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从《中医病理学概论》看任应秋“辨证论治”学术思想

已有 1823 次阅读 2021-1-16 15:51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李菲. 从《中医病理学概论》看任应秋“辨证论治”学术思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6):593-596

1957年2月,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任应秋先 生编著的《中医病理学概论》一书。这本书主要针对中医的病因学、病机学以及辨证理论从“病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中医诊疗特色。任老在书中十分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辨证论治”观,这些观点也是“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主要特点的学术基础。该书的问世,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1954 年,国家对中医提出了“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针,强调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意义。任应秋在上海就读期间,曾受诲于“中医科学化”的倡导者陆渊雷先生,对陆氏之谈大加称允,遂效其法,以“中医科学化”为己任。该书致力于对中医的辨证论治过程作出科学化的病理学描述,使得中医理论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西医学习中医,也 是对于中医深奥理论的简要诠释。

1 “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识性质

任应秋这样定义“辨证论治”的概念:“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依据机体病理变化的若干证候群,辨识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而确定其治疗,因为它认为构成证候的证候群,就是病理机转的具体征象,而证候就是病理机转征象的总和,也就是对疾病总的观察和认识,根据总的观察、分析和认识,进行治疗,便是辨证论治。”[1]认为所谓“辨证论治”辨的是“证候”,而证候是对疾病性质的一种描述方法。而辨证论治实际上就是将临床搜集的各种信息的总和——“机体病理变化的若干证候群”进行“辨识”,最终统合成为一种疾病的“性质”的过程。而他所描述的“证候”,也更加偏重于表示疾病的“性质”,与我们今天将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等多重因素组合成为一个证候的方法有所区别。

2  辨证论治的范畴:八纲辨证

任应秋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注意于生体病变的全身证候,务使身体的生活机能恢复其正常状态,也就是说要把病体整个病理机转一变而为生理机转。例如体温放散过少,以致郁积成热的(发热无汗),便发汗以解热,体温形成多,以致放散不及的(发热自汗),便凉解以平泄;生活机能过于亢进的(阳证热证),消之使不亢进;生活机能过于衰弱的(阴证寒证),温之使不衰弱;全身细胞生活力减退的(阳虚),便宜兴奋,即所谓‘温经回阳’;全身细胞原形质缺损的(阴虚),便宜补益,即所谓‘养阴补血’,其间斟酌损益的微妙处,全在这辨证论治。”[2]由此可见,任应秋将辨证论治中“证”的范畴主要界定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范围之中。该书第五章的题目为“辨证论治的体系”,又分为“阴阳的含义”、“表里的含义”、“寒热的含义”、“虚实的含义”4 部分内容介绍八纲的主要内容。

对于八纲在辨证论治中的意义,他做出了这样的总结:阴阳在医学上的应用,就在窥测其两种(阴阳)机转偏盛偏衰之所在而趋于平衡。抓住机体抗力及时抵抗疾病,随表而出,是表证以解表为第一要义的所以然。里证有二义,即病变的亢进和机体内在器官病变。证候上的寒和热,以寒来代表生理的生活机能的衰减,热来代表生理或病变机转的亢进,已多半不属于物理作用的范围。虚实是限于辨证论治而言的概念,虚多半是指生理机能(正气),实多半是指病理变化(邪气) ,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3]。由此可见,“八纲”的实际意义,是用以描述疾病基本的盛衰变化等特点,是从病理学的角度 对疾病性质的认识。因此,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学问就具有“中医病理学”的基本含义,而八纲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范畴。

3  辨证论治的实证:六经界说

任应秋在“辨证的体系”的章节中特别增加了“六经的界说”一节内容,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作为八纲的实际运用举例,更加深入地对八纲的具体运用方法作了介绍。

他认为:“‘六经’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综合概念,也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综合产物。”[4]“六经辨证”,是综合运用“八纲”进行临床诊疗的一个实例。他说,“为什么说它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综合产物呢?因为在临床辨证时,太阳、阳明、少阳都为阳性疾病,太阴、少阴、厥阴都为阴性疾病,太阳、阳明、少阳都代表热性疾病,太阴、少阴、厥阴都代表寒性疾病,太阳、阳明、少阳都属于实性疾病,太阴、少阴、厥阴都属于虚性疾病。这阴、阳、寒、热、虚、实之中,又有在表在里和在半表半里的不同。”[5]

对六经病进行简单的性质分类之后,他还分别 对“六经病”的主证逐一进行了病理学阐释。认为太阳病是表证,是一切疾病前驱的先兆证。阳明病,是体液耗散的结果。少阳病阶段病理特点是过敏,是病邪可出可入的阶段。太阴病是消化器官病变机转逐渐走向衰减的胃肠肌迟缓的表现;少阴病就是心脏和神经衰弱的表现。体温低落而“发厥”,这是“厥阴病”的主要表现。而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六经是由表、里、寒、热、虚、实六变所形成,也就是‘六变’在临床上错综复合出现时的6个界说,也就是范围‘六变’的 6个系统,它的性质是经常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在临床上他帮助我们认识疾病有极大的便利,通过它可以认识整个病变机转的性属。”[6]

