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心理实验的独特性:社会心理 精选

已有 7700 次阅读 2021-7-17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因此,实验方法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与采用实验方法的其他科学领域相比,心理学特别讲求实验设计。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心理实验有一个独特性,一个其他自然科学实验所没有、心理学实验所独具的特点:社会心理。这种实验中的社会心理源于心理实验研究的情境:实验者是人,实验对象即被试也是人(或其他动物);心理实验,不可避免地存在人际互动(或人与动物的互动),从而,存在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或者说,心理实验,存在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

一、实验者效应

在心理学研究中,具体执行实验的人,就是实验者,有时也称为主试。实验者可能是研究者,从而,了解实验目的;也可能不是研究者,此时,是否了解实验目的,在于研究者是否向他们告之了实验目的。

如果实验者了解实验目的,他们就会在实验中渴望得到特定的实验结果,也会有意无意地向被试传达自己的这种期望,被试能够感受到这种期望,做出特定的反应。总体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实验者更可能得到期望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引导一组实验者(此时称为主试更合适)相信感觉剥夺会产生更多幻觉,引导另一组实验者相信感觉剥夺不会产生更多幻觉。接着,让实验者去访谈那些经历感觉剥夺的人。结果表明,实验者报告的情况与引导他们的内容一致:相信感觉剥夺会有更多幻觉的实验者报告,经历感觉剥夺的人有更多的幻觉;相信感觉剥夺不会有更多幻觉的实验者报告,经历感觉剥夺的人有更少的幻觉(Coolican, 2014)。

又如,Eden1990)在研究中,故意错误地告诉一些军官,说他们的部下比一般人聪明,对另一些军官不告诉这样的信息。结果表明,得到错误信息的军官的部下,表现更好。

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者效应,就是期望效应。一些研究表明,实验者能够通过面部或言语线索而影响被试的反应,同时,有的被试比其他被试更可能感受到实验者的期望(Rosnow & Rosenthal, 1997)。

实际上,实验者效应不仅表现在以人类为被试的心理学研究中,而且也表现在以动物为被试的心理学研究中。Rosenthal & Fode1963)把一批实验老鼠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标上“聪明”,另一组标上“笨拙”,接着把两组老鼠分配给两组学生进行迷津实验。结果表明,老鼠的表现与标签一致:“聪明”老鼠比“笨拙”老鼠跑得更快。

二、被试效应

心理学实验中的测试对象,就是被试,一般是人,也有其他动物。当被试是人时,心理学研究可能存在被试效应。实际上,只要被试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实验,那么他们的行为就可能与其日常行为不一样。任何心理实验都是一个社会情境,被试对期望的结果有自己的预先观念,即存在被试预期问题。这个问题又有不同的类型,特别明显的是好被试反应、社会赞许性、坏被试反应。

好被试反应是指,实验中被试依照其认为的实验者想要他们如何反应的方式进行反应的倾向。被试能够精心地假装对实验者期望的结果毫无所知,而他们实际上是完全猜到了实验目的(Orne, 1962)。他们可能已经听说过这类实验,特别是被试不是同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已做过实验的被试会向未做实验的被试传递各种信息。

社会赞许性是指,实验中被试为了尽可能表现得受社会赞许而改变其行为的倾向(Riecken, 1962)。被试往往认为实验程序是测验自己能力的,或者实验已经进行了精心的伪装,目的是测验智力或情绪适应的,因此他们也精心选择性地做出反应,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像正常的。实验中涉及态度、道德等主题时,很容易由于社会赞许性而造成偏差。

坏被试反应是指,实验中被试依照其认为的主试想要他们如何反应的相反方式或其他破坏性方式进行反应的倾向(Masling, 1966)。这里涉及的是不合作的被试,他们故意破坏主试的实验结果。这一现象虽然不常发生,但其影响比较大。当实验要求的被试量较大时,就可能出现这类被试。

显然,好被试反应的情况是被试主观地迎合主试,社会赞许性的情况是被试主观地迎合社会,或者说是保护自己。坏被试反应的被试,他们的反应既不迎合主试,也不迎合社会,而是故意地破坏实验。因此,招募实验被试时需要谨慎小心。

总之,心理学实验的实验者与被试都是人,实验情境是社会情境,就会产生社会互动,存在各种社会心理。这一独特性使心理实验更加复杂和微妙,心理学研究者必须采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才能有效开展心理学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Coolican, H. (2014).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6th ed.).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Eden, D. (1990). Pygmalion without interpersonal contrast effects: Whole groups gain from raising manager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5, 394-398.

Masling, J. (1966). Role-related behaviour of the subject and psychologist and its effect upon psychological data. In D. Levine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Orne, M. T. (1962). O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7, 776-783.

Riecken, H. W. (1962). A program for research on experiments in social psychology. In N. F. Washburen (ed.). Decisions, Values and Groups, Vol. 2.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Rosenthal, R., & Fode, K. (1963).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er bia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bino rat. Behavioral Science, 8, 183-189.

Rosnow, R. L., & Rosenthal, R. (1997). People Studying People: Artifacts and Ethic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New York: W. H. Freeman.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5911.html

上一篇:四种简单实验设计的综合比较
下一篇:最后通牒效应
收藏 IP: 113.13.45.*| 热度|

6 杨正瓴 陈志飞 李学宽 何青 许培扬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