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刘先林院士科学家形象的跨媒体传播

已有 3091 次阅读 2020-6-23 09:47 |个人分类:编作交流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半年前,笔者自费参加了一个会议。在会议上作了口头报告《刘先林院士科学家形象的跨媒体传播》。我对方法论没有深入研究过,对传播有些兴趣,就大胆地提交了文章(论文的雏形)。会议的举办地,是中山大学老校区。校园的环境真好。

    会议期间,认识了京城内外的若干专家和在读博士,他们都是很敬业的人。

-----------------------------------------------------------------

          刘先林院士科学家形象的跨媒体传播

 籍利平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6)

科学家在纸媒、微信公众号号、电视公开课中被展示的形象与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原本形象有差异。本文选取1995年《测绘工程》、2000年的图书《测绘院士风采录》2007年学习出版社的《测绘专家刘先林》、2007年的《中国测绘》第5期(刘先林专号)、2007年的专题邮册、2017年的“网红”院士报道、2018年6月2日的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公开课与2019年的《测绘科学》月刊刊载的刘先林团队“院士双创风采”(连续四期)报道为文本和影像分析资源,采用文本对照、分析与统计数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述了测绘行业刘先林院士科学家形象的跨媒体传播,主要针对图书、期刊、微信公众号、电视公开课等传播方式的同步与异步使用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策略。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科学传播;电视公开课;纸质媒体;微信公众号

 

Cross media communication of the image of Liu Xianlin as a academician and scientist  

                JI Liping

(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 Mapping,Beijing 100036)

Abstract:The scientistsimage displayed in print media, WeChat public number and TV open class is different from their original image in their work and life. In this paper, we selected the report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n 1995,Academician's style recor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2000Surveying and mapping expert Liu Xianlin in 2007, the fifth issue of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2007 (Liu Xianlin's special account), Liu Xianlin special album in 2010,report of“famous people on the Internet”Academician  in 2017 , TV open class of CCTV on June 2, 2018 and academician'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style (four consecutive issues) published in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2019 as our  text and image analysis resources. Using the method of text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it commented on the cross media communication of academician Liu Xianlin's image of scientists in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It mainly proposed improvement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simultaneous and asynchronous use of th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books, periodicals, WeChat public numbers, and television open classes.

 

Key words Scientists' image; science communication; Open TV course; paper media; WeChat public address



参考文献:

[1]张芳喜,张增一.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10):70-75.

[2]詹琰,胡宇齐,郝君婷.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5):93-100.

[3]蒙本曼,龚彦阳.科学家形象建构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6):35-39.

[4]田育帅. 公众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

[5]张楠,詹琰.北京地区中小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比较研究[J].科普研究,2014(6):11-18.

[6]詹琰,胡宇齐,郝君婷.科学家形象的指标权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8):258.

[7]张芳喜.《人民日报》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11):66-70.

[8]张芳喜.媒体对科学家形象构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传媒,2016,(21):84-86.

[9]徐春浩.筑就测绘事业发展的"高速公路"-记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刘先林院士[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7(11).

[10]郭乐蓉.传播范式影响下的当代中国科学家形象嬗变——以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科学家长篇报道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16.

[11]薛品,何光喜,张文霞.互联网新媒体对科学家公众形象的影响初探[J].科普研究,2014(6):19-24.

[12]李雪峰,郭乐蓉.当代中国关于“科学家形象”报道的话语流变——基于《人民日报》66年“科学家长篇报道”的词频统计[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32(3):84-90.

[13]邢佳妮.科学家形象的公众认知实证研究及其反思[D].沈阳:东北大学,2011.

[14]张天培.科学共同体在网络中的形象建构分析——以中国科学家群体为分析对象[J].新闻传播,2012(10):54-55.

[15]张正严.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家形象塑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6):33-35.

[16]张培富,王珂.科学网博客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以中科院科学家为例[J].科普研究,2019,14(05):66-71+78+111.

[17]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专家刘先林[J].测绘工程,1995,4(4):4.

[18]吴玉华,丁剑.淡泊名利匠心报国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J].中国测绘,2017,(5):4-10.

[19]吴玉华.始于创新 成于创新——记刘先林院士团队30年发展历程之概况[J].测绘科学,2019,44(8):199-200.

[20]吴玉华.慧眼识才 淬炼团队——记刘先林院士团队30年发展历程之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J].测绘科学,2019,44(9):191-192.

[21]吴玉华,魏占营.创新之火 可以燎原——记刘先林院士团队30年发展历程之创新成果[J].测绘科学,2019,44(10):205-208.

[22]吴玉华,张刚.以市场做驱动 以用户为中心——记刘先林院士团队30年发展历程之市场化道路[J].测绘科学,2019,44(11):205-210.

