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最后通牒效应 精选

已有 7922 次阅读 2021-7-18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年0528日傍晚,张华东同志(博文《关于人性的对话:主体性可能优于生产性》中介绍过,是参与对话的一方)通过QQ给我留言:“老师好!我个人觉得您的那个最后通牒效应,还有人际张力、人际报复、关于自我概念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也很适合体现在博文中。”

我随后回复:“这些都在计划之列,特别是最后通牒效应,我好几次都要着手整理材料了,又写了其他内容的博文。”

过了几天,我在网上搜索“最后通牒效应”,想找一找自己以前讲座中写的内容——我曾经见别人贴出来过。

用百度搜索显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110,000”。[1]

第一个是“最后通牒效应-百度百科”。点开看到“概念: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去完成。也就是人们大多具有一种拖拉的倾向,所以也就产生了‘最后通牒’的一个心理状态。[2]

第二个是“最后通牒效应-MBA智库百科”。点开看到“最后通牒效应是指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的情形。”其后还有一段,内容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对于一些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去努力完成。这种习惯反映了人类的拖拉倾向,比如在从事一些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允许拖延的情况下,即使准备不够充分,也基本能够完成任务。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最后通牒效应’。[3]

用搜狗搜索显示搜狗已为您找到约10,159条相关结果”。[4]

第一个是“最后通牒效应-搜狗百科”。点开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包括“概念: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从事(此词录入错误——本文作者注)习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去完成。也就是说人们大多具有一种拖拉的倾向。在从事某一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况下,例如条件不允许或到了规定时间,人们基本上也能完成任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最后通牒效应’。[5]

看到这些材料,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为心理学贡献了一个术语——最后通牒效应。

怎么知道这个术语是我的贡献呢?因为这些材料中的文字脱胎于我的课件,而课件上的内容是我原创并逐字录入的。下面是我的原文:

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的,这种情形称为最后通牒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可能反映了人类心理的某种拖拉倾向,即个体在从事一些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感到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况下,例如,当不允许准备的时候,或者已经到了规定的时间,人们基本上也能够完成任务。

如果教师在星期一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作文,要求星期五之前交上来,同时强调最好是尽快完成,那么,星期二到星期四能够收到的作业将是寥寥无几,星期五会是交作业的高峰,并且星期五放学之前是基本可以收齐的。如果布置作业时要求星期三之前交上来,即使不再强调最好尽快完成,那么学生也会在星期三放学之前交齐作业的。

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应当规定完成任务的确切时间,即发出最后通牒。

“尽快完成!”其实是句很不顶用的要求。

顶用的要求是:“今天下午4:15完成。”

注释

[1]https://www.baidu.com/s?wd=%E6%9C%80%E5%90%8E%E9%80%9A%E7%89%92%E6%95%88%E5%BA%94&rsv_spt=1&rsv_iqid=0x9ad55242000272c0&issp=1&f=8&rsv_bp=1&rsv_idx=2&ie=utf-8&tn=02003390_54_hao_pg&rsv_enter=1&rsv_dl=ib&rsv_sug3=13&rsv_sug1=9&rsv_sug7=100&rsv_t=84c1yVjIwtY532AXM%2FzSx27vLV8O9YCshBI%2BfUKSJlvRsKolcMqgLmSpJYRs%2FSBf0KRmkjl14rV7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0%E5%90%8E%E9%80%9A%E7%89%92%E6%95%88%E5%BA%94/11065781?fr=aladdin

[3]https://wiki.mbalib.com/wiki/%E6%9C%80%E5%90%8E%E9%80%9A%E7%89%92%E6%95%88%E5%BA%94

[4]https://www.sogou.com/sogou?query=%E6%9C%80%E5%90%8E%E9%80%9A%E7%89%92%E6%95%88%E5%BA%94&_ast=1626655961&_asf=www.sogou.com&w=01029901&pid=sogou-brse-0da44af358e8fcb6&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5]https://baike.sogou.com/v58956304.htm?fromTitle=%E6%9C%80%E5%90%8E%E9%80%9A%E7%89%92%E6%95%88%E5%BA%9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6034.html

上一篇:心理实验的独特性:社会心理
下一篇:失者珍贵效应
收藏 IP: 116.9.250.*| 热度|

16 李东风 何青 鲍海飞 冯大诚 张晓良 尤明庆 范会勇 杨正瓴 郑永军 徐长庆 黄永义 许培扬 周阿洋 杜占池 钟定胜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