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明史》和《清史稿》中的里长与里程(附:运河旁的东平)

已有 5229 次阅读 2020-8-8 17:07 |个人分类:地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0   地球经度圆一度,《明史·天文一250里,《清史稿·天文一200里,即1清里应该等于1.25明里。不过,两史地理志给出的保定距京师350里、淮安距南京500里、洛阳距开封380里都是相同;南京、杭州距京师《明史》3445 里和3200里,而《清史稿》则改为2445和4200,增减1000里只是水陆路程的差异,与里长变化并无关系 

1   因觉得《明史·地理志》及读史方舆纪要》中两地相距的里数有些混乱,录出部分数据作图计算。确认了里程数据有水路、陆路和水陆兼程等多种形式,有些数据是误写或计算错漏。立论的依据是,1602年问世的《坤舆万国全图》上弦表及《明史·天文一“经度圆和赤道一度250 里”而确定一里合0.444 km。一里300步即一步148 cm,一步5尺即尺长 29.6 cm,与首定该制的唐时大尺完全相符

   《明史·天文一 明神宗时,西洋人利玛窦等入中国,精于天文、历算之学,发微阐奥,运算制器,前此未尝有也。兹掇其要,论著于篇。……其言地圆也,曰地居天中,其体浑圆,与天度相应。中国当赤道之北,故北极常现,南极常隐。南行二百五十里则北极低一度,北行二百五十里则北极高一度。东西亦然。亦二百五十里差一度也。以周天度计之,知地之全周为九万里也。以周径密率求之,得地之全径为二万八千六百四十七里又九分里之八也。又以南北纬度定天下之纵。凡北极出地之度同,则四时寒暑靡不同。若南极出地之度与北极出地之度同,则其昼夜永短靡不同。惟时令相反,此之春,彼为秋,此之夏,彼为冬耳。以东西经度定天下之衡,两地经度相去三十度,则时刻差一辰。若相距一百八十度,则昼夜相反焉。其说与《元史》札马鲁丁地圆之旨略同。

90000 / 3.1415927 = 28647.8893,小数部分就是8/9 = 0.8889;不过,二百五十里得七位有效数字即写成  250.0000才好。利玛窦将里格的地球尺度换算成中国的明里,而基于此后190年即公元1792年法国规定经度圆周长 40000 km一明里换算为0.444 km,得到尺长 29.6 cm竟能与千年之前的唐朝大尺完全相符。杨际平(1996) 介绍,众多考古测量计算表明大尺在29.4 cm~ 29.6 cm之间,与日本所存唐尺和仿唐尺完全相符;但国内现存唐代大尺实物近30件长 28 cm ~ 31 cm杨际平. 唐代尺步、亩制、亩产小议.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6, (2): 32-44 

前篇博文说“以下计算均采用一里为0.444 km。此说如有其它证据支持或反对,恳请博友告知”。 这显然是底气不足的表现,因为明朝 一尺已经是 32 cm,且有说一里360 步则应合 0.576 km。不过,如此换算则与运河长1794 km 不符,而北直隶十府距京师陆地路程的曲折系数1.42~1.68也不能成立。自认为步长是自然尺度,而里长以步量测应该大致保持恒定,即唐朝、明朝、清朝的里长不会有显著差异。 

2   贴出博文后看到《清史稿·天文一,真是大吃一惊:

西人谓地体浑圆,四面皆有人,冬夏互异,昼夜相反,与内经、戴记及宋儒之言若合符节。今以天周三百六十度徵之,南行二百里,则北极低一度;北行二百里,则北极高一度。东西当赤道下行二百里,则见月食之早晚亦差一度。其在赤道南北纬圈下行,虽广狭不同,然莫不应乎浑象。则知地之大周皆三百六十度,东西南北皆周七万二千里,以古尺八寸计之,则周九万里

如此说来,经度圆一度200清里,因而1清里 = 1.25 明里 = 0.556 km。其后给出纬度圆一度的长度,如“距纬40度,15380步;距纬45度,141120步;距纬60度,99340”—— 仍是余弦函数计算,里数均正确,步数应为75152360,即后者每度100 清里。由此知道清朝一里已是 360步;如是则一步合 154.3 cm,一尺 30.9 cm。清朝尺长比明朝的32cm 缩短啦?这不太可能啊。

此外“以古尺八寸计之,则周九万里”,意味着古时一里也是360步,这个古尺24.7 cm是何时的呢?唐朝的小尺!不过,唐朝是小尺改为大尺约29.6 cm,一步由6尺改为5尺即保持步长不变,一里300步也就不变,这从《新唐书·天文一》的数据计算是可以确认的。

保定距京师350里、淮安距南京500里、洛阳距开封380里,开封至延庆、彰德以及扬州至高邮、泰州,等等,两史都是相同啊。前文说《清史稿·地理志12》杭州距京师4200里,依1= 0.444 km换算为1865 km,略大于现代测量的运河全长1794 km而是水路里程,《明史》3200 里则是水陆兼程;若说1清里=0.556 km,则4200里约为2335 km比运河就长多啦。这怎么可能呢。 

3   清朝里长变为明朝和唐朝的1.25倍,或许尚未实际使用。对历史地理的理解真得谨慎呢。

 

附:运河旁的东平州

写作此文时理解了困惑三年的问题:《坤舆万国全图》为什么标出兖州府的“东平”?大名府曾是北京,而东平只能算是三级地名,怎能比保定、苏州、安庆、庐州这些大府重要呢?九江、徐州和淮安都是府,地理位置似乎也比东平州重要啊。这些地名都没有在图上标出。

