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人际报复效应

已有 5869 次阅读 2021-8-7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初看莫名其妙、反思恍然大悟的人际现象。例如,他人对我们表现得很有意见、很不友好,甚至带着明显的恶意,就像我们得罪了对方一样。如果反躬自省,我们往往能够想到此前自己真的曾经做过让对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事情。其实,反之亦然,如果此前别人做过让我们不满意或不高兴的事情,我们通常也会对别人表现得很有意见、很不友好,甚至带着明显的恶意。

有时,我们记得他人或自己做过的这类事情,有时,我们已经忘了相应的事情,特别是自己做过的事情,更可能早就忘了。然而,不管是否记得,人们还是会据此做出特别的行为。大家常说“你给我个初一,我给你个十五”,表达的正是这种现象。

若干年前,一名研究生到单位办公室领取稿签纸,办公室领导取出一本递给他。他连忙说:“我要大本儿的。”领导漠然地说:“我们只有小本儿的。”他加上一句:“以前都是大本儿的。”领导重复道:“我们只有小本儿的。”这名研究生感到极为困惑!以前,领导对自己特别关照,来领稿签纸,领导每次都给大本儿的,并且,每次可领两本儿或三本儿。

办公室领导对自己的态度怎么判若两人呢?他迷茫地拿着稿签纸,边走边想,突然,他想起来了——半个月前的一个上午,办公室领导让他去找单位领导拿把钥匙,恰巧此前他找过领导要这把钥匙,单位领导说:“这把钥匙在专门的工作人员手里,我怎么会管这把钥匙呢?”因此,他对办公室领导说,单位领导那儿没有这把钥匙。办公室领导说:“有的,我知道有的。”他怕单位领导陷入尴尬,就不肯去。最后,办公室领导亲自去单位领导家里要到了这把钥匙。

原来如此。

个体由于自己的先前行为不符合他人的预期,特别是让他人感到不舒服、不满意,从而招致对方表现出有意见、不友好的现象,称为人际报复效应。人际报复,实际上是个体表达不满、宣泄情绪,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人际报复的行为可能是轻微的、和缓的、鲜有恶意的,比如上例;也可能是明显的、激烈的、带有恶意的,比如下例。

20180421日,网上有则带有视频的新闻,核心提示为:420日,网上的一段监控视频引发关注。发布视频的网友称,在陕西宝鸡的一家餐厅内,一名4岁的小男孩跑进门时,掀起的软门帘碰到了坐在门边的一位孕妇。随后,该孕妇便在孩子跑出门时伸脚将其绊倒。孩子家长称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头上摔了一个包,目前还在医院观察。涉事孕妇目前已投案自首。[1]

恶意的人际报复,往往是损人害己,除了暴露自己的戾气,更可能对他人造成直接伤害,也会为自己带来诸多麻烦,甚至刑事责任。

另外,联系较多(比如,同学、同事)或关系密切(比如,夫妇、亲子)的人们之间,也容易出现人际报复,进而影响人际关系,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说出嘲笑、羞辱他人的话,做出嘲笑、羞辱他人的事,就很可能引起人际报复,造成严重后果。

了解人际报复效应,一方面,我们自己加强修养,提高境界,尽量不冒犯他人,同时,更要与人为善,有意控制自己,不去随便报复他人。另一方面,对于他人的人际报复,我们做到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在我们冒犯他人之后,应当及早进行补救,例如,真诚道歉,积极化解人际矛盾,有效减少、减轻人际报复。

注释

[1]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04/21/c_1122718347.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8800.html

上一篇:人际期望效应
下一篇:人际张力效应
收藏 IP: 116.9.46.*| 热度|

13 郑永军 张晓良 杨正瓴 杜占池 李学宽 李东风 范振英 周忠浩 陆仲绩 郑强 郁志勇 许培扬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