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两千不务正业时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qitang

博文

读《西式论文的负面影响》一文有感

已有 2125 次阅读 2016-5-8 03:00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西式论文的负面影响》一文有感

海瑞两千

按:前些天,XX先生转来谢泳《西式论文的负面影响》一文,拜读之后,觉得该文写得有些“咋呼”,比如:谢文谈到:【文体变革直接关乎思想表达和文化承传。陈寅恪当年对佛经中土流传中文体的变化极为敏感,他专门注意过佛经合本子注的演变,很早就察觉到了文体在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名文《论韩愈》中总结韩愈的贡献,有一项就是文体。陈寅恪说:古文乃用先秦、两汉之文体,改作唐代当时民间流行之小说,欲借之一扫僵化不适用于人生之骈体文,作此尝试而能成功者,故名虽复古,实则通今,在当时为最便宣传,甚合实际之文体也。以文为诗,尤为独创。较之华译佛偈,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窃以为:文中引用陈的这段话,与谢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并不一致,甚至满拧(通俗的话讲就是:“那是哪儿跟哪儿啊!”),陈的这段话的要义在于【名虽复古,实则通今,在当时为最便宣传,甚合实际之文体也。……】,说的是“文体变革”随时代(“通今”与“合实际”),与元代学者白珽所说“文之繁简系乎人,亦系乎代”(《湛渊静语》卷一)有共通之处。……于是,有下面这些拉拉杂杂、很随性的、不揣浅陋的感想。

 

“西方”这个词儿,似乎百多年来,几乎在任何一种语境中是多少都带些“政治韵味”的语汇,而且在中国多是作为“负面”语汇使用的。“南橘北枳”的事情,与“南橘”何干?
尤不欣赏这句话:【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它合适,为什么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钱锺书他们早年不提倡这个东西?我们难道比陈、胡、钱高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而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谬误”!

西方学术论文,其实是很少这个样子的(即便是国内现行“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这个样子的也为数不多)——【先陈述所谓学术史,再表达创新处,强调处处有注解,句句有来历,得意处是注释比正文长才专业。】,只能说有这个样子的(以学位论文居多),但不都是这个样子的,甚或可以说,多数都不是这个样子的!【强调处处有注解,句句有来历】倒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史”注疏“式研究中的特点(而且【掌故、笔记、诗话、札记、批注】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史研究】(现在比较时髦说法叫做传统“国学”研究)的主流样式,也毕竟不是“论文”,严格讲来,【中国传统文史研究】中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XX集注、XX集解、XX校注、XX会注、XX选注、XX正义……倒不在少数而“陈、胡、钱”,尽管留过洋,但都是中国学术从近代转向现代的“学术转型期”的人物,有那样一种“文体”,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选择那样一种“文体”的人很多,但并非个个“高明”!

文中所论是个“问题”,但“问题”,并不在于“西式论文格式”,而且历史上,“西式论文”也不是只有那么一种格式(其实,西方文史研究的”西式文体“,同样是多种多样的,一样有:【掌故、笔记、诗话、札记、批注】,并非【中国传统文史研究】所独有!)。如今学术期刊上那样一些“格式”要求,其实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当然,数据库技术也可谓是“西式”的。如果说现时代,是计算机或信息技术时代,那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只能说是“时代的要求”。换言之,那样一些“格式”要求,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是“合适”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正是各种数据库技术在我国大肆推行的时候(包括各种国家标准(GB)代码、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陈、胡、钱“哪里懂得“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但凡“技术”,有其利,亦有其弊!可以这样说:”我们“这个时代,比”陈、胡、钱“的时代,”高明“得多:

现时代的学术论文“发表”空间,并不限于所谓“学术期刊“,比”陈、胡、钱“时代也大多了、宽松多了;学术的”表达方式“、”文体“,其实也没有限制。如果眼光只盯着课堂、所谓”学术期刊“,认为只有”发表“在那上面,才是”学术“,才算是”做学问“,其实,仍是在体制内说话。眼界未免也过于狭隘了。看看网络,啥”文体“没有?又啥“文体”不能有?给了你”自由“,还非得往”笼子“里面钻?所谓”反省“,其实只是抱怨”笼子不够大!”(喜欢走“诗话的路子”?只要别总恋着“笼子”,尽可以走,如今也没谁拦着!【中国传统文史研究】者洪应明在《菜根谭》里有句话:“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陈、胡、钱”都作过“西式论文”,也没见对他们有什么“负面影响”!另则,现时代,学士-硕士-博士所做之有严格格式规定的“学位论文”,仍属于为日后融入学术共同体所必备的基础性训练,即:为“通今”与“合实际”准备的;而“笔记”、“札记”、“批注”一类,在各学习阶段,想必也都应该是做过的。至于以后的“路子”怎么走,其实还是那句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教育,主要就是培养“自修”能力。

【中国传统的文史研究方式】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既不依赖大学课堂,也不依赖如今的所谓“学术期刊”(这与早先的“同人杂志”有着本质的不同)。而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而且多是“自费刊印”!如果乾嘉时期的朴学先生们,看到如今有”网络“这么大个免费的“出版“空间,一准儿得乐疯了!