问世于1602年《坤舆万国全图》是李之藻等在利马窦神甫指导帮助下绘制而成。该图中国及东南亚部分的质量较差,与美洲部分的差异显示了我们的落后中海河流域完全没有河流,漏绘黄河、长江的最大支流渭河、汉江,洞庭湖、鄱阳湖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琼州半岛等等,可有些失真呢;至于京师、南京、开封、杭州等,只是一个大概位置。此外,淮安西侧的洪泽湖缺失,却将南侧里运河的几个很小、很小的湖泊夸张画出,也显得有些奇怪。

 

曾有学者见《坤舆万国全图》黄河由开封向东来到徐州,南北的水道宽度相差不多,就说是黄河南北分流,北入渤海,南注黄海;说“明朝潘季驯1580年治河后,黄河只有南支汇淮河入黄海;《坤輿万国全图》的黄河分两支为1194-1580年状态,不是利玛窦与李之藻时代的黄河”。这实在是错了。

1194年河决阳武之后,黄河流路有过多次变化,最后稳定在经泗水入淮河而出黄海。泗水从南向北经徐州流入淮河,北高南低;黄河到了徐州也只能向南流入淮河,并不能向北往高处流。这是常识啊。运河是开挖人工水道来沟通自然河道,泗水就是运河的部分河段。只是黄河泥沙淤积,逐渐抬高水位,后期运河不再经过徐州利用黄河,只是在其东侧向南至淮安附近交叉而过。《坤舆万国全图》上黄河从徐州经过是1604年前的状态,而利玛窦神甫是1598年和1600年两次从运河去京师的。

自淮安向北地势抬高,得利用水闸控制水流以翻越分水岭,而分水岭处需有足够水源流入才能行船。运河地势剖面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汪胡桢测绘,图上黄河在明朝是大清河,那时地势想来要低;明朝运河的最高点在东平稍南的南旺。图上绘出了南旺的水源地. Scan0031.jpg

为了运河行船,在东平的东侧大汶河上修筑长437.5 米戴村坝抬高水位,逼水向西南在南旺流入运河而南北分流,部分从淮河入黄海,部分从大清河而入渤海,并不会流到天津去的;流向天津的水是从大名而来的卫河,在临清与会通河相交,其后的南运河就是隋唐运河流路啦。水总是往低处流,而大运河沟通多个流域,水流的方向复杂着呢。

Scan0033.jpg 

《明史·河渠三》由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引汶、泗入其中。泗出泗水陪尾山,四泉并发,西流至兗州城东,合於沂。汶河有二:小汶河出新泰宫山下;大汶河出泰安仙台岭南,又出莱芜原山阴及寨子村。俱至静丰镇合流,饶徂徠山阳,而小汶河来会。……… 南旺者,南北之脊也。自左而南,距济宁九十里,合沂、泗以济;自右而北,距临清三百馀里,无他水,独赖汶(尚书 宋)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坝东平之戴村,遏汶使无入洸,而尽出南旺,南北置闸三十八 

此处济宁至临清 385里以及南旺距临清300余里,与前文所录附近地点的相距里数不能协调。从下地图可以确认南旺、戴村与济宁、东平、聊城(东昌)、临清的关系。

 

南旺距济宁90里可信,而距济宁和东平大致相同,也与东平距济宁150 里协调;注意到东平距东昌200里,因而应该是南旺距东昌而不是临清300里,济宁距东昌而不是临清 385里。这才能与东昌距临清120里协调。上述《明史·河渠三》 中两处 临清 应为 东昌

利马窦神甫沿着运河由南京去北京,一路测量纬度和路程;运河通江处的湖泊肉眼所见也是浩大,而洪泽湖他不能见着;过了淮安逆水而行也还容易;而过了徐州得靠船闸才能向前,慢多啦。经过数十个船闸逐级爬升,过了南旺、到了东平就逐渐下降。对神甫来说,东平是运河的最高点,是行程的最高点,比淮安重要,比徐州重要,就应该在运河旁写出来的。


以下内容取自 宋元明时代的黄河河道变迁及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090473.html ,原博文不知何故不能打开。文章最后说黄河南徙使大名府在元代衰落,东北近200里的临清因会通河替代了其地位和作用。

4   明朝时期的黄河

明初,黄河主流仍走贾鲁治所治河道,自曹县向东南,经单县、砀山至徐州入泗水,借淮入海;不过,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在原武大决后分为三路:其一向东南,再经颖州至寿州正阳镇入淮,人称“大黄河”;其二仍东走徐州入淮,因水流较小称“小黄河”;其三经曹州、郓城而漫流,致使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淤塞,大运河断航达二十年之久。上图时间是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确显示了大黄河与小黄河。在郑和航海期间,黄河流经徐州的不是主流。

其后黄河在开封附近多次决溢,河道多股并流而变迁频繁;直到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治河断绝黄河北流之路,主流复归兰阳、考城、归德(商丘)、徐州会淮水东流。如下图所示,时间为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下图显示了徐州附近黄河与运河的局部特征,时间仍是万历十年(公元1582 年)。因黄河淤积水位抬高,运河入黄位置将向下移动。1600年利玛窦从大运河去北京时尚路过徐州,1604年后运河在徐州北方的夏村向东南,则经骆马湖西侧在邳州-宿迁之间汇入黄河。

补充清嘉庆二十年(1820年)的地图如下。运河已完全不使用黄河,在其左侧而行至淮安附近交叉而过。此图邳州在今邳县之北,而明朝时在南。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离开明清故道,漫流30年而归大清河入渤海。

Scan0030.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245542.html

上一篇:《明史·地理志》及《读史方舆纪要》中两地相距里数之辨析
下一篇: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9 范振英 郑永军 杨正瓴 史晓雷 张晓良 刘炜 王汉森 张忆文 朱晓刚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