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大学专业课课堂的知识性特征 精选

已有 5382 次阅读 2016-3-8 18:0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 style, center, 专业课, 知识性

大学专业课课堂的知识性特征

彭渤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将成为我国高校捧追的目标。然而,为什么要建设一流的学科?怎样建设一流的学科?对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一流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经费、成果、论文、人才……是构筑该工程的基本要素。但一流学科建设不宜盲目地、简单地去追随这些目前已被量化的指标要素。一流学科建设的出发点、着眼点,其实都应该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大学课堂。这些构筑一流学科的基本要素及其指标体系,其实都应以大学课堂为基点、为纽带。离开大学课堂去一味地追逐的这些量化指标要素,学科建设就会变形、变味。所以,大学课堂在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应被置于特别显要的位置。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施211985等计划的过程中,大学课堂的建设一直受到重视。各种级别的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等即为其证。这么多年的课程建设之后,回过头来思考和总结大学课堂的特征,对于接下来的重点学科建设,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有利于一流学科建设更接地气,而不漂浮,而且有利于大学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那么,大学课堂究竟具有怎样的特征?笔者认为,大学专业课课堂应具备知识性、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特征。这里谈谈大学专业课课堂的知识性特征,以抛砖引玉。

   传授知识是大学课堂的根本要务。但大学课堂应该传授什么样的知识?笔者认为,大学专业课的课堂应传授“活”的知识。这种“活”具体体现有如下几点。

   1 课堂不能满堂灌。知识是无边的,课时是有限的。试图在课堂里将尽可能多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学生可能很反感,课堂可能失去重点和思想,而且可能都是一些现成的“死”的东西。因此,我认为,大学专业课课堂常常拖堂的老师,不一定就是好老师。

   2 课堂不宜局限于教材。教材都是现成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对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等很难体现到位。对现有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好。但对新的知识、新的概念和思想,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难度或者很茫然。在接触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把握新知识等方面,学生可能难于取舍。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给予切实的指导。如果课堂局限现有的教材,大学课堂就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

   3 不能以考试为目的。大学课堂其实是师生交流的场合,是学生感悟知识、感悟学术,体会思想、体会技术的地方。目前的情况是,大多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可谓“久经沙场”、“笔战英雄”,形成了习惯考试的定式思维。他们最擅长的是考试,最担心的也是考试。作为教师,大学专业课的课堂应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专业交流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为主要内容。而作为学生,应以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水平、扩开视野等作为上课的目的。考试成绩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但不是、不代表、不体现一门专业课的全部。所以,大学的课堂如果还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学质量就要大打折扣。故当下大学里普遍流行的“上课-考试”的教学模式需要大力改革(参见本人有关博文)

   4 有新知识融进课堂。不局限于教材,就是要尽可能的把专业发展的新概念、新态势、新思维、新方法等带进课堂。这其实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没有科研,或者说没有较好的科研积累,就难于合理地将新的知识带进课堂、融入教学。所以,大学里的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能偏颇。大学里一些老师每学年上56(专业)课,其教学效果、质量,学生的欢迎程度等,是值得质疑的。

   5 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钥匙”。大学的学习,学习方法很重要。大学专业课的课堂就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钥匙”。有了这个,学生就能站得高、走得远,就能应变自如、充满自信。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反复训练。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对一些需要动手的技能性专业课,就需要通过实践性教学这个环节来进行系统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要掌握的技能。

   谨此,希望有更多人来共同关注当下的大学课堂教学。

 


201638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096-961366.html

上一篇:学生来信是对我教改的肯定
下一篇:大学专业课课堂的学术性特征
收藏 IP: 58.20.53.*| 热度|

8 姬扬 曹俊兴 黄永义 王国强 王林平 刘淼 刘俊华 姚伯元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