如果说 【陈、胡、钱高明】,也是因为【陈、胡、钱】没有处在"中国特色的‘评职称’"的时代。他们的“职称”也没有一个是“评”的,学问也不是为“评职称”而作。不过,如今的“评职称”,有点类似给文人“封官”——并不是一个“现代”坐标。但“评职称”与所谓“西式论文”之间不构成必然之因果关系。

如果说【陈、胡、钱高明】与“文体”有关,也许恰在于他们的“文体”,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文史研究】的“文体”。比如:钱氏那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史研究】文体中,绝对没有的。

本来是“各式西餐”和”各式中餐“都有的事,因”食客“偏食——只认某一式”西餐“,这不是”西餐“的错!

另则,现时代,中国文史研究,其大环境,早已不同既往那种”闭关锁国“的情势,总需要”国际学术交流“,但要翻译成外文,无论如何它都不会是地道的”中式文体“!——不可能【形式上没有一点洋气】,如果只是【汉语写作】这样一种形式,那就绝不是【无碍于他们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如果那样一种 翻译过去的“形式”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影响,或许是证明:西方有着与之类似的或有着共通之处的”形式“?而且”中国文史研究“也不是只有”国人“在做。因而【中国文史研究】,也不必是【中式文体】(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就做得很好嘛!)。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附:
西式论文的负面影响

谢泳

 

 

谢泳认为:中国文史研究的文体问题相当重要,它本身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在文体和思维方式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考证、义理、辞章的完美结合,始终是学术大家的共同特点。而西式论文成为学术体制评价主流后,中国传统文史研究的特点基本就消失了。

 

 

中国学界现在普遍流行的论文格式是西式的,以专业学术期刊和大学学报为主要代表,据说此类文章基本没有真实阅读量,而只有升职统计量,当然这个判断可能只代表部分人情绪化的态度。

西式论文的格式是先陈述所谓学术史,再表达创新处,强调处处有注解,句句有来历,得意处是注释比正文长才专业。西式论文格式,对一般社会科学研究可能有较高合理性,比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但对中国文史研究,我以为基本不合适。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它合适,为什么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钱锺书他们早年不提倡这个东西?我们难道比陈、胡、钱高明?陈、胡、钱一生文体,都是中国传统文史研究的格式。我近年观察,此类西式论文的流行,已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史的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说害了中国的文史研究,现在很多学中国文史的研究生,不会写文章,写不了像样的文章,可能与这个训练不无关系。

中国传统的文史研究方式,文体多样,掌故、笔记、诗话、札记、批注等,核心都在有新材料和真见识,讲究的是文章作法,不在字数多寡,但要言之有物,要有感而发,所以学术研究中饱含作者个人才情。好的中国文史研究,不张架子,不拿腔作势,凡陈语腐言,一概摈弃。

西式论文成为学界主流,大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是在提倡学术规范中引进的,后来大学评价体系完善后,西式论文就成了学术主流,不按这个规则写出的文章即不合法,不成为学术文章,流风所及,今天西式论文已是独步天下,所有学术期刊都统一到了一个格式上。

文体变革直接关乎思想表达和文化承传。陈寅恪当年对佛经中土流传中文体的变化极为敏感,他专门注意过佛经合本子注的演变,很早就察觉到了文体在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名文《论韩愈》中总结韩愈的贡献,有一项就是文体。陈寅恪说:古文乃用先秦、两汉之文体,改作唐代当时民间流行之小说,欲借之一扫僵化不适用于人生之骈体文,作此尝试而能成功者,故名虽复古,实则通今,在当时为最便宣传,甚合实际之文体也。以文为诗,尤为独创。较之华译佛偈,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

陈寅恪自己的文体就是传统中国文史研究格式,融合西方学术研究精神后形成的,比如在学术研究中对何为独创与何为别人已有学术观点和史料,陈寅恪叙事中极为明晰,自己的发明绝不轻易让渡,而对别人的创新研究时时表示敬意,哪怕是偶然意外重复,陈寅恪都要特别加以说明。但陈寅恪的文体是中国的,形式上没有一点洋气,钱锺书更是如此,他的文体一直走中国传统诗话的路子。但陈、钱的文体并无碍他们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

中国文史研究的文体问题相当重要,它本身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在文体和思维方式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考证、义理、辞章的完美结合,始终是学术大家的共同特点。而西式论文成为学术体制评价主流后,中国传统文史研究的特点基本就消失了。我们今天很难在正统主流学术期刊上看到考证、义理、辞章统一的好文章,所见多是大而无当,空话连篇,以粘贴史料、转述各方观点为主要叙事模式的高头讲章。

学术的自信源于对学术的忠诚,好的中国文史研究,似乎没有必要削足适履,硬往西式论文格式上靠。我以为理想的中国文史研究应当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一、汉语写作;二、中式文体;三、个人情感。

西式论文主导学界是学术职业化和学术体制化带来的一个恶果,它适应于升职称、拿课题和套经费的量化管理,现在应该是反省的时候了。

201461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07975-975694.html

上一篇:亚历克斯·爱泼斯坦的十个超短篇小说
下一篇:斯坦福大学原校长Donald Kennedy谈学术“剽窃”与“抄袭”现象
收藏 IP: 124.236.174.*| 热度|

1 代恒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