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18.199.207.*   [43]王一君   2019-12-21 16:26
马老师,您好!本人是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在读硕士,目前正在进行虚拟学术社区系统有序度方面的研究,故发此问卷,恳请您拨冗填写以下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放心填写。
链接如下:https://www.wjx.cn/hj/bi2jnusxz0e6lq1vdku84g.aspx
如果您对相关研究感兴趣,可以给我留言或者邮箱:1083634082@qq.com
再次感谢您的填写和支持!
IP: 125.41.182.*   [42]陈子才   2017-1-8 11:03
怀念周总理

     陈子才

(2017年1月8日)

人民总理丹心红,

为国辛劳终生忙。

四十一年岁月飞,

周公永活民心中。

山河巨変展新姿,

红旗高扬舞东风。

中国筑梦建盛世,

九天忠魂笑声隆。
IP: 101.6.33.*   [41]王成禹   2016-8-22 21:14
马老师,您好!我们是一群八零后,建立了一个公众号:百纳知识,目前有近两万的高校师生订阅。现在想转载您博客的文章(危险的信号!东南极冰川也在快速消退),不知道可以不可以。恳请您授权!我们会保留作者和原文的网站来源等!
我的回复(2016-8-22 22:05):好的,可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作者:马志飞,出处:《南方周末》2016.08.18期
IP: 123.135.121.*   [40]尹涛   2015-4-25 15:38
我们用的是加拿大EKKO探地雷达,在黄河三角洲,地下水深3米上下,表面有轻微的盐碱土,就是想研究下,写毕业论文。求老师指点 感谢
我的回复(2015-4-27 08:19):我们单位的也是加拿大EKKO探地雷达,3米左右是最好的探测范围,可以探测。
IP: 123.135.121.*   [39]尹涛   2015-4-23 20:10
你好 能在黄河三角洲探测地下水吗 探地雷达
我的回复(2015-4-24 11:49):地下水的埋深大概是多少呢?
IP: 59.48.41.*   [38]xia5211314   2014-11-28 09:06
您文章中说到恐龙的那段,恐龙出现只能计算到十点五十吧。存在了50分钟。您觉得呢?还有哺乳动物不是出现在恐龙灭绝以后,而应该是繁盛起来
IP: 104.180.229.*   [37]陈志飞   2014-11-25 09:59
幸会同名马先生!
IP: 60.28.116.*   [36]lrx   2014-10-23 00:01
谢谢您的耐心解答。我其实大学也是学物理的,但是具体各种物质性能不清楚,再加上导游用词不规范,又不正确,造成困惑。
IP: 111.161.97.*   [35]lrx   2014-10-21 20:09
您好,请问水晶有磁性吗?
我去某旅游热点地区旅游,导游说水晶有磁性,因此买回去不能立即佩带,需要放冰箱里冷藏几天。但是,根据物理知识,去除磁性应该是加热或者撞击啊。而且,磁性对人也没有什么影响吧?如果说,导游没有文化把放射性说成磁性,那么,放冰箱里也不管用吧?因为放射性与温度无关,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很长,仅仅静置几天也无济于事。再说,如果商场里的水晶有问题,那么天天置身其中的销售人员怎么办?
这个问题困惑我好几年了,一直得不到解答。
我的回复(2014-10-22 14:41):首先,水晶没有磁性,从未听说水晶可以吸铁这样的功能,其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不具有产生磁性的条件;
其次,水晶有特殊的物理性能,叫压电性,即收到外界压力的时候会在两端产生等量异号的电荷;
第三,有些水晶确实具有放射性,比如烟晶,但是其放射性含量很低,用作宝石的对人体基本无害;
第四,放在冰箱冷藏消磁的说法不具有科学性。
IP: 222.219.184.*   [34]biofans   2014-10-9 11:33
》》2014河南大旱之后秋收现状调查
~~~~~~~~~~~~~~~~~~
不管有多大的自然灾害,不管有多少地减产或绝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粮食产量又上一个台阶。
见过太多这样的报道。
我的回复(2014-10-9 11:40):是啊,看到有些媒体上的报道,我只能说两个字:呵呵
IP: 125.41.236.*   [33]武小伟   2014-5-7 18:41
尊敬的马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我有一份调查问卷需要您填写(写毕业论文用),非常感谢您的帮忙,请直接点击http://www.wenjuan.com/s/fYbiIf 填写。
IP: 183.225.4.*   [32]谭清立   2013-10-10 23:36
您拍的相片非常美
我的回复(2013-10-14 08:58):谢谢支持!
IP: 120.205.9.*   [31]cnyjjsu27   2013-8-1 19:27
滑坡,应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吧?都21世纪了,咱们的预警还是敲锣打鼓??
我的回复(2013-8-8 13:35):说的不错,现代预警手段应该是信息化的物联网传输,但是我们国土面积辽阔,很多边远山区还无法实现这种信息化监测和预警。
IP: 192.168.0.*   [30]袁顺波   2013-4-3 12:18
博客用户:
您好,诚恳地邀请您参与“科学网博客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网址是:
http://www.sojump.com/jq/2250398.aspx,本次调查需要3-5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
IP: 125.34.96.*   [29]方锦清   2013-3-12 10:17
真诚邀请和欢迎你来参加《2013中国网络科学论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669310.html
因不知你的邮箱地址,特此留言,希望得到你的
支持!
方锦清(fjq96@126.com)
我的回复(2013-3-17 21:09):方老师您好,收到您的邀请了!很希望能参加这个论坛获活动,但4月份的工作日时间我可能还出差在野外,时间不能保证,所以就只能错过这次机会了,以后有机会再参与,谢谢方老师!
IP: 58.154.197.*   [28]高文元   2012-12-30 18:53
您好,我看到您关于太湖可能是陨石坑的那篇博文。想跟老师交流一下。今年7月中旬,我在秦皇岛听了南京大学地科系谢志东教授的报告,说的就是这个事。报告的主要思想是,陨石在太湖上空发生爆炸,炸出来这么一个坑,而不是砸出来的。他的课题组在太湖附近找到了一些证据。看起来比较可信。
我的回复(2013-1-3 16:00):恩恩,谢谢您的指导,关于太湖的成因,我会继续关注,也希望能尽快破译太湖成因之谜。
IP: 108.49.139.*   [27]何毓琦   2012-12-4 20:21
Please read my public announcement first.
IP: 202.114.66.*   [26]liliyy   2012-4-8 10:30
敬爱的马老师:
您好!我是武汉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在科学网的“博主委员会”中找到了您,由于毕业论文的需要,想麻烦您做一份调查问卷http://www.sojump.com/jq/1412573.aspx ,目的在于了解 学术性社区 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成果可能会有助于加强您与他人的学术交流。
打扰您啦,谢谢您!
祝好!
IP: 124.17.4.*   [25]邵媛媛   2012-3-28 15:12
马老师 你会 SW3D 项目里的软件 ANRAY 吗
我的回复(2012-4-2 15:05):抱歉, 我不会啊
IP: 58.240.70.*   [24]蔡庆生   2012-1-20 15:46
难得有人从根本上、从源头为回不了家的、甚至是流落街头的“农民工”们切身着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