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标题中含有“地球参考框架“的32篇论文

已有 1905 次阅读 2019-6-18 11:04 |个人分类:资料库|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球参考框架

[1]邢云剑,程鹏飞,成英燕,姚向东.多普勒系统对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影响研究[J/OL].测绘科学,2019(07):1-14[2019-06-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415.P.20190226.1018.024.html.
[2]余新平,谭凯,赵斌,王东振,余建胜.高精度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研究进展[J].测绘通报,2017(09):6-10.
[3]范昊鹏,孙中苗,刘晓刚.地球参考框架ITRF2014结果分析[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7,34(03):226-231.
[4]曾安敏. 地球参考框架确定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7.
[5]徐世依,杨力,赵海山.最新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14的分析与评述[J].海洋测绘,2017,37(02):6-10.
[6]姜卫平,马一方,邓连生,周伯烨.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方法与展望[J].测绘地理信息,2016,41(04):1-6+12.
[7]门葆红,董文亮,孙付平,刘帅.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的研究进展[J].测绘科学,2016,41(02):20-25.
[8]邹蓉,丁开华,杨少敏,王琪,李志才.利用GRACE改正地球参考框架的季节性变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4,34(06):50-54+59.
[9]魏娜. 北斗地球参考框架的初始实现及分析[A].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3 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2014:6.
[10]刘经南,魏娜,施闯.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自然杂志,2013,35(04):243-250.
[11]冯炜,吴星,钱进.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05):35-38.
[12]蒋光伟,程传录,郭春喜,王文利,王斌,聂建亮,马新莹.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8在中国大地基准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32(02):86-90.
[13]易慧,党亚民,成英燕.地球参考框架联合解算方法[J].测绘科学,2011,36(05):8-10.
[14]邹蓉,刘晖,魏娜,李敏.COMPASS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04):431-436.
[15]朱文耀,宋淑丽.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原点和无整体旋转[J].天文学进展,2010,28(04):321-332.
[16]王鹏,吕志平,李昌贵,陈正生.地球参考框架的网格计算[J].测绘通报,2010(08):37-39.
[17]王鹏,吕志平,张西光.区域GPS大地网在地球参考框架中表达方法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03):88-91+95.
[18]姜卫平,李昭,刘万科,周晓慧.顾及非线性变化的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06):665-669.
[19]王鹏. 法方程层面地球参考框架数据融合及其网格计算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
[20]宋淑丽,朱文耀,熊福文,高峻.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J].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1):2704-2711.
[21]邹蓉,刘晖,杨蜀江.伽利略地球参考框架对建立我国自主的地球参考框架的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11):1266-1270.
[22]邹蓉.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
[23]张西光,吕志平.论地球参考框架的维持[J].测绘通报,2009(05):1-4.
[24]魏娜,施闯.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和维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29(02):135-139.
[25]张西光. 地球参考框架的理论与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
[26]刘正才,朱建军,肖本林,易重海,王怀玉.国际地球参考框架数据管理的瓶颈与研究策略[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01):118-122.
[27]董大南,T·Yunck,M·Heflin,尤晓青,沈宪兴.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原点[J].世界地震译丛,2007(01):53-65.
[28]陈俊勇.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0(ITRF2000)的定义及其参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09):753-756+761.
[29]金双根,朱文耀.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现状与未来[J].天文学进展,2003(03):241-249.
[30]董鸿闻.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J].测绘科技通讯,1998(03):2-5.
[31]董鸿闻.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新进展[J].测绘通报,1998(01):6-8.
[32]蔡剑青.利用VLBI、SLR技术建立我国地球参考框架[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3(01):16-23.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查询日期:2019-06-1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185611.html

上一篇:[转载]Zuheir Altamimi的简介(2013年)
下一篇:6月20日随想录
收藏 IP: 124.207.244.*| 热度|

1 姚向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