四 选择传染病学作为专科思想史的代表作,有以下原因: 一是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临床、科研和教学近 40 年,是自己比较熟悉的老本行,切至今尚无一本《传染病学史》问世;二是传染病曾经带给人类莫大的恐惧,虽然人类至今未能征服它,但在疾病控制方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能够反映从轴心时代到科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8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的中转站
热度 1 聂广 2025-4-13 09:44
轴心文明的进步价值 轴心文明(约公元前800年—前200年)的突破性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从原始崇拜、部落文化向系统性哲学、伦理和宗教体系的跨越。与早期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等)相比,轴心时代的进步价值体现在以下核心维度: 一、思想范式的革命性突破 1. 从神话到理性与伦理: 早期文明多依赖神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在时光的褶皱里,寻找治愈的密码——临床医学跳动的脉搏
热度 1 聂广 2025-4-12 16:32
走进临床医学的发展史:从最早的动物自救,到神灵医学祷告和祝由,再到源于自然的经验医学,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直到医学革命后,逐渐成长起庞大的基础医学体系,临床医学才慢慢地走上科学道路,自从循证医学、精准医学的提出,临床医学开始跃上更高的台阶。 临床医学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探索生命奥秘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0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4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