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q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rql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范洪义:谈物理之难学
热度 1 2018-5-10 19:56
文/范洪义 格物致知难矣:其一难:物有表同而质异,亦有表异而质同。耳目之感,未必真象;肌肤之觉,未尝不惑;逢境缘偶,未尝不谬。 其二难:物之理,直而能曲,浅而能深。而当今研理之人,内心所悟,时有壅塞,只能曲碎论之。 其三难:物理涵盖宇宙,包罗万象,而学研之人,多歧亡羊,不能详察形侯,通 ...
190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范洪义:曾国藩谈能量不连续
热度 1 2018-5-9 20:29
文/范洪义 关于有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热辐射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规律,普朗克指出必须假设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这样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叫做 能量子 ,每一份能量子等于 普朗克 常数乘以辐射电磁波的频率。 也就 ...
286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范洪义:新符号的引入和灵活使用
热度 1 2018-5-8 20:27
文/范洪义 西方科学家有云:好的方程比人还聪明。我以为好的方程源自于实用的符号,新符号的引入可以使人走过柳暗花明的境地进入到“又一村”,物理思想和概念会随着新符号的运用而明晰起来,因为通向新物理的道路和和物理公式的推导是相辅相成的。 有的符号有其个体的意义,如Delta(x),电场E,磁场B ...
244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范洪义:从李敖的一首诗谈文体的活用
热度 1 2018-5-7 20:57
文/范洪义 李敖过世了,不少人为之惋惜。李敖的作品我读得很少,只知道有人推崇他的 《只爱一点点 》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海深, 我的爱情浅。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天长, 我的爱情短。 不爱 ...
187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范洪义:谈写专著之难
热度 1 2018-5-2 19:41
文/范洪义 5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我陆陆续续地发表了若干SCI系的论文,现在老了,心游太古无为境,诀授常新不老书,该把这些“铜钱”“串”起来成书了吧。“串”其实是一个整理思想、提纲絜领、行云流水的过程,即便有丰富的内容可写,也需要作者闭户潜修,扪心思索。 我把知识看作是一条蜿蜒的河流,寻 ...
256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范洪义:重读欧阳修《醉翁亭记》兼谈王阳明的致“良知”
热度 1 2018-4-30 14:32
文/范洪义 都以为致“良知”的思想是明代王阳明才有的。据说有一天,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 ...
261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范洪义:描绘灵感特点的绝佳文字
热度 2 2018-4-26 20:43
文/范洪义 谈起灵感,我曾写过两句诗句: ” 静谧灵感源,涌思脑海舟 ” ,自觉还合适。今晨起床,突然想到柳宗元的《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句子: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才觉得这一段话才是灵感特点 ...
202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范洪义:漫谈发现与创造的不同
2018-4-17 20:17
文/范洪义 有人问我创造与发现的区别。 我的理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他不能创造引力,他把创造引力这件事归于上帝。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变,惯性系等价)是爱因斯坦的发现,也不是创造,但是闵科夫斯基的4维张量是创造。原子弹是根据质量-能量关系之发现的创造。但是广义相对论就很难讲是发现还是创造了 ...
35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范洪义:王文治谈书法给我的启示
2018-4-9 22:46
文/范洪义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总结作书人的心境与状态:“心则通矣,入于手则窒;手则合矣,反于神者离。无所取于其前,无所识于其后,达之于不可迕,无度而有度,天机阖闢,而吾不知其故。”这段话我的粗浅理解是:心里是明白该怎样写了,但一上手就就不能挥洒自如;即使手合于心了,写出来也是貌合神离。写前没 ...
25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范洪义:《僧问客来迟,向佛本初心》解
2018-4-7 11:11
文/范洪义 清明节那天,雨后初静。我和林权,展德会等去寻访在武夷山的弥陀寺,山路崎岖泥泞,茶林遍野,行走一小时才见深山中的寺庙。写小诗一首以纪念此行。 深山觅古寺,幽壑遍茶林。 苔滑山梯狭,崖凹石床隐。 泫然水暗泣,悄息洞生云。 僧问客来迟,向佛本初心。 有读者对我说最 ...
14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