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虚构目的效应 精选

已有 6792 次阅读 2021-7-28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类个体是目的导向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深受自己目的影响的,或者说一个人的目的导引着他的生活。这些目的尽管与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有关,然而,它们却是个体虚构的,被阿德勒称为虚构目的。当然,个体往往坚信自己的目的,就像这些目的是真实的一样。正是由于个体的虚构目的主导着他们的生活,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妨把这种情形叫做虚构目的效应。

小王是一所知名中学的青年教师,担任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他积极上进,教学成效显著。在一次参加培训过程中,他听到一个观点:一个人不必终老于一个职业、一个岗位,在不同单位、不同行业里摸爬滚打,也是很有意义的。于是,他坚定了此前就有的想法——报考律师职业资格,从教师转为律师。

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竭尽全力地备考。他说:“我现在就想当律师。等我获得了律师资格证就好了!”

后来,他如愿考取了律师资格证。从所在中学辞职时,学校领导再三挽留他。小王不为所动,到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半年之后,他感叹:“唉,当律师不像原来想的那样啊。”

当律师及由此带来的收益(包括经济的和自尊的),曾经是小王的虚构目的,并且充满了他的心理生活,他以为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会有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当然,现实中也有不少得偿所愿的例子。这里的重点是,个人的虚构目的对他的作用——明确的方向和极强的动机。

当前,很多家长的虚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孩子入读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考取好的大学、就读好的专业;考上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到某地工作、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同时,他们为此不遗余力地付出。

如果一切按预想的方向发展,家长或许可以感到欣慰。但是,至少从报考大学开始,孩子就处于相对公平的竞争中,许多时候、许多事情也就不是家长、孩子所能把握的了。既然是竞争,就有胜出而满意的,也有败北而不满意的。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与虚构目的有关。

又有多少大学生,在读期间不断地考证,甚至把考证当成比正常学习都重要的事情。他们的虚构目的是,多一个证,在求职时就多了一个砝码。实际情况如何,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实际上,对于一种虚构目的来说,不能用对错标准来判断,只能以其有用性和适应性来评价。能够为个体带来健康生活的虚构目的是有用的和适应的,阻碍个体健康生活的虚构目的是无用的、不适应的。显然,个体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虚构目的。

在中小学,有的学生难以有良好的、超越自己的表现,往往是由于其虚构目的是不适应的。例如,那些后进生也许从来就没有成为优等生的虚构目的,所以在学习方面很少进行必要的尝试,从而难以有长足进步的表现,结果就不断地落后了。以此而论,转变后进生应当从更新其虚构目的入手,在观念上改变其后进生的自我定向,代之以中等生或优等生的目标导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7425.html

上一篇:自我除外效应
下一篇:岁月的痕迹
收藏 IP: 220.173.127.*| 热度|

18 郑永军 许培扬 尤明庆 范振英 周忠浩 李东风 王安良 黄永义 张晓良 杨正瓴 白龙亮 李学宽 刘钢 黄河宁 武夷山 鲍海飞 梁洪泽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