作者对《伤寒论》“六经”的界定,具有重要的辨证意义。在其对伤寒六经病诸证候进行的“病理学”诠释中,简明地阐述了中医的证候学说与西医学病理科学之间的对应关系。他继承了陆渊雷将中医科学化、实质化、病理化的研究方法,开始对中医 的“证候”进行了西医病理学模式的描述,是中西医汇通的另一个高潮,也是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一大创新。

任氏这样定义了“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是究明疾病的发病条件,发病经过及其结果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生理的生活现象和病的生活现象的统一体。人类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的生活现象胜过生理的生活现象时就成疾病。”[7]因此,他对“病理学”的认识是宽泛的,并没有掺杂中西医学间的分别。在他看来,西医学有西医病理学,中医学也有独立的中医病理学。因此任应秋将该书命名为《中医病理学概论》,而实际上,这基本上就是一部研究中医诊疗过程和方法的“辨证论治”著作。

4  辨证论治的应用:症状审辨

任应秋在该书的“症状的审辨”一章中说:“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不可能对病,而是对证,尤其最主要是对证候……但证候是建筑于各种证状上的,要想辨识清楚证候,便得先行把各种不同和类似的证状审辨清楚,才能给辨识证候打下基础。”[8]本章中,他介绍了发热、恶风、恶寒、汗等 20 多个主要症 状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病理学 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描述“证(症)状”的临床辨析 过程时,他使用了“审辨”一词,其中包含了“审查症状”和“辨别证候”两个层面的含义。这也是中医学 的重要特色。西医学的病理学描述是以单一症状为 分析对象的,每一个症状都拥有独立的病理学描述,各自并无严格意义上的交合,其治疗也是针对各个症状进行的。而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则与此完全不同,症状只是作为对辨证论治的基本素材,真正对疾病的认识要通过对全部症状的综合提炼,才能得出辨证的结论。因此,从中医学的角度认识“症状”,对于每一个症状的认识都是一次辨证论治的过程。

任应秋先生针对这一中医学的重要特色,进行了精致而详尽的叙述。

5  辨证论治的优势:发展变化

通过对《中医病理学概论》一书中“辨证论治”观点的解析不难看出,该书的立意可以算作是檄文一类,也是任应秋先生在面临西医学对中医学的冲击,为“中医学不科学”的说法进行辩护而著述,有明显时代烙印的著作。

他以“肾炎”为例,阐述了其认为西医学并不全 面的观点:“如有些肾脏的疾病,在病理形态学上说在肾小管、肾小球方面没有病理的改变,但是病人有蛋白尿,他们叫这一类情形为官能性的改变,但是究竟这些官能性的改变本质是什么,从细胞病理学上便找不到答案了。原因就是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病理学,忽略了疾病是人这个有机体所表现的现象之一,并且是在发展着的、变动着的现象,决不能把它从整个有机体孤立起来加以片断的了解,更不是仅仅从病理形态学上考察就能有全盘的了解。所以时至今日,用传统的切片、染色等方法来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几乎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对于疾病的治疗,却表现出异常的贫乏。[9]”

同时,他又指出了中医学在整体观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全面、系统的绝对优势,强调了“证候”在“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祖国医学却把证候认为是机体生理和病理斗争不同的反应,凡证候愈猛,证明生理与病理斗争的激烈,生理的战斗力亦愈提高,这时病人自觉证状的痛苦虽甚,并不等于疾病发展到危险阶段;相反的疾病日久不愈,证候的自觉减轻,痛苦不大,这实质上是生理的战斗力日趋下降,使病理占了优势,病人身体就会日渐衰惫,因体内物质基础消耗太大,这才使病步入危险阶段……疾病是随时发展着的,变动着的,证候也是极复杂而变化的,这样证候与治疗密切配合的病理知识,有它现实的实践意义,能够通过实践的知识,便有它不可磨灭的真理存在,更有它不断变革、升华发展的前途。”[10]

可见,任应秋先生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内容极为重视,认为这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而努力发扬。由此我们也应该注意到,50年代学者们所提出的“证候”的概念与今天的差异,正应该溯本求源,研究这一差异形成的过程和概念演变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45.

[2]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32.

[3]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46.

[4]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42.

[5]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42.

[6]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46.

[7]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

[8]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47.

[9]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序言 1-2.

[10] 任应秋. 中医病理学概论[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序言 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7505.html

上一篇:[转载]匡调元. “中医病理学”研究新干线
下一篇:[转载]钟南山: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策略与进展
收藏 IP: 120.229.9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