[23]汪季贤.测绘院士风采录[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0.

[24]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国家测绘局办公室.测绘院士刘先林[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5]李木子.刘先林:一颗奉献心,身藏功与名[J].青春期健康,2018,(14):6-7.

[26]创新楷模精神富矿——刘先林院士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J].中国测绘,2007,(5):90-97.

[27]他是行业的排头兵——测绘行业热议刘先林院士[J].中国测绘,2007,(5):98-105.

[28]周信炎,李薇.创新之魂——记刘先林院士第一章矢志报国[J].中国测绘,2007,(5):18-27.

[29]周信炎,李薇.创新之魂——记刘先林院士第二章执著创新[J].中国测绘,2007,(5):28-35.

[30]周信炎,李薇.创新之魂——记刘先林院士第三章忘我拼搏[J].中国测绘,2007,(5):36-39.

[31]周信炎,李薇.创新之魂——记刘先林院士第四章服务当先[J].中国测绘,2007,(5):40-43.

[32]周信炎,李薇.创新之魂——记刘先林院士第五章朴实无华[J].中国测绘,2007,(5):44-51.

[33]朱玉,万一.登高而眺所见者远——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J].中国测绘,2007,(5):56-59.

[34]辛英.我们学习刘先林的时代意义——专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J].中国测绘,2007,(5):14-15.

[35]朱玉,万一.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J].中国测绘,2007(5):52-55.

[31]喻贵银.测绘事业宣传报道的又一座高峰——我国主要新闻媒体报道刘先林院士事迹情况综述[J].中国测绘,2007(5):108-113.

[34]佚名.刘先林画传[J].中国测绘,2007(5):66-89.

[35]刘禹杉,刘英爽.国内主要媒体刘先林事迹报道一览表[J].中国测绘,2007,(5):114-115.

[36]徐永清.我非常喜爱我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刘先林院士自述[J].中国测绘,2007(5):60-65.

[37]张圣华.科学大家平民本色——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J].中国人才(上半月),2007,(10):55-58.

[38]李天娇.寓和谐于"矛盾"中的刘先林院士[J].国土资源通讯,2007,(17):71.

[39]陈国辉.踏踏实实做科研 相伴创新“中国梦”——记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刘先林[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9):.

[40]佚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向刘先林院士致贺信[J].中国测绘,2007(5):12-13.

[41]国家测绘局关于开展向刘先林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07年8月7日[J].中国测绘,2007(5):16-17.

[42]陈国辉.踏踏实实做科研相伴创新"中国梦"——记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刘先林[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9):10-13.

[43]周伟娟.敢向世界一流测绘强手叫板——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J].中国科技奖励,2013(11):46-51.

[44]胡柏顺,张强,魏均玲.坚持自主研发,勇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访中国测绘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刘先林院士[J].现代科学仪器,2010(5):7-9.

[45]朱玉,万一.刘先林:突破精密测绘仪器制造[J].瞭望,2007(30):40-41.

[46]贺鹏梓.于无声处听惊雷刘先林院士与他的摄影测量[J].卫星与网络,2012,(11):14-21.

[47]郭桐兴,崔立凯.快速发展的航空摄影技术——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11):34-35. [48]徐春浩."数字地球"的"领头羊"-记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刘先林院士[J].教育,2008:41-43.

[49]梅红.“二等座院士”缘何走红[J].中国政协,2017(13).

[50]徐春浩.筑就测绘事业发展的"高速公路"——记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刘先林院士[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1):40-41.

[51]夏临.“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短视频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探析[J].视听,2019(11):5-9.

[52]高洁,顾洁燕,娄悠猷,等.科研人员纪实微视频对小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影响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3(4).

[53]刘伟.“网红”院士刘先林[J].当代人,2017(9):31-33.

[54]王敏."平民院士"刘先林[J].科技中国,2007(10):84-87.

[55]赵倩."高铁改稿"院士——刘先林[J].青春期健康,2017(14):27.

[56]宋雅娟.刘先林: "把地球搬回家"的"网红"院士[J].创新时代,2018(1):49-51.

[57]本刊编辑部.“科学网红”,值得我们敬重[J].初中生天地,2018(13):10-11.

[58]宫辉力.淡泊名利为人师表[J].国土资源通讯,2007(17):67-68.

[59]高潇怡,钱凤.小学生眼中的科学家形象——一项小学生科学家画像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65-6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239024.html

上一篇:怀念一些树
下一篇:北斗走上新征程 仍有漫漫长路走
收藏 IP: 119.40.48.*| 热度|

3 秦承志 史晓雷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